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李勝源

我今年88週歲,親歷了新舊社會。正值全國人民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週年之際,筆者以滿懷感激黨恩之情,喜迎新中國七十週年華誕。我慶幸自己工作、生活在新中國這麼溫暖優裕的環境中時,不免會想起少年時代在家鄉見怕了國民政府強派苛捐雜稅,特別是強抓壯丁,造成許多青年有家難歸、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慘狀,深深體會到新、舊社會真是兩重天。

國民政府徵兵:抓壯丁

民國後期,國民政府在沿襲前朝募兵制的基礎上,延續了一段無兵役制的時間。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為充兵源,乃推行有條件要求的徵兵制。其標準是:“三丁抽一,五丁抽二,獨子免徵”,只徵收身體健康、年齡18週歲至22週歲間的男性青年,服役期為3-5年。

剛開始一兩年,一些應徵的人家和青年,出於愛國義憤,基本能按區鄉政府所審定,到縣政府兵役站報到,而當時政府對入伍新兵的各種基本待遇也勉強能保證,服役期滿不願留隊的即可允許回家。我知道大埠崗過去前後兩期應徵入伍的青年,都先後回到家鄉。

但隨著國民政府國家經濟“江河日下”,加之到處貪官汙吏,政府無視人民利益等“毒瘤”的滋生,軍隊中官欺兵現象又極嚴重,使人們從熱情參軍迅速變為厭惡、懼怕當兵,政府徵兵難度增加。全國就推行“抽籤當兵”的做法,即抽到者必須應徵,但一些當地的地霸惡人勾結鄉、保、軍警等,想藉此肥私,提出如不願去的,可以交錢“買兵”,有錢人當然願意,但也被這些經辦人員趁機敲詐勒索、中飽私囊;而窮人因交不出錢就不得不去。這種胡亂做法很快就維持不下去了,上面就表示“只要完成徵兵名額,不限用何種方法”。於是各地就內定某某等人屬應徵,先通知其必須去,不去的就強抓走,於是在國統區就首次出現了“抓壯丁”這一恐怖之強徵手段。

日本投降後,老百姓以為國家不會“抓壯丁”了。但是國民黨已準備打內戰,到處大“抓壯丁”。這時,百姓聽說“抓壯丁”是去打共產黨,心中很反感,特別都知道現在當兵是一隻腳在人間,一隻腳在閻王殿裡,所以更怕當兵。但國民政府不管百姓死活和反對,只要能抓到壯丁就行,至於用什麼方法不管,所以“抓壯丁”就成為國民政府基層壓力最大的中心任務,也成為罩在有男青年的人家一個揮之不去的幽影。

“抓壯丁”的手法是無人道、無人性的;不管有無兄弟,家境情況如何,只要見到青年男性想抓就抓。出於保命要緊,凡有男性青年的人家,都顧不了家中田園荒廢,養家乏人之困苦,忍心讓年輕人逃離家鄉或遁入深山老林、偏遠獨村、無名寺廟,或改名換姓隱身,或求入權勢人家無償做長工,或以過繼名義進入無子女戶內為嗣等方式保命。但仍不免有一些人因顧父母年老,家庭斷炊,且妻子獨守空房等情況,忽逃忽歸,就被那些鄉、保鷹犬偵得,以突襲方式抓走,致使不少人家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當時我家鄉就出現了兩戶遭抓壯丁導致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悲慘結果。一戶江姓青年,弟弟年幼,父母年老,與妻子結婚,2年未育,是全家的“頂樑柱”。在外地躲藏了多天後,聽說近來鄉保未抓壯丁,便溜了回來,不料在第三天晚飯後就被埋伏在大門外黑暗處的鄉兵抓走。一去杳無音信,妻子只好離婚另嫁,父母先後氣死,餘下一個未成年的幼弟,孑然一身。另一戶李姓孤寡老太,年已七十多,丈夫早亡,生有五子。老大體弱,且年近50,另立戶生活,自顧不暇,不到50歲就病死,妻子嫁往他人。老二也不強壯,第一次被抓去,至日本投降,因念老母,尋機逃回。剛一年,內戰開始,又被“抓丁”,一去杳無音信。三兒痴呆,自己一人過半討半農的生活,抓壯丁的不要。最小的五兒入贅外村,老太只靠四兒勞動供養。有次老太坐在街邊晒太陽,就見四兒被兩個鄉丁緊緊抓著,從老太面前推向鄉公所,老太見狀,大哭大喊,一頭就撞向地下石塊上,被人扶起,血流滿面,好心人邊勸邊扶她進家臥床。從此四兒永遠不見回來。老太生活靠好心鄰居勻點飯菜維持生命,不到一年就氣絕身亡,一戶5個兒子的家就這樣被國民政府因強抓壯丁給毀滅了。

