首頁>歷史>

今天我們接著《國史粗講》,在昨天的內容裡我們瞭解了,最終拓跋家族戰勝了慕容家族建立起一個龐大的二元帝國。但,他的內在執行邏輯又是什麼呢?或者說拓跋珪是如何促進“胡漢”融合的?這就需要理解拓跋珪的制度安排。

之前說過,拓跋家族起源於今天山西北部,這種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讓他們既需要懂得中原的統治邏輯,又要懂得草原的統治邏輯。

拓跋珪在獲取了中原大量財富之後,自身實力飛速膨脹,於是他實行了“離散部落”的政策,這是中國歷史上非常重要的節點,也只有這個政策的出現才能完整融合胡人和漢人。

簡單來說,就是把草原上的各部落全部打碎,當然也包括拓跋珪的鮮卑拓跋氏部落。但拓跋珪對自身部落毀滅得並不徹底,他保留了草原遊牧部落的軍事編制,為了配合新政策他又將離散的部落重新編為八部,設立了八個大人來統領他們。

拓跋珪與苻堅的區別就在於,苻堅雖然打破了舊世界,卻沒有想好新世界的安排,更沒有及時建立起新秩序的魄力。拓跋珪則相反,他打碎了原來的部落制,又建立起了自己能夠控制的新部落制。

這樣既能擺脫軍事貴族的約束,又能保證草原騎兵的戰鬥力,這種制度其實您應該不陌生,最終它將演化成隋唐的柱國大將軍制度。

北朝在拓跋珪的制度安排下,政治、軍事、經濟、社會結構都互相捆綁,這不是秦始皇與漢武帝統治的那種散沙式社會。因為八部大人和他們下屬的部分軍官,依舊是軍事貴族,只是這個貴族已經不太有獨立性了而已。

拓跋珪的做法除了草原習慣之外,還有當時流行的魏晉之風,拓跋珪深知魏晉風流將給國家帶來沉重的打擊,所以在這些北朝新貴族的身上,全然不見那種浮誇腐朽的風氣,只有戰陣中殘留下來的激情和勇氣。

有意思的是,北朝試圖扭轉當時中國的風氣,那些沒有南渡的中原門閥士族,居然紛紛支援,也開始投身到北朝的統治機構中,協助北魏朝廷管理和安排留下的農耕漢人。

不得不說,拓跋珪的這個制度是偉大的創舉。他一舉實現了漢人和胡人的融合,超越了很多人的努力,終於將北魏轉化為一個二元帝國。其實在中國歷史之後的發展中,所有二元帝國的模板和模型,都源自“北魏”。

18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韓信年輕時沒錢沒人脈也沒打過仗,為什麼橫空出世就縱橫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