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李三萬

摘要:在眾多抗戰題材的影視作品中,日軍軍官大都在鼻子下留著一撮小鬍子。這還真不是醜化,在很多歷史照片中,也可以看到日軍軍官都留著這麼一撮小鬍子,這是為什麼?

在眾多抗戰題材的影視作品中,日軍軍官大都在鼻子下留著一撮小鬍子。這還真不是醜化,在很多歷史照片中,也可以看到日軍軍官都留著這麼一撮小鬍子,這是為什麼?現在,日本人卻又很少留這樣的小鬍子?

日本人看著也是黑頭髮黑眼睛黃面板,也跟咱們一樣在東亞混,在生物學上,還真跟咱們不是一個品種,他們血統上阿努伊人和蝦夷人的基因佔了很大部分,最顯著的特徵就是毛髮相對比較濃密。從文化上說,日本在明治維新起,就已經決心全盤西化,西化的決心甚至大到當時鼓勵女性跟西方人“渡種”,這似乎是日本的一個傳統,一覺得跟誰有差距,首先就從自己人種血統上動腦筋,唐宋時期,也曾大規模跑我們這邊來“渡種”。

從留下來的畫像、照片之類資料看,明治維新時期的重臣,都以留著歐式的大鬍子為榮,我們這邊其實也差不多,北洋時期的軍閥首領,也都喜歡留那種大鬍子,這是發源於歐洲的時髦,就是各種花式的大鬍子,據說總稱為“牛角鬍鬚”。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世界各國還沒有被徹底的工業化洗禮,大多高層人士都還保持著封建時代的貴族式悠閒生活方式,有留者種大鬍鬚的生活基礎。我們有一說一,光從美學觀點來看,這種大鬍子打理的好,還真的不難看,一個成年男子,蓄上這麼一嘴大鬍子,確實頗具威嚴,即使放到現代,也不過時。可是第一次世界大戰,高調宣佈工業社會降臨,什麼是工業社會呢?!時間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錢!

人力成本大幅提升,即使有金錢成本來讓人給自己精心打理這部大鬍子,可是越是這種人,越是花不起時間成本。所以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快節奏的工業生活節奏統治歐洲後,剃鬚成為生活主流,問題在於很多人有男人就必須要有鬍子這種情懷,所以軍人出身的希特勒,選擇了“衛生胡”這麼一款小鬍子,既保留了一點鬍鬚,又方便打理的款式,留這種鬍子最大的好處就是不影響生活節奏。由於希特勒的個人魅力,這種款式的小鬍子得以在整個軸心國範圍流行,可是這東西吧,說得再好,也架不住它是真難看,就算已經很注重個人儀表,這款式也相當般配的希特勒本人,看上去也多少有點兒可笑,所以即使是歐洲的軸心國,蓄這種小鬍子的反倒不多。到是日本人,管它難看不難看,反正是歐洲大人物這麼留的,老子憑啥就不能這麼留?!

所以這種如同一撮濃密鼻毛一樣的鬍子,在日本留的人最多,跟他們在中國賣的滿世界都是的仁丹一樣深入人心,所以就被我們叫作“仁丹胡”。世界上任何一種打扮,都總有適合的人,用著看上去好看,小編剛工作時,有個年青同事留了一頭叛徒標配的中分發型,那叫一個帥氣。可是這“仁丹胡”,小編始終想不出什麼款式的人留著會好看,配上那個時代日本人的五短身材,真是醜絕了!日本人其實也不是傻子,二戰結束,給打得服服貼貼後,西化程度更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有“亞洲的西方國家”之稱,西化的深度和普及程度都很高,多少也了解西方真正的審美方式了,“仁丹胡”這種鄉村非主流殺馬特式浮於表面的東西,最終也還是被拋棄了。

其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人留鬍子的不多,更別說這種“仁丹胡”了。

這是因為,白人身材比較高大,臉型和黃種人不同,膚色白,留鬍子顯得比較英武。而日本人和中國人一樣,臉型是東亞臉型,膚色不是很白。這種情況下,如果留鬍子,人就顯得很老,而且並不怎麼英武。正常來說,一個十八歲中國或者日本男孩,如果像白人一樣留一個大鬍子,看起來可能像四十歲。如果二三十歲人留大鬍子,看起來就像五十多歲了,並不好看。

另外,其實東亞人的臉型也不適合留大鬍子。日本和中國人差距有限,特點是毛髮不旺盛,體毛不多。而白人把上衣一脫,一身黑毛,像一件毛衣一樣。這是中國人和日本人都很少見的。很多中國日本男人天生就沒什麼鬍子,不具備留大鬍子的條件。

至於“仁丹胡”,其實是一種特別的鬍子。當年德國男人普遍留鬍子,但第一次世界大戰出現了化學武器,為了在戰場上保命,就一定要戴防毒面具。大鬍子戴不了面具,被迫只能剪短,最終就出現了“仁丹胡”,也被叫做“安全胡”,也就是象徵性留了那麼一點鬍子。

但到了二戰期間,德國人留“仁丹胡”是很少見的,只是希特勒等少數人留著而已。德國尚且如此,更別說日本。因為日本陸軍是學習德國的,當時說法是德國陸軍在陸戰是世界第一,所以一些日本軍官也模仿德國人留起了“安全胡”,畢竟是少數。

二戰時期日本人鼻子下面留的那一撮鬍子名堂還不少,除了“仁丹胡”、“安全胡”,還有根據行裝叫“方塊胡”、“板刷胡”的。這種鬍子的造型最早來源於德國,後來慢慢在日本流行了起來。因為鬍子比較難長,而且不容易刮乾淨,加上日本人認為鬍子的成長跟武士道的精神有共通之處,所以就武士就比較偏愛留鬍子。

“衛生胡”的說法,是因為以前長得滿臉的大鬍子不好清洗,而且在吃飯的時候鬍子又容易掉入飯中,在衛生方面讓人覺得很不雅觀,而把鬍子弄成這樣的造型後,在清理方面就更為簡便,也不會有鬍鬚掉入飯中了。

“安全胡”是因為這種鬍子不影響戴防毒面具,所以更“安全”。

日本從明治維新開始,就積極向西方國家學習文化,他們最早是想德國學習的,不論是軍事、文化、生活等方面都是完全的西化。當時的德國元首希特勒就是留著這種鬍子,因為對德國文化的狂熱,因此日本對這種造型的鬍子也是推崇備至。

之所以日本會想德國學習,主要還是這兩個國家之間有著許多的共通之處,比如都是二元制君主立憲國家,都是剛剛消滅了封建割據勢力等,因此日本特別關係德國的發展模式,經常派遣使者到德國學習,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德國有什麼日本就學什麼,包括“衛生胡”。

在抗戰時期,日軍中留“仁丹胡”的不少,所以也給中國人民留下的深刻印象。日本人的這種小鬍子和希特勒的小鬍子,還有稍許區別,就是於日本人的鬍子更小,這也和東亞人臉型比歐洲人的小,所以鬍子自然也就要小了一點,。不然就有些太喧兵奪主了。

二戰以後,這種鬍子不再作為武士道精神的象徵,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審美觀念的改變,這種鬍子的造型也逐漸被潮流遺棄。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中國長城真的有用嗎?西方學者一針見血:長城害慘了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