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尾連結為(西班牙簡史)科普文章
什麼是“超級大國”?1980年,在列寧格勒海灘附近的蘇聯女性
就算您不怎麼熟悉歷史,也肯定知道近現代的世界有兩個超級大國——美國(America)和蘇聯(Soviet union)。所謂超級大國(Super power),並非是一個科學概念,畢竟國際上沒有什麼固定的資料能用以衡量一個國家是不是超級大國,這只不過是一個約定俗成的人文概念。
蘇聯及其加盟國示意圖。蘇聯是現代世界上版圖最大的國家,也是世界上另一個超級大國,面積約2240萬平方千米
“超級大國”的概念於1932年首次被西方提出,在冷戰期間(1946-1991年)廣泛使用。特指在經濟、文化、軍事等領域極端強大的國家(面積大,人口多,軍事強勁,經濟發達)。人類歷史上除了美蘇這兩個大塊頭外,還有英殖民帝國、西班牙殖民帝國、蒙古帝國等幾個國家。
紅色部分為歷史上英殖民帝國佔領過的地區版圖(不絕對),其面積約3400萬平方千米
90年代蘇聯解體後,世界進入“一超多強”(美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超級大國)的格局,但國際上也認為中國、印度、俄羅斯、歐盟等國家(歐盟也算是國家主體)是潛在的超級大國。
一名中國解放軍陸軍士兵正在進行射擊科目的訓練
超級大國一般都很“蠻橫”,可以支配一定數量的其他國家,這些國家被叫作“衛星國”(Satellite state)或僕從國(Vassal state)。比如當時蘇聯就支配著波蘭、捷克斯洛伐克一干國家,而美國手下也有韓國、日本這些小弟。
1959年夏,蘇聯最高領導人赫魯曉夫訪美,被西方媒體稱為“改變世界的一週”
縱觀歷史,超級大國的形成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一個超級大國一般是由不少國家拼成的。
比如說,蘇聯是由15個加盟共和國合併出來的,美國的強大建立在50個州(其實就是“國家”)的基礎上,歐盟更不必說了,27個歐洲國家搭夥過日子。
美國下轄50個州、1個行政特區(華盛頓)、5個島嶼自由邦和若干海外領土,人口約3.2億,面積約936萬平方千米
瞭解這個前提,我就要告訴您一個不算是事實的事實——埃及(Egypt)也差點成了超級大國。
因為曾經的埃及差點一統整個阿拉伯世界,但最終不了了之。古代埃及可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而現代埃及也曾一度成為阿拉伯世界最發達、富裕的國家,還是非洲第三大經濟體。
疫情下的埃及
那麼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現如今的埃及卻越混越差?
埃及首都開羅,被稱之為“城市之母”
暴打英法,稱霸中東,埃及的大國夢是如何開始的?老規矩,介紹一下埃及的基本情況:埃及雖然扔世界上並不起眼,但在中東算是號人物,面積約100萬平方千米(約10個江蘇),人口超過1億,95%為阿拉伯人(接近廣東),是中東乃至阿拉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靠著石油和蘇伊士運河,經濟水平在中東還算過得去,GDP約2600億美元(略低於山西),人均GDP約2600美元(約中國26%)。
埃及行政區劃,埃及面積約100萬平方千米,人口約1億,主要集中於北部河谷三角區
埃及的國教當然是伊斯蘭教,穆斯林人口約佔86%(剩餘14%大多是基督徒),算是世俗化較高的穆斯林國家。但近年來,由於北非和中東動盪的局勢,殃及池魚,埃及的社會和經濟發展也堪憂。
一名埃及模特。埃及是世俗化程度較高的阿拉伯國家,其主要民族是阿拉伯人,屬於歐羅巴地中海人種
埃及的問題其實也一點都不少:經濟脆弱,過於依賴單一產業;社會治安不容樂觀,人們活在恐怖襲擊的陰影之下;同時人口的爆炸式增長帶來了大量的貧民窟,社會基建一套糊塗;政治上,軍方的干政也讓埃及政府十分頭痛。
站在裝甲車前的埃及士兵。埃及素有軍方干政的傳統,也一度建立過軍政府
介紹完基本情況,下面聊聊歷史。
一名埃及舉重運動員高舉著埃及國旗。舉重是埃及傳統的運動強項
別看埃及現在的主體民族是阿拉伯人,其實埃及最早是由希臘人開闢的。歷史上,由於希臘半島山地貧瘠,希臘諸城邦活不下去,便開始殖民地中海沿岸地區,埃及這地就不錯。
現代埃及人基本都是阿拉伯人的後代
