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在漫長的古代歷史長河中,古代中國經歷了動盪不安的先秦時期,找尋到了古代歷史文化發展的根本源頭,同時先秦時期所孕育的精神文明為往後即將到來的秦漢時期奠定了發展的基礎,作為後者的秦漢時期所迎來的繁榮昌盛的大一統時代,是前者1800多年的歷史所一步一步沉澱積累下來的,是依靠著一步一步量的積累,才促就了秦漢時期興盛繁榮的偉大質變。

在秦漢時期,無論是政治、經濟還是思想文化的形式與內容的表現,都無一不展露出秦漢時期大統一的盛況。

在眾多現當代的研究學史之中,秦漢時期無疑成為了最值得深刻去探究的朝代之一,秦漢時期所表現出現的超越時代的歷史價值與文化內涵,深深滲透在大統一環境下的各個圖景之中,在大統一的社會背景之下,秦漢時期的人們安居樂業、幸福美滿,不僅僅物質生活得到充實,在精神文明中更得到了正統思想的洗禮與覺悟。

眾多方面的改革與變化,大大增強了秦漢時期的歷史影響,同時秦漢時期所表現出來的生活氣象,推動著中國古代史的不斷髮展,同時也促進了中華民族偉大歷史文化的進步。

一統六國,強化集權

著名文學家賈誼曾經在《過秦論》中描述過:"秦始皇據守在崤函之固,擁有雍州之地,君皇臣子固守本土,窺視周室,擁有著一統天下,圍舉內外,囊括四海之壯觀,併吞八荒之心"。

秦朝的誕生與秦始皇這一歷史著名人物息息相關,秦始皇以吞併六國之雄心壯志,演繹了一場一擊六國,一統天下的盛況局面。

秦始皇建立的秦朝誕生於公元前221至公元前220年結束,在一統國家與社會之後,在中央確立了"皇帝權力至高無上"、"皇帝權力獨一無二"、"皇帝位置沿續世襲",形成了皇權至上的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在以皇權主義為中心的政治制度之中,秦始皇首歌創了"皇""帝"一詞,這一詞同時也成為兩千多年以來最高統治者的尊貴稱呼。

同時,秦始皇在中央設立三個最高長官代表,即政府最高行政長官丞相,最高軍政長官太尉,主管記事長官御史大夫,創設三公互相權衡中央的權力執行機制,極大程度上合理地推進了中央的有序管理與運作效率,也在"三公"之下設立"九卿",即奉常、宗正、典客、郎中令、延尉、太僕等九卿,負責管理秦漢時期生活各方面的事況與監管。

中央的皇帝集權制度已經確立並開始施行。隨著秦始皇一統六國的疆土與領域不斷擴大與增長,秦國統治的領土面積越來越大,為了加強對地方的管轄與統治,秦始皇決定在地方行政管理機構下再設定一級行政區來進行管理,以此達到牢固疆土、加強中央集權的目的。

據史料《史記·秦本紀》中的記載:"秦始皇一統六國,便初設縣…"便有了郡縣制這一全新的地方管理制度的問世。

同時秦始皇為了穩定社會安定團結,採取了一定強制方式來限制人們的行為習慣與生活方式,用嚴苛的法律條文來懲治影響社會安定和危及社會安定的行為,達到治國安邦、國泰民安的目標。所以秦始皇在秦朝設立了嚴恪的《秦律》,其中的各法律法規對各違法案件有詳細的處置方式,秉承著絕對的公正性與是非分明性,在量刑與懲罰上具有鮮明的判決性質。

如此規模之大、嚴懲之重的法律條文於古代歷史長河中況以少見,其秦律所體現的歷史價值與思想文化內涵更以超越當時代,給予了後世及現代有關法律規定以及管理制度巨大的借鑑。

從秦朝來到漢朝時期,秦朝的滅亡與逝去,給予了漢朝統治者吸取教訓的經驗和教訓,為了將新生王朝養成,漢朝統治者將前人治國經驗化為己用,於是漢朝在承襲秦朝郡縣制的基礎上,實行了"郡國並行制",即郡縣制與分封制共存,將郡縣制與分封制的優點相結合,取長補短,完美地彌補了前朝地方管理制度的缺陷與不足,兩種制度的融合,更好的促進了中央對地方的建設與管理。

