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統一六國之後,秦始皇從一個王國之主一躍成為一個帝國之君,這個大的變局讓他的內心膨脹了。他自認為“德兼三皇,功過五帝”,於是不僅為自己取了“皇帝”的名號,而且還取消了諡號。

諡號是什麼呢?諡號是後人對死去的人,如皇帝、皇后以及諸侯大臣等社會地位相對較高人物,按其生平事蹟進行評定後,給予或褒或貶的稱號。

比如,像文、武、明、睿、康、景、莊、宣等都是褒諡,像是漢文帝、漢武帝等等;厲、靈、幽、煬都是惡諡,如周厲王、隋煬帝等;當然也有平庸的帝王,一般予以惠字,像是漢惠帝、晉惠帝等。

但是秦始皇認為諡號有“子議父、臣議君”的嫌疑,因此把它廢除了。並且規定,自己稱為“始皇帝”,後世帝王后代就稱二世、三世,直到萬世,永遠相傳。這裡面的潛臺詞是,統一了江山,已是塵埃落定,他的大秦帝國可以千千萬萬世地傳下去了。

然而,秦國統一後的社會形勢複雜,暗流湧動,其他六個敗北的諸國殘餘勢力蠢蠢欲動,地下反秦活動猖獗,刺殺行動也未斷絕,如博浪沙和蘭池等地的行刺事件。還比如,三十六年,社會上出現“今年祖龍死”、“始皇帝死而地分”等恐怖謠言。

秦始皇統一的新政權遭受著一次又一次的衝擊。為了加強專政,秦始皇巡視各地,並在各處立石刻碑,藉此宣傳大秦帝國的政治思想。

太史公司馬遷在《秦始皇本紀》中具體收錄了秦始皇六幀刻石碑文,如《泰山刻石》、《之罘刻石》、《琅邪臺刻石》、《碣石門刻石》、《會稽山刻石》等等。

這些碑文反映了秦始皇的治國綱領、大政方針和思想路線,其內容涵蓋了社會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各個方面,是當時秦始皇治理天下思想路線的呈現和總結。

1. 堅持“統一”的政治路線

在碑文中,秦始皇批評了六朝分裂導致戰爭不斷的行為,碑文曰:

“古之帝者,地不過千里,諸侯各守其封域,或朝或否,相侵暴亂,殘伐不止。”

“六王專倍,貪戾傲猛,率眾自強。暴虐恣行,負力而驕,數動甲兵。陰通閒使,以事合從,行為闢方。內飾詐謀,外來侵邊,遂起禍殃。”

意思是,古代的帝王,土地不超過千里,諸侯各守受封之土,朝見各異,彼此互相攻伐侵犯,暴亂殘殺不止。六國之王專橫,貪利傲慢兇狠,暴虐橫行無忌,倚仗武力驕橫,屢次大動干戈。六國甚至暗中安置坐探,對內說謊狡詐,向外合縱連橫、侵我邊境,行為實在卑鄙猖狂。

碑文表達了秦始皇對於分封制的批判思想。因此,鑑於國土分裂導致征戰不休的局面,秦始皇堅定貫徹國家“統一”的政治思想,在治國綱領和政治制度上明確確立了廢除分封,在朝廷中央設立官僚制度在地方推行郡縣制度的政策,進而全面建立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制度。

這在碑文中也可以窺見一二,比如,“今皇帝並一海內,以為郡縣,天下和平”、“存定四極”、“初一泰平”、“平一宇內”、“六合之中,被澤無疆”、“振救黔首,周定四極”等等都是秦始皇關於反對分封、實行全國統一思想的體現。

在“統一”的大前提下,秦始皇進而對社會的經濟和文化進行了一系列相應的改革,比如,推行書同文,車同軌,行同倫、統一度量衡和貨幣等的政策措施,這是維護統一措施的重要組成部分。

碑文中所記載的“器械一量,同書文字。日月所照,舟輿所載”、“昭裝置器”、“遠邇同度”等等就表達了秦始皇“統一車軌”、“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統一錢幣”等制度改革的政治思想。

總而言之,秦始皇一生都在追求全國大一統的事業,並在“統一”的政治思想下頒佈推行了諸多措施,既符合了當時的國情形勢,也推動了歷史時代的進步。

2. 推行“禮”“法”的思想教化

統一前,各國的風土人情各有差異,文化道德也各有不同;統一後,社會形勢複雜,六國之人更不乏仇恨者,鼓動民心反秦。為了鞏固秦國統一大業,也為了推行“統一”的政治制度,思想教化或者說思想專政,不可或缺。