更令人切齒的是,壯丁被殘暴抓去後,從部隊派來的那些毫無人性、押送壯丁的國軍,個個如狼似虎,把壯丁視同罪犯,動輒打罵,壯丁在生活上不如豬狗。許多人在家都是強壯的身體,被抓押送後,受盡折磨,以致病、餓相加,半條殘命,有的就虐死在押送路上。有一次一批壯丁押送邵武經過我家門前時,我看到有一個約有30多歲的壯丁,被抓後來到此已被折磨四五天了,僅僅走慢了一點,就被走在他身邊的一個執著一支竹杖的官樣國軍看見,那傢伙就舉起竹杖往他未扛東西一邊的手上死力敲了兩下,那壯丁皺眉咧嘴痛得大叫,之後又往他腳上橫掃了一下,並訓吼:“再不快走就打死你!”我當時見到都心驚肉跳。所以每次大埠崗過了壯丁隊伍後,出東門往邵武的洪家嶺側水溝裡,都有幾具折磨而死的壯丁屍體,被這些惡魔解差虐死後丟棄不管,結果都由鄉人組織草草掩埋了事。

國民政府強行“抓丁”的種種惡行罄竹難書,讓人深惡痛絕,聽說許多地方都出現了攻擊鄉、保單位和傷殺抓壯丁的鄉、保人員之事。我就親見大埠崗鄉公所遭遇過兩次被襲,一次保長被壯丁撞下橋底之事。

一次是在一個夏天,上午圩場繁忙時,鄉公所警兵偷偷聯合一些保丁揹著步槍,突然從多處巷子裡衝出來,見男性青、壯年就捉往鄉公所關起來,一共捉到30多人。其中有3名是李源村的:2人系家中獨子,另一名已30多歲,其弟剛在半年前被夜晚圍房捉走。李源村人得知這次抓的3個都是不應抓者後,整個村莊都群情激憤。很快就由一位人高馬大、素有威望的李有德率領著30多名青壯年,分別扛著鳥槍、馱樹的鐵叉、狩獵鐵三叉及原已備好的油茶木粗棒,於半下午,衝到大埠崗鄉公所來興師問罪。持著步槍臥倒在鄉所門外街上準備嚇阻的警備兵一看這架勢,哪敢開槍,趕快起身持槍往所裡跑進去大喊:“李源來了很多人,快跑!”鄉長、辦事人員和警務兵等立即赫得驚慌失措,顧不上關門和收拾辦公桌就全部從後門溜了出去。李源人進了鄉公所後,我就聽到裡面響起不斷的噼哩啪啦之聲,大砸了一陣,許久才餘怒未消地回去了,被抓的30多名壯丁全部逃光。

第二次被襲是在一天臨近春節的夜晚,因河源三坑村人惱恨鄉公所三番五次派警備兵趁夜去圍房抓壯丁,加之苛捐雜稅榨得農民無法生存而起,就由村裡個別被百姓視為“叫雞公”者牽頭,率領了四、五十名學過“大刀會”的青壯年,持著梭鏢、鳥槍等土武器來襲擊鄉公所。由於鄉所之前被李源人襲擊,日夜驚惶不安,除白天常有警備站崗外,一到晚上就早早關了大門,安排了警備兵住在對外有窗門的樓上。河源隊伍到鄉公所門口時,大門早關,他們找來一根木頭撞也撞不開,就用梭猛刺大門解恨,樓上警備兵發現後,便在視窗罵:“你們要命就快走,不要命我們就開槍。”有些持鳥槍者就開槍射擊,一些鐵丸鐵砂打到了窗內外。警備兵不敢伸頭出窗,就在裡面朝外盲目開槍。雙方相持了近個把小時,河源人才解了一點恨而撤退回去了。第二天早上我到鄉公所門口,便見大門上密密麻麻的梭鏢刺痕和鳥槍射擊的小砂洞。

另一件是大埠崗第三保保長傅勤,被鄉派押送三名從烏石等山村連夜抓來的壯丁去當時設在和平鎮上的區署。那三名山區壯丁都是家中唯一勞動養家的“頂樑柱”,攀山走路健步如飛,在關房內已私商一定要想法尋機逃回家去;而傅勤保長雖然背一支步槍,但身體較為文弱。從鄉所出發後,雖然三名壯丁都被綁著上臂,因未反綁,走路仍較方便,走到離大埠崗三華里的一座約20米高的丁家亭石拱橋時,有一個體形較壯的壯丁故意慢步走在保長身後一點,待走上橋面快一半時,猛然一個箭步朝保長身側往橋邊用力一撞,保長就連槍帶人直掉橋下河裡去了。壯丁們見狀顧不上看他死活,一口氣就一齊鑽入附近的山麓灌木叢中,相互解開繩索,急忙朝著家鄉方向,專尋山野小路安全逃回了家。保長落河後,因跌落時背部朝下,落在一片沉積結實的沙地上,腰椎震斷了兩節,幸被附近勞動的一農民聽到,趕快去通知其家人,用簡易樓梯架抬了回去,後經請來鄉土接骨醫生為其醫治半年之久,雖勉強接好,但其腰背再也無法伸直,保長也當不成了,只能佝僂著腰背苦度了下半生。

