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趙匡胤說秦始皇,其實,他沒有說秦始皇,他只是在詔書裡提到了秦始皇,在開寶三年九月某一日下的一道詔書裡,有這樣的內容:
周文王、成王、康王,秦始皇,漢高祖、文帝、景帝、武帝、元帝、成帝、哀帝,魏孝文帝,西魏文帝,後周太祖,唐高祖、太宗、中宗、肅宗、代宗、德宗、順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僖宗、昭宗二十七陵嘗被髮,令有司備法服、常服各一襲,具棺槨重葬,所在長吏致祭。(《續資治通鑑長編》
這個詔書能說明什麼問題呢?什麼問題也說明不了,只不過說明趙匡胤做了一位仁君該做的事,只是在人們指責《大秦賦》電視劇是在顛覆秦始皇作為暴君形象的時候,從這道詔書裡我看出了那麼一點點資訊,即,讀儒家書同時又勸臣下讀儒家書的趙匡胤,竟然對後世人們觀念裡的暴君秦始皇沒有一釘點的憤慨之情。
這道詔書是在說,二十多位歷史上的君王的陵墓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趙匡胤作出決定,命令主管部門為這二十七位君王隆重地舉行重新安葬儀式,並且要求各陵墓所在地的地方行政長官親自祭奠。這項決定充分表明了宋太祖趙匡胤對這二十七位君王的敬重,而這被重新隆重安葬的二十七位君王裡面,竟然有被後世儒生詛咒的“殘暴”的秦始皇。
初看到這段史實時有點疑惑,假如秦始皇是一個暴君,後世的仁人君子都想寢其皮食其肉,想鞭他的屍,這時有了鞭屍的機會,不但不鞭屍,趙匡胤反而要讓他與歷代聖王仁君享受同等規格的待遇,這的確有點匪夷所思,而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趙匡胤於乾德初年又下了一道詔書:
先代帝王,載在祀典,或廟貌猶在,久廢牲牢,或陵墓雖存,不禁樵採。其太昊,炎帝,黃帝,高辛,唐堯,虞舜,夏禹,成湯,周文王、武王、漢高帝、光武、唐高祖、太宗,各置守陵五戶,歲春秋祠以太牢;商中宗太戊、高宗武丁,周成王、康王,漢文帝、宣帝,魏太祖,晉武帝,後周太祖,隋高祖,各置三戶,歲一享以太牢;秦始皇帝,漢景帝、武帝、明帝、章帝,魏文帝,後魏孝文帝,唐玄宗、憲宗、肅宗、宣宗,梁太祖、後唐莊宗、明宗、晉高祖,各置守陵兩戶,三年一祭以太牢……(《宋史·卷一百五》)
這道詔書將歷代帝王分成四類,(第四類略去)秦始皇被列在第三類,與唐玄宗享受同等待遇,即安排兩戶人家守陵,並且每三年以“太牢”之禮祭祀一次。給秦始皇專門安排兩戶人家守護陵墓,這令視秦始皇為“暴君”的人們情何以堪?
趙匡胤這兩道詔書傳達出的是這樣一個資訊,在尊崇儒家的宋太祖趙匡胤眼裡,秦始皇不是聖王,但也不是暴君。同時還可以看出,北宋初期朝野上下都不認為秦始皇是暴君,因為比較仁慈的趙匡胤不會下一道與主流民意和觀念完全相悖的詔書。
(原載《牛城晚報》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