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中我們講了秦王贏稷如何會盟六國伐齊,齊國被滅,齊王被殺,會盟很成功,但就是這麼一鍋好粥卻偏偏多了一粒老鼠屎,它就是秦王贏稷的舅舅魏冉。此人利慾薰心,居然看上了宋國中最為富饒之地,陶邑,而且,乘著六國伐齊之際,順手佔為己有了。前篇提到過,秦王是當著天下諸國的面鄭重承諾此次會盟伐齊不取一城一池的,這下可好,他舅舅的行徑讓秦王在天下諸國面前顏面盡失,信用掃地。這還不算,更嚴重的是,之前被齊國所滅的宋國之地已悉數都被魏國佔了,導致的結果是陶邑等於被魏國團團包圍,魏冉當然不爽,於是竟然命令秦國第一大將白起去攻打魏國,逼魏王將陶邑周邊的土地也讓與他。白起不愧一代名將,打得魏軍節節敗退,一路殺到魏國國都大梁城下,結果,孤軍深入,被魏軍團團圍住,情況十分危險。而這時,屋漏又逢連夜雨,會盟的另兩個主力,趙王和燕王帶著大軍來到函谷關,要替魏國出頭和秦王討個說法。真是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何況還是自己的親舅舅。其實魏冉並不是昏愚之徒,相反還是一個不世之才,可此人聰敏一世糊塗一時,還是那句話利令智昏,出如此昏招,讓秦王和秦國處於如此被動的境地。
那麼秦王該如何去解救被圍困生死未卜的白起呢?又怎麼去和兩位來勢洶洶的諸侯王談判來解決這次危機呢?
1. 曉之以理
談判桌上,三位大王正襟危坐,燕王首先發難。
“當年宜陽會盟,秦王曾今信誓旦旦,此番攻齊,秦國寸土不佔,高風亮節,列國敬佩,王上之言猶音在耳,秦軍卻攻下陶邑,還不僅如此,秦軍還向大梁進軍,意在剿滅魏國,不知當初秦王盟誓,莫非師為了掩人耳目,”
秦王故作疑惑之狀,好像佔領陶邑並沒有什麼不對之處。
“本王倒是有些糊塗了,這陶邑是齊國的嗎?不是,是宋國的,本王當年說過,不佔齊國一寸土地,可未言及他國啊。”
嚴格來說,這不能算偷換概念,只是在當年的承諾中找到了言語間的漏洞,然後加以反駁。當然燕王不服,繼續和秦王辯論。
“可宋國已經被齊國所滅,王上既言不佔齊地,那便也包括被滅了國的宋國之地呀。”
秦王繼續抓住上述漏洞,深挖下去,居然把佔領陶邑之事和當初會盟伐齊的出師之名聯絡到一起。
“這個本王當年沒說清楚,本王所說的不佔齊地是不包括宋地的,否則不就等於列國承認齊國已經吞併了宋國,如此,我們聯軍合縱伐齊,又師出何名呢?”
秦王很巧妙的把佔領陶邑之事緊緊的和伐齊之名捆綁在一起,也就是和會盟諸國都綁在了一起。伐齊是會盟伐齊,聯合伐齊,如果伐齊之名出了問題,那會盟各國都有問題了。也就是說,如果佔領陶邑是非法的,那《盟主》篇所提到的會盟伐齊的道德制高點就不存在了,於是盟軍也就不是正義之師了,所有的會盟諸國包括你燕國和趙國也都成了非法的了。秦王如此巧舌如簧的辯解,可以稱為詭辯,但是詭辯也好,雄辯也罷,邏輯還是說的通的,所以燕王聽後雖然非常不滿,但是也無從反駁。
“秦王如此說法本王不敢溝通”燕王憤憤不平的說。
於是秦王開始進一步擺事實講道理,來闡述他的邏輯的正確性。
“聽我把話說完,我秦軍引齊軍主力於河東,這才是燕趙聯軍勝了濟西之戰,我秦軍傾全軍主力,助燕趙聯軍攻下齊境之後,是否在齊境有留下我秦軍的一兵一卒呢?讓我秦軍移師宋地是本王的旨意,我秦國若全然放棄宋國之地的話,宋地皆會被變為魏國之地,魏國這個便宜也未免佔的太大了吧。況且本王之舅父早就與本王說過,十分中意陶邑,本王於公於私,皆要把陶邑入為他的封地。本王只有一事不明,我聯軍合縱伐齊,我秦軍作出瞭如此大的犧牲,只是得了一個小小的陶邑,就讓諸侯各國倒戈相向?”