歷史上著名的埃及豔后(埃及女王)克婁巴特拉七世,人家就是希臘人的後代,和阿拉伯人長得一點都不像。
1963年美國電影《埃及豔后》,由伊麗莎白·泰勒飾演埃及豔后,講述了其與羅馬執政者安東尼、凱撒之間的故事
關於埃及,一定要區別開古埃及和埃及的差別。公元前31年,由於爭奪最高權力,羅馬共和國執政安東尼和屋大維內訌,亞克興海戰爆發。女王押錯了寶,屋大維擊敗安東尼後,埃及正式成為羅馬帝國的一個行省,自此之後古埃及正式滅亡。
亞克興海戰,是一場關於羅馬共和國最高權力的爭奪戰
歷史上的埃及也就風光過一陣,後來就被輪番佔領,羅馬人、波斯人、馬其頓人、阿拉伯人、法國人、英國人甚至於蒙古人都曾在此躍馬揚鞭。沒奈何,因為埃及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它溝通亞非,眺望歐洲,北抵地中海,向西可以進入北非腹地,向東可以襲擾中東,向南則是紅海和東非,不可謂不重要。
埃及地處亞非交界,溝通著地中海和紅海,戰略位置十分重要
這就意味著每一個雄才大略的統治者都不能放過埃及,想佔領地中海就得佔領北非,而想佔領北非,就得佔領埃及。
阿拉伯帝國疆域圖
7世紀,阿拉伯帝國崛起後佔領了埃及,埃及“阿拉伯化”的濫觴就是從那開始的。埃及自古就是糧倉,出產大量的小麥,阿拉伯帝國佔領埃及後,便遷徙了大量阿拉伯人進去,同時廣泛地傳播伊斯蘭教,很快埃及就被納入了阿拉伯世界。
埃及盛產小麥,是重要的糧倉
但埃及也並非好惹的,歷史上人家可是出過薩拉丁(Saladin 埃及民族英雄)這樣的狠人。12世紀下半葉,阿拉伯帝國行將就木,1171年總督薩拉丁乾脆自立為王,建立了阿尤布王朝。
阿尤布蘇丹國疆域
而其領導的馬穆魯克軍團所向披靡,1187年打下了耶路撒冷,並打退了基督教十字軍,1260年又擊敗了不可一世的蒙古鐵騎。薩拉丁可是號狠角色,埃及在他的治下四處擴張,進軍敘利亞、大破耶路撒冷。
2005年美國電影《天國王朝》中的“薩拉丁”形象。薩拉丁是出生於伊拉克的庫爾德人,卻成為了埃及的民族英雄
也正是從他開始,埃及有了一個非常宏大的目標——統一阿拉伯世界。
馬穆魯克軍團,是由薩拉丁組建的一支奴隸騎兵軍團,其戰績傲人
但好景不長,薩拉丁死後,後續繼任者就比較拉胯了。1517年,埃及再次易主,被新崛起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Ottoman)佔領,成為一個總督區。這個由突厥人建立的奧斯曼帝國可真不是個好惹的角色,腳踢東歐,拳打北非,一點都不費勁。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由突厥人建立,橫跨亞非歐三洲,存在於13世紀末到20世紀初
在成大事前,埃及得先認大哥。進入18世紀後,工業革命讓西方迅速趕超東方,拿破崙戰爭席捲歐洲之後,也波及到了埃及,1789年拿破崙進兵北非,拿下了埃及。但來得快去得也快,1801年,由於和英國作戰失敗,拿破崙撤兵。
1789年,拿破崙在埃及獅身人面像前
這是段權力真空,這個時候一個重要的人物出現了,那就是阿里,這哥們是奧斯曼帝國派到埃及的總督,就是由他開啟了埃及的近代化之路。埃及人為了感謝他,將其稱為“埃及的父親”。
穆罕默德·阿里,阿爾巴尼亞人,生於希臘,曾領兵抵抗法軍入侵,原是奧斯曼帝國埃及總督,後成為埃及國王
19世紀,奧斯曼帝國已經江河日下,而阿里因為抵抗法軍,支援開羅起義,其聲望遠遠超過奧斯曼帝國。一不做二不休,他宣佈埃及脫離奧斯曼,他成為了埃及阿里王朝的首任蘇丹。阿里見識過歐洲的工業革命奇蹟,於是他有樣學樣,埃及也開始了轟轟烈烈的近代化改革。
埃及開羅的阿里清真寺
修建鐵路、公路,建造新式學堂和醫院,引進西方工業和制度,埃及幾乎是一夜變了天。但最重要的是,他改革了舊軍隊,建立了新式軍隊,購買了新式武器,並以徵兵制代替了原來“父死子繼”的世兵制。截至1849年阿里去世,埃及的面貌已經是煥然一新。
這裡就要提到一條事關埃及生死的運河——蘇伊士運河(Suez Canal)。
蘇伊士運河,全長190千米,連線地中海和紅海,1858年開始修建,1869年竣工
前頭咱說過,埃及屬於英國殖民者的勢力範圍。阿里活著的時候,英國就大力扶持他,他一死,英國殖民者就想著可以動手了。1858年,英國殖民者控制了無能的埃及王室,強徵大量窮苦的埃及人民修建蘇伊士運河,最終以近11年的時間和1860萬英鎊修建完成。
蘇伊士運河
1869年,英國人宣佈“蘇伊士運河歸屬於英國”,此舉引起了埃及人的不滿,爆發了抗擊英國的戰爭。英國便以“協助埃及王室平叛”的緣由入侵埃及,是不是似曾相識?
