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亂世,人的性命都在一瞬間,除了戰場上的廝殺外,還有“廟堂”裡的問答。尤其是那些曾叱吒風雲的人物,也不能避免,且一旦發生,就堪稱是一次生死問答……
一、大智若愚:劉禪妙答司馬昭
劉禪的智商,一點也不比劉備差,他真正缺少的是王霸之氣。但要說明的是這股王霸之氣,是從死人堆裡磨礪而來的,還真不能苛責劉禪。
先說劉備,他最驚險的問答,是跟曹操“青梅煮酒論英雄”,依靠“雷聲”脫險。不過關鍵的原因則是,曹操沒有心思殺劉備。一則劉備已輸得就剩下關羽和張飛,二則又是主動投奔,這兩點就決定了,曹操沒必要殺之,起碼一點也不緊迫。故而“青梅煮酒論英雄”,並非是一次“生死問答”。
再看劉禪面對司馬昭,他已經是階下囚,前有姜維復國失敗,所以司馬昭非常擔心,於是在這種背景下,才決定來一次生死問答,問:你想不想蜀國啊?劉禪卻說“此間樂不思蜀”。
司馬昭並沒有相信,沒多久就又問了一次,這回劉禪變了說法,稱“先人的墳墓都在西蜀,無時無刻不想”。潛臺詞就是,能不能把我放回去?司馬昭追問,你這話好像是郤正說的吧?劉禪立刻道:“你怎麼知道的?沒錯,就是他剛才教我這麼說的。”
司馬昭大笑,說:“一個人無情到這種地步,難怪諸葛亮那麼牛逼,都沒法輔佐他。這回我放心了。”劉禪無情嗎?治蜀多年就殺過兩位大臣,一個是諸葛亮死後,詆譭諸葛亮的李邈。另一個是給他造謠的劉琰,言稱自己的妻子被劉禪看上留在宮中了。
這其實是劉禪大智若愚的一次燒腦表現,雖看著窩心卻非常巧妙,因此劉禪活了下來。就憑這智商,誰能說他傻?只能說,劉禪是位守成之君,不是老爸劉備那般的雄主,錯生了時代,最終被淘汰出局罷了。
二、死不瞑目:魏延被誅三族
在《三國演義》中,有個非常經典的段子,魏延反叛後曾大呼:誰敢殺我!三聲過後被馬岱一刀殺掉。不過這不是史實,不能算數。但無風不起浪,之所以給魏延安排了這麼一次搞笑的生死問答,是有原型事件的。
諸葛亮死前,雖把大權交給了楊儀,但對魏延也另有安排:倘若魏延不肯雖大軍退兵,那就隨他去吧,不必管了。
可諸葛亮死後,楊儀由於跟魏延矛盾非常深,竟不顧諸葛亮囑託,讓費禕去魏延軍中試探試探魏延。結果經過一番試探後,費禕告知楊儀,魏延說:“丞相雖然過世,但我還在。況且怎能因一人的生死,而不顧天下大事呢?”
所以,這堪稱是一次非常燒腦的生死問答了。可惜是楊儀搶了先機,當魏延反過味兒來後,為時已晚。最終導致了魏延的 “反叛”,因此被殺掉並誅滅了三族。所以一直以來都有種說法,魏延死得冤!
這點,劉禪也清楚,雖為了穩定局勢承認魏延反叛。但對楊儀卻根本不予重用。這其實就等於變相承認了,魏延死得冤!不然,楊儀即完成了諸葛亮的囑託,把西蜀大軍安全帶回,又平叛魏延,這麼大的功勞,怎麼可能不重用?
所以,魏延的這次生死問答,只能給後代留下兩條教訓。其一,做人別太狂,如魏延,在蜀漢後期,其實比當年的關羽還狂,得罪苦了許多人。其二,做人別太陰,如楊儀,最終自食其果,非但沒有被重用,反而自盡。何苦來哉!
三,生不如死:荀彧面對空食盒
當荀彧發現曹操送來的食盒空空如也後,三國中最燒腦的一次生死問答,也就開始了!至今許多人,還在為這次生死問答進行復盤,燒腦不斷,試圖明白,為何荀彧啥話也不說,就自殺了。
曹操由於要當魏公,荀彧意識到了問題嚴重,因為魏公之後,顯然便是魏王!這對荀彧來言,是不可忍受的。荀彧是以大漢臣子自居,跟曹操屬於合作關係,並非是忠心曹操,而是忠於大漢。
曹操當年打破漢制當丞相他不吭聲。因為丞相屬於漢朝官員,但魏公和隨後的魏王,卻顯然不是了。
面對荀彧的激烈反對,曹操不得不認真面對,荀彧的影響太大了,且論私人關係,兩人也非常好。多次溝通無效後,曹操意識到,荀彧是不會退讓的。於是便送來了這個空食盒。
對於這個空食盒,歷史上最經典的解釋是:此處再無漢祿,君可自食!即,再也沒有漢朝的俸祿給你吃了,你荀彧想繼續吃漢朝的飯,還是跟著我曹操,吃我曹魏的飯,自己選擇!
所以一個空食盒,便把荀彧逼到了絕境。荀彧給出的答案就四個字:生不如死!想讓我背叛信仰,活著有何意義?不如死去!用行動回答了曹操!當然這個空食盒,還有其他比較合理的解釋,但筆者是傾向於這個經典解釋。
-
1 #
-
2 #
曹操問劉備→呂布可留否,才是最大的考驗!
完全是誤會,曹操寫一盒酥,楊修領上意一人一口酥開始分吃,陳昱想著好友荀彧還沒吃,提去,沒注意已經分完,荀彧沒想通就出現了悲劇。準備工作做得不仔細,遇事不及時溝通,都是血的教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