秦王不愧為談判的高手,先撇開陶邑,闡述了除了佔領陶邑之外秦國完全信守承諾的事實。秦軍出戰齊國主力,幫助以燕趙為主的聯軍滅了齊國,但是齊國如此廣闊的土地秦國卻一寸未戰。秦國做出如此大的犧牲,然而齊國的土地、城池,秦國秋毫違佔,而只是佔了一個原本就不屬於齊國的屬於宋國的陶邑,這不能說秦國背信棄義吧。
秦王是用大部分的正確舉動來彌補少部分的錯誤之處,強化自己做的對的地方,弱化自己做的不對的地方,運用類似功過相抵這樣的方式來說明佔領陶邑的合理性。
然後,秦王祭出關鍵一招,丟擲魏國。提醒趙王和燕王這樣一個事實:除了陶邑宋國這麼大塊肥肉都給魏國佔去了!況且魏國也沒出什麼力,無功而獲如此大的收穫,你們兩個王心裡甘心嗎?我秦國做出這麼大的貢獻就佔了個小小的陶邑你們就來質問我,合理嗎?言外之意就是,你們倆是不是傻啊,是不是給魏國當槍使了!
這招切中要害,之前種種辯論說穿了都是口舌之爭,現在講的是切身的利益,這才是談判的關鍵。你趙國和燕國到底也是出兵出力的,結果到現在啥都沒撈到,而魏國沒啥貢獻就白白撈了個宋國,想想為啥齊國會被六國同伐呢,還不是因為他吞併了宋國,犯了眾怒。現在倒好,宋國都歸魏國了,這算啥,而且魏國也沒出什麼力,白白撿個大便宜,這對於秦國不公平,對你們趙國和燕國同樣不公平吧!
說完這話,趙王,燕王都沉默了,估計被秦王這番遊說,二位大王心裡肯定不是滋味,秦王很準確的擊中了趙王和燕王的痛點。原來佔最大便宜的是魏國,我們還為它出頭,真是貌似中了魏王圈套的感覺。相比魏國的所得,陶邑簡直可以忽略不計啊,再說秦國既是盟主又為伐齊做了這麼大的貢獻和犧牲,佔個領陶邑也不算什麼大事吧。
於是一直沉默的趙王開口了,
“秦國為合縱伐齊所做貢獻,各國都有目共睹,討要陶邑也是理所應當。”
眼看陶邑之事就這麼翻篇兒了,可趙王忽然把話鋒一轉,直指另一件更為嚴重的事,白起攻魏。
2. 混之以誤
趙王繼續說,
“可陶邑已經得手,為何秦國還要出兵攻打大梁,這就有點說不過去了吧,大梁乃魏國國都,魏王王宮之所在,秦國要佔魏國的王宮,這總不能說也是應該的吧,是故本王和燕王不得不起疑心,秦王這是要滅亡魏國啊。秦國滅國之舉,逼得魏王到處求救,本王和燕王豈能坐視不理。”
攻打魏國,確實是不義之舉,而且是板上釘釘的事實,沒什麼好狡辯的,於是秦王用了第二招,用誤會作為藉口來矇混過關。
“誤會,誤會,本來本王派遣本國大良造白起去覲見魏王,商討陶邑周遭佈防之事,諸王想想,宋地已經被魏國都佔了,而我秦國佔的陶邑就那麼一點點地方,被魏國圍繞,那豈不是天天提心吊膽,生怕被魏國一同吞併過去,所以這一切都需要商議,”
趙王覺得誤會這個藉口太過牽強,說道,
“可魏王沒看見來會盟的,看見來打仗的呀”
“所以說一切都是誤會嘛,白起去了魏國之後,我們突然接到軍報,說魏王把我秦國大將白起困於大梁,這才舉兵前去救人,肯定是一言不合就打了起來,都是誤會”
秦王繼續和稀泥,咬死誤會不放,因為當時的情況兩位大王也沒見到,所以只要秦王堅持是誤會,那也沒什麼好辯駁的。於是趙王也不想在這個議題上和秦王多糾纏,還是談談解決方法吧。
“既然如此,那秦王認為改如何瞭解此事?”