然而,內戰時國統區每次抓來的壯丁,被輾轉押送折磨後,只剩半條命了,還來不及訓練,就被強行帶上戰場,補充在老兵夥裡和解放軍打仗。他們已然滿腹怨恨,根本不願也無力氣和同是中國人的解放軍拼命,許多人還未放搶,就尋機逃走,或和老兵成批做了俘虜,或投降、起義,致使國軍永遠都無法補足戰鬥兵員,只能每戰就潰,國民黨在前線戰力盡失,加之打內戰早被廣大人民反對,尤其黨、政、軍各層官員貪腐成風,後方各行各業又紛紛罷市、罷工、罷課,反對內戰。市面上物價飛漲,民不聊生。1949年4月解放軍打過長江後,原本搖搖欲墜的國民政府,也就“無可奈何花落去”地徹底傾頹了。

人民政府徵兵:當兵光榮

新中國成立後,百廢待興。共產黨中央抓緊在肅清城鄉殘匪基礎上,從1950年起就佈置在全國開展“土改、鎮反和抗美援朝”三大任務,徵兵這項國家的政治大事也提上了重要工作日程。

首先實行的是志願兵兵役制,堅持當兵者必須本人自願,家庭同意,年齡為18至22週歲的男性公民。具體條件是家庭出身好,經濟負擔輕,本人身體健康,政治、作風等歷史清白。服役期為陸軍3年,海、空軍4年。1949年冬,經過廣泛宣傳,在自願報名的前提下,由當時駐邵工作的解放軍徵集了解放軍邵武縣大隊的新戰士80餘名,其中部分還是邵武一中等校的男女青年學生。1950年又有30多名青年自願到解放軍部隊直接投軍。1951年土改剛完成,一批批農村優秀青年,在其家長的積極支援和本人自願要求下,向所在人民政府區公所報名參軍,經過認真篩選,全縣首次有組織地徵集志願兵125名(徵召兵員的數字為《邵武市志》軍事篇載)。

1954年(1954年徵召1955年度的兵),新中國首次實行義務兵役制。黨和政府非常重視。為使這項新制度的重要意義能讓廣大人民群眾深刻認識,邵武縣委和縣人民政府首先利用各種輿論工具大力宣傳“為何要實行義務兵役制,它與保衛祖國、鞏固國防以及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關係”等的宣傳教育,並採取以居委會和鄉(即現在的行政村)為單位,組織工作組配合基層開展徵兵工作。

為保證這項新的政治任務能圓滿完成,邵武縣委採取先搞試點,摸索經驗,爾後再推廣全縣的方法,提前一個月在縣委農村工作基點的胡書鄉先行一步(當時胡書鄉轄今下沙鎮的屯上、胡書兩村)。當時,我正好就在該鄉任首屆工作組組長,有幸成為經辦這項新工作的負責人。

我在參加了縣委召開的邵武首次實行義務兵役制試點會議後,帶了許多宣傳文字資料回鄉。根據縣委對試點工作20天左右“必須順利完成,不可出問題”的要求,我小心翼翼,抱著積極慎重的態度,首先組織工作組及鄉里的黨員、幹部,通過召開大小會議,按照縣上所發文字資料進行宣傳講解,提高人們的思想認識。在此基礎之上,召開黨員和鄉人代會議按徵召義務兵標準(男性,年齡18-22週歲,行為端正等),進行排查摸底,列出全鄉共有15名青年具備條件。緊接著分別到這15戶家中登門做工作,讓青年和其家人自願同意當義務兵。結果只有一戶因該青年訂婚未娶,恐當了幾年兵回來,婚姻生變。我們就為其參謀,可先報名,如果審查合格,確定入伍,就立即迎娶之後再走。當時我的思想壓力較大,擔心合條件的這15名青年不一定會全部來鄉里報名,孰料報名日期一到,連摸底時未定的六、七個青年都主動來報名了。這讓我看到人民政府的號召力之大,共產黨在人民心目中威望之高,也使我對圓滿完成這次徵召義務兵任務大增了信心。

