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在古代,養貓不是為了治癒身心,而更多是出於實用的目的,正如養狗是為了看門,養貓主要是為了治理鼠患。在鼠災為患的古代,老鼠常常給生活帶來極大的破壞。古人又沒有先進的滅鼠措施,於是,養貓治理鼠患,成了最佳選擇。

因此,養貓,在古人那裡,是一種充滿儀式感的事情。

納貓吉日

養貓首先要挑選一個“納貓吉日”,然後為貓兒獻上聘禮,並立上納貓契。我們幾乎可以在所有的古代通書中,見到如下的內容,包括《象吉備要通書》,《居家必備》,《玉匣記》等等諸書。

古代納貓的流程是直接包含了設定古法貓砂的。

比如《貓苑》的納貓法,就寫道,帶貓回家的時候,要用桶裝著貓,然後桶內要插一根“貓筋”,所謂的貓筋就是棍子或者蓍草之類的長條狀物。目的是讓貓先跟外界隔離,跟這根貓筋培養感情。這樣帶回家以後,把貓筋插在提前準備好的土堆上,以後貓上廁所就會找到這個貓筋,就不會隨處亂撒。

同時,為了與家庭其他成員和睦相處,進家以後,要先讓貓子拜一下一家之主——灶王爺,然後還要拜一下家裡的狗狗,這樣貓子就算是這個家庭的成員之一了。

納貓法,用鬥或桶,盛以布袋,至家討著一棍,和貓盛桶中攜回。路遇溝缺,須填石以過,使不過家,從吉方歸。取貓拜堂灶及犬畢,將箸橫插於土堆上,令不在家撒屎,仍使上床睡,便不走徃。《貓苑》

聘貓

聘貓可不是隨隨便便就抱來的,聘貓需要“納貓契”,納貓契上還寫著“東王公證,見南不去,西王母證,見北不遊”,祈請東華帝君和西王母來作為契約的見證人,祝願貓兒不會走失。

聘貓更是需要為貓兒獻上具體的聘禮,就彷彿娶媳婦一般,不同地區有著用不同禮物去聘貓的習俗,歷代文人更是留下了許多《乞貓詩》來描述自己當年聘貓情況的詩句。

黃庭堅《乞貓詩》:秋來鼠輩欺貓死,窺甕翻盤攪夜眠。聞道狸奴將數子,買魚穿柳聘銜蟬。

北宋黃庭堅被老鼠攪得整夜睡不著覺,聽說別人家馬上就要生小貓了,趕緊買好小魚乾前去聘請。

陸游《贈貓詩》:裹鹽迎得小狸奴,盡護山房萬卷書。慚愧家貧策勳薄,寒無氈坐食無魚。

南宋陸游可稱當之無愧的貓奴,他養貓護住了自己的藏書不被鼠齧,可自己家貧,買不起小魚乾,覺得愧對自己的貓咪。

黃香鐵侍詔雲:潮人聘貓以糖一包,餘從馮默齋教授乞貓,以茶二包為聘。(紹興人聘貓用苧麻,故今有苧麻抉貓之諺)

餘向陶翁蓉軒家聘貓,蓋用黃芝麻、大棗、豆芽諸物。《漢自記》

總之聘貓有用鹽用糖用茶的,有用小魚穿柳條的,有用芝麻大豆的。

明宣宗 朱瞻基《花下狸奴圖》

養貓

貓不食蝦蟹,狗不食蛙。《識小錄》

養貓最重要是如何喂貓,古人早就提出貓不能吃蝦蟹的說法。

薄荷,貓食之醉。陸農師曰:薄荷,貓之酒也。《本草綱目》

另外,關於貓吃薄荷會醉的祕密,看來古人也早就發現了。

尋貓

貓咪丟失對貓奴們來說是最焦急的事情,古人也是一樣,所以古代也有著類似“剪刀大法”一樣的五花八門的玄學。

《醫統》: “初乞小貓歸,與豬肝一二片,攜貓出門外,用細竹枝鞭之,放回家再與肝二片。如此數次用不走。”

總之就是在家就能吃豬肝,出門就要捱打。

《江淮記》“失貓者禳灶神,乃以繩綆圍捆於灶囪,數日貓反。”

這就是利用灶為一家之主的信仰,祈求灶神能夠讓貓咪這位家庭成員能回來。

古代還有一些奇奇怪怪的信仰,比如認為貓過揚子江金山就會不再捕鼠了,所以會有給貓送紙替身的法術。

北人謂貓過揚子江金山,則不捕鼠。厭者,剪紙貓投水中,則不忌。《酉陽雜俎》

古人也會頭疼母貓叫春的問題,若是遇到母貓找不到公貓的情況,就只好用一些特殊手段了。

俗傳牝貓無牡,但以竹帚掃背數次則孕。或用鬥覆貓於灶前,以刷帚頭擊鬥,祝灶神而求之亦孕。此與以雞子祝灶而抱雛者相同,俱理之不可推者也。《本草綱目》

可見古人養貓是有著非常多的講究的,其中許多仍然值得我們借鑑。關於養貓的講究,大家有沒有什麼想說的呢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神長啥樣兒?關於耶穌的8個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