在碑文中也可以看出秦始皇旨在社會民眾中推行的道德倫理教化,比如,

“專隆教誨,訓經宣達”;“貴賤分明,男女禮順”;“慎遵職事,昭隔內外”;“匡飭異俗”;“飾省宣義”;“聖智仁義,顯白道理”;“宣省習俗,黔首齋莊”;“尊卑貴賤,不逾次行”;“男樂其疇,女修其業,事各有序”;“琅邪不容,皆務貞良”;“禁止淫泆,男女絜誠”;“大治濯俗,天下承風”;“蒙被休經,皆遵度軌”;“和安敦勉,莫不順令”;“黔首修絜,人樂同則,嘉保太平”……

大致意思是,全民承受教化,貴賤清楚分明,男女依禮有別,人人遵守規矩,和好安定互勉,無不順從命令。百姓美善清潔,自願守法,天下太平。從碑文可以看出,秦始皇非常重視調節貴賤、男女、夫妻、父子、母子等關係,教化民眾各安其命,各守本分,女治內,男治外,各盡其責。

碑文內容表現了秦始皇對社會民眾進行倫理道德教化的決心和目的,透過思想教化規範家庭關係,加速各地、各民族的融合,建立新風尚,穩定社會秩序,為“統一”大業添磚加瓦,提供助力。

除此之外,秦始皇還秉懷著偃武修文的政治思想。碑文上記載有“闡並天下,甾害絕息,永偃戎兵”、“黔首安寧,不用兵革”等字樣。因為六國相互攻伐,征戰不休,所以為維護全國統一的局面,秦始皇下令“收天下兵,聚之咸陽,銷以為鍾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宮中。”即將天下的兵器都收集起來,在咸陽將它們熔化之後鑄成大鐘和十二銅人,放置在宮廷裡。

而“墮壞城郭,決通川防,夷去險阻”則是秦始皇為促進統一創造安定良好的局面所做出的舉措,他下令拆除關東舊城,挖通河川堤防,夷平各處險阻。民眾在消除地理障礙之後,“男樂其疇,女修其業”、“節事以時,諸產繁殖”,即男耕女織,發展農業、畜牧、冶鑄、紡織、交通等各種經濟事業,事事井然有序,人民安居樂業,一派和諧前景近在眼前。

如果民眾有什麼糾紛,那就訴諸法律,讓“法”來公正裁決,無論社會生活、生產,“事皆決於法”。是以秦始皇深化法制改革,繼承秦國傳統的法治思想,再吸收六國法律的積極內容,制訂統一的《秦律》,頒行全國。

“皇帝臨位,作制明法”;“治道執行,諸產得宜,皆有法式”;“大聖作治,建定法度,顯箸綱紀”;“普施明法,經緯天下,永為儀則”;“秦聖臨國,始定刑名,顯陳舊章”;“初平法式,審別職任,以立恆常”……

碑文中不乏秦國以“法”治國的理念,皇帝登基即位,創立昌明法度,確定制度法規,端正一切法度,彰明準則紀綱。當明法普遍施行,無論尊卑貴賤,不越等級規章,各級官署治理,舉措得當公平,無人不守法紀,那麼天下必將治理安定。

從倫理道德教化到法律至上,秦始皇為鞏固“統一”大業所推行的思想教化可謂是全面而細緻,同時也是他的一番良苦用心。

總之,秦始皇巡遊四方,立石刻碑,目的在於使天下人相信秦德恩澤四方,延續百世,相信秦王朝的統治是正當的。所有的碑文歸納總結起來,就是宣揚社會秩序的觀念,即人人各安其位,各盡其責,有禮有序,遵紀守法,盡享安寧太平的生活。

正如這些碑文所言,秦始皇為了大秦帝國這個萬世基業,制定了一些法則,比如設郡縣,置官僚,行法政,書同文,車同軌,行同倫、統一度量衡和貨幣,建立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制度,併為全面促政治、經濟、文化之一統,建立和諧有序的社會而夙興夜寐。

且不論碑文如何的粉飾太平,歷史事實卻是板上釘釘,大秦帝國短命而亡,對此,秦始皇確實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然而,只看秦始皇之“過”是片面的,正如毛澤東說過, “祖龍雖死秦猶在”, 把秦始皇“看作壞人是完全錯誤的”。

22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差點就是世界第三個超級大國?埃及為什麼一手好牌打得稀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