當時縣上分配給胡書鄉徵召義務兵名額為三名(其它鄉多是2名),經過和鄉村幹部認真對照條件,最後選定三名各項條件最優者。我即安排大家分頭去做所定三名和未定的那十多名青年及其家人的思想工作,摸清檢上者是否真願意去;而未檢上的有無思想情緒,以便繼續“對症下藥”做工作。他們被區鄉人民政府審查合格後,在離家開赴縣裡時,悉由政府出面,組織歡送隊伍,包括家長都披紅戴花。歡送者敲鑼打鼓,歡呼“一人蔘軍全家光榮”等口號,氣氛十分熱烈。

義務兵役制實行到改革開放後的1984年時,國家又制定了《兵役法》,開始實行以義務兵為主,志願兵為輔,民兵與預備役相結合的兵役制度。即在部隊服役滿5年的技術骨幹,按部隊要求,本人志願,可留下為義務兵,享受排級政治待遇,將來退伍時如系農村戶口者,政府可將其轉為居民戶口並安排在國營單位工作。

為保證參軍者既感光榮、安心,又讓其家人體面和放心。新中國從1950年起,就及時制定了“擁軍優屬,擁政愛民”的政策,倡導“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的優良之風。每年“八一”建軍節,各級黨、政單位,人民團體都會組織慰問隊伍敲鑼打鼓,帶著慰問品,慰問當地駐軍。對軍人家屬除及時掛“光榮軍屬”牌外,每年春節都由領導帶隊登門拜年,贈送春聯、年畫等物。農村基層在集體化前還專門組織“代耕隊”,為一些無勞力或缺勞力軍屬家代種、代耕,生活困難者將以錢、物補助。集體化後,生產隊還專設了“軍烈屬優撫”的支項賬目,其它如軍屬遇天災人禍、婚姻受侵等問題時,都能及時獲得優先解決,做到軍人在外安心,軍屬在家放心。

在解放軍大家庭裡,更有一系列愛兵、培養兵的優良傳統,如官兵一致,親如兄弟,領導對戰士堅持政治上培養、學習上幫助、生活上關心等等,讓軍人在部隊裡如在學校一樣,能安心學到政治和軍事知識及專業技能。改革開放後,更提倡培養軍、地兩用人才,使許多戰士在部隊入了黨,退役回鄉後,都被選為村兩委(生產大隊)領導人或經濟發展上的創業者。而在部隊提幹轉業到地方各條戰線上者,更成為單位或部門的出色領導,不少自願退役後還成為創業建功的佼佼者。所以人們稱解放軍是一所大學校,當之無愧。如我1954年在胡書經辦徵召的義務兵,其中1名(朱光耀)因人較精幹,入伍後,被選參加鐵道測量隊工作。在工作上、思想上表現突出入了黨。多年退伍回鄉後,從被選為村(大隊)支書起,直到提為公社(鄉、鎮)書記、全國人大代表、邵武市(縣)人大副主任等職。另一名(李步榮)更幸運,入伍後因其有小學文化,思想表現又好,被領導推薦上了某軍校學習。畢業後提幹,轉業後由國家安排到河北省林學院,後升為學院黨委副書記。又如我的一個女兒,改革開放後的1983年作為邵武唯一的一名地方選送的女兵入伍後,因表現突出,三次立功,部隊領導逐推薦她進某軍校學習,畢業回隊後,入黨提幹,2001年,在少校正營崗位上,轉業於本省農業銀行任職,現為處級職務,曾獲國家農業銀行總行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

正是由於新中國施行了一系列深得人心徵兵又愛兵的政策,推行了備受人們擁護的諸多舉措,70年來,不論實行何種兵役制度,或偶遇國際、國內何種形勢,黨和政府都能得到人民的信賴和嚮往。無論建國初期的剿匪反霸到國內經濟建設時期以及1962年中印邊境戰鬥和1969年中蘇邊境衝突再到1979年中越邊境反擊戰等有戰爭的年份,邵武的年輕人都是爭先恐後的報名參軍,從未影響徵兵任務的完成。

2018年,在習近平總書記重視下,黨中央特地增設了“退役軍人事務部”,專門負責管理解決退役軍人的各種訴求,為其退役後,解決好就職、就業和生活福利、社會地位等切身問題,讓他們服役時能安心為國家出謀獻力,退役後又能發揮在第二戰場繼續作貢獻的機會。

可以說,新中國的徵兵工作,對凝聚民心、鼓勵軍心、建國肅敵、鞏固國防和繼續在發展國力的保駕護航等方面都凸顯出非常關鍵的作用。(作者系退休幹部)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長泰林溪村:林墩抗倭古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