1870年,英國軍隊入侵埃及
一戰後,世界秩序徹底變化,英法掌握了一切,埃及也徹底淪為英國的附屬(但非殖民地)。英國人在埃及暢行無阻,手握蘇伊士運河,掌握著埃及的國家命脈。
20世紀初,英國人在金字塔上休憩
這讓埃及敢怒不敢言,而在這種情況下,知識分子和軍隊都開始思索國家的前途。1928年,哈桑班納建立了埃及的民族主義政黨穆兄會,試圖以和平方式爭取民族獨立。但這不是關鍵。
哈桑班納
關鍵是軍隊,那就是納賽爾,埃及現代史上最傳奇的人物。
納賽爾,現代埃及國父
納賽爾青年從戎,以反英作為自身夙願,1952年他領導軍事政變推翻了腐朽的王室,建立了埃及共和國,1954年成為埃及首任總統,深受愛戴。
納賽爾深諳小國“左右逢源”之道,他上任後就給埃及拿下了蘇伊士運河。那就是1956年的第二次中東戰爭,他藉助美蘇冷戰的局勢,讓這兩位大哥出面,成功逼退了英法以聯軍,將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
1956年,圍繞著蘇伊士運河的歸屬權和領土問題,英法以對埃及宣戰,埃及不敵,但最終藉助美蘇奪回運河
這讓納賽爾聲望大增,一度成為了阿拉伯世界的最高領袖,如日中天。而埃及也一度成為了聯合整個阿拉伯世界的“超級大國”。但納賽爾行,不代表埃及行,也不代表阿拉伯行。
第二次中東戰爭中,埃及能夠打贏,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美蘇借力。
綠色部分為傳統意義上的阿拉伯世界
所以後面幾次中東戰爭,圍繞著西奈半島的歸屬問題,埃及結結實實吃了不少敗仗,以色列的背後站著美國乃至整個西方世界,而埃及只有蘇聯的一些援助。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爭結束後,埃及打得太差,甚至連蘇聯都失望了。
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由於只打了6天,也被稱為“六天戰爭”
蘇聯勢力離開中東,就讓美國趁虛而入,美國以幾億美元的經濟援助,很快就把埃及拉到了自己身邊。前面咱說過納賽爾出身軍隊,所以埃及軍隊也獲得了非常大的特權,擁有獨立的財政系統,還有自己的企業,控制了國民經濟的30%。
在這樣的局勢下,埃及軍隊從建立伊始就成了利益集團,畢竟埃及軍隊比埃及的誕生還要早。
現如今的埃及,為什麼如此慘淡?在軍方的推動下,埃及政府實行一項福利政策,那就是“大餅政策”(一美分一個大餅)。
埃軍閱兵
政府和軍方合作,每年花30億美元進口小麥,生產全國都可以吃得起的大餅。這讓埃及的人口爆炸式增長,達到了1個億,要知道埃及的土地承載力可沒這麼強。
一名埃及女性
大量田地被用於生產小麥,這讓埃及的傳統優勢農作物長絨棉的種植大受打擊,從800萬畝縮水到180萬畝,棉花出口是埃及的命脈,這讓埃及的經濟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埃及長絨棉,是世界上品質最好的棉花種類之一
過度依賴糧食進口有什麼後果呢?那就是國際糧食危機就足以摧毀一個國家。2010年到2011年的時候,國際糧食危機讓埃及社會動盪不安,爆發了抗議軍政府的大規模群眾運動,這讓埃及軍方壓力倍增。埃及得看大哥臉色,美國也適時施加壓力。
中東地圖
無奈之下,軍方放棄了軍政府,民選時代到來。
民選政府很簡單粗暴,直接說“打錢”,因為埃及是中東人口第一大國,難民潮足以席捲整個中東乃至歐洲,在歐洲各國和中東產油大國的經濟援助下,勉強度過了危機。
2013年國際糧價平穩後,軍方再次上臺,埃及又陷入了到了死迴圈之中,週而復始。
塞西,國防部部長、陸軍元帥,2014年當選為埃及總統
直到今天,埃及雖然作為中東人口第一大國,卻主要只能依靠蘇伊士運河經濟和出口長絨棉,雖然埃及的文化與經濟多元性在阿拉伯世界首屈一指,但政治經濟上的弊端仍然十分明顯。
開羅街景
至於如何跳出死迴圈,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那就是埃及人自己的歷史任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