“自是誤會,那就不難,讓魏王下令給我軍解圍,本王也下令,讓秦軍撤回來便是。”
秦王很識時務,既然誤會作為藉口已經矇混過關,就應該當即見好就收,馬上停止一切軍事行動,不能讓事態再擴大,本來攻魏就是不義之舉,就應該立即停手,同時退兵也可以及時救回秦國第一大將,白起。
現在秦國主動退兵,魏國被圍之事也就解決了,看來此次函谷關談判所有的事宜都談完了,非常順利。但是趙王和燕王率大軍千里迢迢來到函谷,就這樣悻悻而回了?顯然是不可能的,秦王深諳其中道理,不給點好處他們怎麼會走,於是就像前篇《盟主》一樣,秦王又甩出王炸。
3. 激之以利
“不過,諸王的熱心,千里迢迢趕來我函谷關前,此心意本王自然不能辜負。”
秦王說完命人拿出齊國地圖,展示在重人面前。
“此番合縱伐齊,本王身為盟主,為昭示大公,本王立誓不佔齊國一寸土地,本王之承諾只是約束我秦國的,與他國無關,就好像楚國,楚王說,齊王乃我楚國將士拼死才擒獲的,楚王如是說,也是為齊地上分一杯羹,魏韓兩國也是如此。”
秦國先重申了秦國是的高風亮節,然後又把楚國丟擲來,順帶把魏國和韓國也捎上,楚國和魏國、韓國一樣,都沒出力,只是最後看著齊國大勢已去偷襲了齊國的後方,抓了齊王並殺了他,並以此叫囂自己有多大的功勞,也要分利益。這話又一次刺激了趙王和燕王,看看這些所謂的盟友,都是些唯利是圖之徒,出力的時候連個影子都沒有,而爭利呢,那是一個個前赴後繼,爭先恐後,比誰都快。於是此時的趙王和燕王肯定是想也該為自己的利益謀劃一下了,否則利益都給這幫豬隊友分光了,我們也成活雷鋒了。
秦王說些話的目的就是要刺激趙王和燕王的私利之心,提醒他們別再給其他國家出頭了,為自己考慮考慮吧,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看看我秦國給你們準備的厚禮吧。
“雖然齊國戰事聊聊,但是善後之事,現在才剛剛開始,本王以為,除我秦國意外,出資,出兵,出力最多的就是你們燕趙兩國,所以齊國善後之舉,交與燕趙兩國最為妥當。將齊國東西二分,東地與燕,西地與趙,至於燕趙二王是否再與其他國家分地,救悉聽尊便了,如此本王便可功成身退了,不知二王意下如何?”
秦王居然把這麼大的齊國整個分給了趙國和燕國。秦王是會盟伐齊的盟主,他以盟主之名分了齊國,但是齊國是他秦王的嗎?顯然不是,這就叫慷他人之慨,把別人的東西恩惠與第三方,讓受恩者感激涕零,而你什麼損失也沒有。這招王炸讓趙王和燕王心花怒放,這麼大個齊國就歸我們哥倆了?如此豐厚的收益,誰人不開心,不興奮,不興高采烈呢。而秦國呢,給予趙國和燕國這麼大的恩惠,可自己什麼也沒付出,換來趙王和燕王的感謝和退兵,還有最主要的是,沒人再會提陶邑的事了,豈不一箭三雕。
於是,燕王和趙王即刻起立給秦王作揖,連聲道,
“秦王這是高風亮節,本王立即讓魏王給貴軍解圍”
“那就有勞二王了”。秦王竊喜,看,白起也要回來了。於是秦王透過高超的談判溝通之術,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而至於趙王和燕王嘛,各拿了張空頭支票,也是心滿意足,於是,這場函谷關三國談判算是皆大歡喜。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博士有句名言“談判就是妥協的技術”。也就是利益交換的藝術。首先擊中談判對手的利益痛點,然後用現有的既得利益與之交換,最後達成一致,談判就此成功,當然象秦王這樣屈指可數的王者還能用他人的利益與之交換,那真可謂登峰造極了。再則,如果談判對手指責你的行為,首先要挖出你所謂錯誤行為的潛在的合理邏輯,再與這些指責你的人捆綁,這樣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對方就無從辯駁了,最後還是從利益點切入,用所謂正確的一系列行為為我所謂錯誤的一點點行為做彌補,同時揭露他人的行為比我要錯誤百倍千倍,於是我的錯誤就可以忽略不計了。當然,任何事情都要有底線,如果你的行為確實是錯誤的,那也不要狡辯了,用誤會作為藉口,馬上修正,因為錯的就是錯的,不能堅持,否則多行不義必自斃,從道義的角度講,行不義之事乃大錯特錯,而從利益的角度講,行不義之舉比犯眾怒,後果可想而知。
王者就應行正道,才能成大業,偷偷摸摸,蠅營狗苟,必將身敗名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