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帝鄉與皇陵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即使在今天,中國人對自己的家鄉都很在意和關心,這就是“鄉情”。
皇帝雖然貴為天子,天下都是他的,但那份鄉情仍是少不了的,且格外上心,往往會給老家那塊區域以優惠政策,比如免稅賦。更有的在老家大興土木,讓“帝鄉”成為“帝都”,因為那裡是“龍興之地”,不可不重視。
如中國史上惟一女皇武則天,她是幷州文水人。據《唐書》,武則天即帝位僅一月,“置北都,兼都督府”,將北都設在幷州(今山西省政府所在地太原),又將出生地“文水縣”易名“武興縣”,意思是“武”姓在此興起,今後將興旺發達,萬歲千秋。
幷州升為北都後,唐朝由之前的兩京制,即西京長安、東都洛陽,升為三京制,所以李白說,“天王三京,北都其一”——繼北魏後,太原因為武則天而鹹魚翻身,成了大唐王朝之陪都,這在中國都城史上是很少見的。
在“龍興之地”建設上,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是最不遺餘力的。
朱元璋是今安徽鳳陽人,因為出了個朱皇帝,鳳陽成了“帝鄉”。
朱元璋生於濠州鍾離縣(今鳳陽東北),原名朱重八,一度改名“朱興宗”。他幼時貧窮,曾為地主放牛,又當過和尚。或許因為出身貧寒家庭吧,朱元璋的鄉情特別濃。
當了皇帝后,朱元璋便有了農民式光宗耀祖、衣錦還鄉的想法。建國後第二年,即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朱元璋便陽凰興土木,規劃中的宮城比北京故宮還要大12萬平方米。
鳳陽的建設完全按照《考工記》記載設計,前朝後寢、左祖右社,以一條中軸線貫穿全城。為了建好中都,下詔調集全國百工技藝、軍士民夫等數以萬計,置城池宮闕如京師之制。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在鳳陽置中立府,次年將府治遷往鳳凰山之陽,並易名“鳳陽”,鳳陽府為明朝中央直轄府,在府中地位最特殊。
同時又在老家建了“龍興寺”,一度想,乾脆把大明王朝國遷建在自己的老家鳳陽,謂之“中都”,至今鳳凰中都遺蹟尚存。
在朱元璋眼裡,有“帝王之宅”美譽的都城應天府(今南京),並不是建都的最佳地方。
當年他曾親自帶人去卞梁(今開封),勘察開封的風水,想將國都建在那裡,作為“北京”。當時朱元璋帶的堪輿大師不是劉基,劉基與李善長被他安排留守應天,而是帶精通風水的翰林院侍制李思迪。
再又派太子朱標去中原和關中,考察洛陽、長安(今西安),回來後朱標向父親獻了關中輿圖,認為關中是個好地方,可以定都。因為朱標不久意外病逝,朱元璋受到打擊,便放棄了遷都的打算。
當年底,朱元璋親撰《祭光祿寺灶神文》,說出了放棄遷都的真實原因和想法——天意已定。稱:“朕經營天下數十年,事事按古就緒。維宮城前昂後窪, 形勢不稱。本欲遷都,今朕年老,精力已倦,又天下初定,不欲勞民。且興廢有數,只得聽天。惟願鑑朕此心,福其子孫。”
這更堅持了朱元璋建設好中都的決心,幸好有劉基,勸阻了朱元璋,不然又得大傷民財。
當時劉基第一次以妻子去世為由,告假回青田縣南田鄉(今浙江溫州市文成縣)老家,見朱元璋營建鳳陽城決心很大,覺得不對勁。劉基推算、相度後,認為鳳凰風水不足以支撐一朝王脈。
劉基遂在臨行時上表朱元璋,裡面有這樣一句話——“鳳陽雖帝鄉,非建都地”。
此話有理,加上當時國力不足,朱元璋這才停工,改變了注意——鳳陽城也因此成了中國歷史最出名的“廢都”、半拉子工程——實際上還是一座特級監獄,皇族、高官犯錯犯罪,罰到鳳陽來。但是,明朝最後還是如武則天的大周朝一樣,形成了南京、北京、中都這一獨特的三都城格局。
朱元璋在老家大興土木,營建中都的同時,還大修祖墳。盱眙的明祖陵、鳳陽的明皇陵,都是朱元璋在位時的洪武年間修建起來的。
元末,一場流行多年的世紀瘟疫橫掃中國,朱元璋的父母、兄長都在這場災難中死去。朱元璋父親下葬時,他家連口薄皮棺材都置辦不起,就用家裡僅有的破草蓆包裹一下,抬到地主劉繼祖施捨的一塊只長荒草的地頭埋了——這成了朱元璋一生都感到痛心的事情。
民墳
依朱元璋的計劃,要把父母、哥兄的屍骨起出來,另建地宮,重新盛殮安葬,營建豪華大墓。
劉基聽說此事後,趕緊阻止朱元璋不要改葬。
祖墳是不能隨便遷的!按《葬書》上的說法,只有家門不幸,接連遭遇財失人喪的情況下,才會考慮改葬祖墳。朱元璋現在都當了皇帝,那塊只長荒草之地可是風水寶地,不只沒有不幸,還是大幸。如果動了屍骨,就洩了地氣,將傷及龍脈。
劉基當時說的話,用現在話來講,就是如果遷葬的話,恐洩山川靈氣,不利於大朝王朝的長治久安。
朱元璋很迷信,劉基的說法把他嚇了一跳,趕緊打消起出屍骨、盛殮改葬的念頭。接受劉基的建議,——給老墳“打傘”,這是什麼葬法?就是原地加封,在老墳上面堆土。
朱元璋相信了劉基,為父母堆出了小山一樣的墳頭,並配建豪華享殿。現在,鳳凰明朝皇陵還有寬長的神道,兩邊擺列石刻,威儀肅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