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陳獨秀,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倡導者之一,創辦了著名白話文刊物《新青年》,也是五四運動的精神領袖。

但鮮為人知的是,這樣一位在中國近代史上舉足輕重的革命領袖,其子嗣的命運卻一個比一個坎坷。陳獨秀的幼子陳松年,就度過了無比坎坷,卻又令人敬佩不已的一生。

陳松年還是個襁褓嬰兒時父母就離異了,大學時被迫輟學,後來兩個哥哥陳延年和陳喬年都因革命被迫害,未滿二十的他和姐姐一起去為哥哥處理身後事。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年輕人,或許無法理解這幾行輕飄飄文字,背後到底有多少苦難,但隨意挑出一件降臨我們身上,可能都會使人一蹶不振。

而陳松年卻咬牙全部承擔了下來,動盪時期結束後,當選為安慶市政協常委,過上了平凡的安逸日子。他還把自己的幾個孩子,都培養成了為國家做出不小貢獻的高階優秀人才。

現於網上流傳的關於他的影像資料不多,但每張照片裡的他都充滿笑容,睿智的雙眼裡滿是歷經苦楚後的雲淡風輕。他不像我們熟悉的沙場奮勇殺敵的英雄形象,但他這一生其實正應了那句話:真正的英雄主義,是認清生活本質後依然熱愛生活。

能屈能伸的堅韌,是華夏兒女的性格底色

1958年,主席到安慶視察時,陳松年在磚場和工人們一起工作,那雙本該舞文弄墨的手不辭辛苦地搬動著粗糙的磚塊,即使面板被劃破出無數細小傷痕,動作也未曾有半分停滯。

這一幕讓主席內心深受觸動,念及其父對推動時代程序做出的貢獻,也非常欣賞他這種不屈不撓的精神,親口叮囑當地政府每月給陳松年一家30元錢的補貼。

從那時起,他們的生活才稍寬裕了些。1978年,整個社會形勢撥亂反正,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正式開始,陳松年才終於可以過上普通人的生活,安度晚年。那段日子,他養花遛鳥、含飴弄孫,享盡了他這一生中幾乎從未得到過的安穩平和。

他穿著洗得發白的舊衣服走在街上的樣子,就像一個最平凡的老人,陌生人很難相信他的人生如此命運多舛,大起大落都經歷過。

細數他八十載的人生軌跡,真正稱得上安逸的日子只有短短十餘年。令人敬佩且驚訝的是,這麼漫長的艱苦歲月裡,陳松年從未被打倒,反而越挫越勇。

他平和的外表之下是永不低頭的靈魂,這樣的他如同一棵紮根在峭壁上的松樹。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生命的厚度在數十年如一日的打磨中,綻放出最耀眼的華光。

漫長的艱苦歲月裡,知識是撕裂黑暗的光

陳松年的兩個哥哥都曾出國留學,但他沒有那麼幸運。建國前時事動盪,形勢瞬息萬變,他連大學都沒能讀完。但出生於書香門第的他,有著強烈的好學精神,靠著自學,也成為了一位對傳統文化和文學研究頗深的知識分子。

戰爭把社會生產力拖垮,即使陳松年和妻子天天起早貪黑工作,一家人的生活依舊極其艱難。他們的大女兒和二女兒,都曾提出放棄學業工作掙錢養家,但陳松年夫婦倆堅決不允許。

妻子竇珩光對兩個女兒說:"我就是勒緊褲帶,不吃不穿也要供你們上大學。"這也是陳松年的意願。夫妻倆幹盡粗活累活把孩子供上了大學,孩子們也未辜負父母的殷切期望,目前在自己的領域都做出了不小的成績:

長子陳長琦,現任合肥工業大學機械學院院長,黨總支書記,教授,中國真空學會理事。長女陳長瑋在一所鋼鐵設計院工作,曾任工程師(現已病故)。次女陳長璵在一家軍工廠工作,現任高階工程師。

出於那個動盪年代的特殊歷史原因,幼女陳長璞沒能上大學,而是成為了一名下鄉的知青,若干年後回到安慶市,進入安慶圖書館工作,經過自己的努力,現任職安慶市文物管理局副局長。

內心世界豐富的人,最能抵禦外界的不利因素。而陳松年內心的這份堅定正是被知識構建起來的。

中華五千年的文化如同浩瀚的海洋,無數珍珠在其中熠熠閃光:臥薪嚐膽的果敢、人定勝天的不屈、有磨棒成針的堅持。

對傳統文化頗有研究的陳松年像一位跋涉在茫茫海灘上的旅人,把這些滄海遺珠一粒粒拾起並悉心珍藏。他把這些精神內化到自己的思維當中,用以發展出抵禦的苦難的能力。

書香門第的氣節大抵如此,知識是笑對生活的勇氣,陳松年從父兄處繼承了這種精神,又把它傳遞給後代。

親情是父母能給孩子的最寶貴饋贈

寓居在江津的那段日子裡,陳松年一家和父親、繼母以及祖母生活在一起。晚年的陳獨秀害怕寂寞,非常喜歡和孫輩們一起說說笑笑。陳松年一家為父親的晚年生活,帶來了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

親情是人的一生中最先體會到的感情。不管一個人在外面多麼位高權重、叱吒風雲,內心深處都必定懷著那份最本真的、對親情和家庭的渴望。

陳松年是一個孝子,他既孝敬父親,也很尊重後母潘蘭珍。除了自己稱呼潘蘭珍為母親外,子女在他的教育下,也很尊重潘蘭珍。

父母都去世後,陳松年依然在家中擺放著他們的照片,日日陪伴,彷彿他們還在身旁。在他看來,父親的精神,給了他撐起人生的勇氣。

他年近七十之時,身體大不如前,但依然年年拄著柺杖,步行十餘公里到父親的靈前,直到他也離開人世,追隨父親而去。

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有心理學家做過研究,在有安全感的家庭裡成長起來的孩子,成年後把自己生活經營好,並讓自己幸福的機率,比那些童年不幸的孩子明顯更大。

這是因為從小被愛的孩子,更易發展出勇氣、自信這類積極向上的性格元素,他們會更專注於自身,而非外界的不利因素。

因此陳松年這一生中所有面對生活的氣魄,其最本質的根源不外乎是童年時得到了來自父母足夠的愛。因為被愛,所以勇敢。他雖然一生動盪不安,時常居無定所,但這一點還是值得很多人羨慕的。

那段動盪的歲月離我們越來越遠,生活在新時代的年輕人可能無法想象那個年代的苦難。陳松年的一生聽起來十分傳奇,但也只是那個時代的一個小小縮影。

斯人已去,空留喟嘆,多少往事像塵埃般消失在社會變革發展的風向中。對這些逝去的人事,我們能做的除了懷念,剩下的就是珍惜現在,像前輩們所期望的那樣,在和平年代過上他們為我們構建的美好生活。

14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盤點23張,美國南北戰爭期間,展現了戰爭殘酷的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