為了進一步加強漢朝的中央集權制度。漢景帝繼位之後,眾諸候的地方盤倨勢力成為了阻礙中央集權制度發展的重大難題,漢景帝決定施行削藩政策,並藉以平定"七國之亂",解決了眾諸候國興起的強大實力,解決了中央集權發展下的一大攔路虎,更增大了統治領域的疆土面積,推動了中央集權制度的發展與前進。

同時為了解決殘餘的諸候國勢力並不斷穩固中央集權的發展,漢武帝繼位便施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前127前,一方面接受主父偃的建議,頒佈實施了"推恩令",將死後諸候的領土與勢力分散開來,以此來削弱諸候國勢力,加強中央權力的集中。在另一方面改革行政體制機制來加強中央集權。

設立了"中朝制"來削弱丞相的勢力與權力;在全國各地設定十三州刺史,來分管並監督各州,用刺史的名義來抑制各地方層生的豪強勢力,加強中央政府對地方工作的管理;在皇宮之中設立侍從軍和禁衛軍,加強了對皇權的安全保護措施,極大程度上促進了中央力量集中於一個頂點。

秦漢時期統治之下的天下,具有強烈的中央集權色彩,集權於皇帝一身,使當時代社會安定祥和,各管理機構有序執行,帶給了秦漢百姓生活幸福的基本保障,也給現代的研究工作帶來了深層的價值與豐富的內涵。

儒家思想,終為正統

從先秦時期的"百家爭鳴"從全國各地開始興起之時,儒家思想文化也初在先秦時期嶄露頭角。以雲遊四方去傳播“仁,愛”的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文化得以誕生。孔子作為儒家思想文化的創始人,他主張並提倡仁、義、禮、智、信,憑藉著淵博的才華與能力,孔子的影響力迅速在先秦時期擴大,儒家思想文化也在"百家爭鳴"中贏得一席之地,儒家思想文化也開始在古代歷史中開始萌芽與發展。

但好景總是短暫的,當時間來到秦始皇一統六國之後,為了加強中央集權的地位以及控制人們的思想文化,秦始皇決定實行一項至今仍驚駭後世的舉動,即"焚書坑儒",即焚燒著作書籍、殘害學士儒士,據《史記》中記載:"至秦始皇一統六國,便焚書籍,坑殺儒士,以此控制六國思想文化。"

秦朝時期眾多儒家學士與遊士在文章著作或言行舉止中用儒家經典來反諷社會朝政,引發秦始皇的不滿與憤怒,所以秦始皇下達命令封殺儒家思想文化,以便建立統一的集權主義。

在"焚書坑儒"的過程中,儒家思想文化那顆在先秦時期剛剛萌芽的種子受到一塊大石的擠壓與摧殘,中華民族偉大的思想文化岌岌可危,猶如一抹風一吹就熄滅的火焰。秦始皇的獨裁與放縱行事,鑄成了這場"思想悲劇",也成為了加速秦朝滅亡的一個必然因素。

秦朝滅亡之後迎來了一個新的朝代:漢朝,漢朝從前朝之中窺見了"焚書坑儒"的巨大弊處,因此在漢朝建立之初,漢朝統治者實行道家《道德經》中所說的"無為而治",減少對百姓生活行為、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干涉,即遵守客觀規律的發展,百姓可做任何事,極大程度上保證了"休養生息"政策的實施與發展。

"道"、"規律"、"自然"來管治臣民及百姓的舉止行為,間接去便於統治與管理,更為儒家思想在漢中時期成為正統思想一統全國。在漢朝經濟、政治、思想文化得到生養休息之後,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議,將儒家思想文化設為正統思想文化,即"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將儒家思想與當時社會形勢相結合,提倡"仁義禮智信"、"天人合一"、"大一統"、"三綱五常",將儒家思想文化設定為正統思想,並引領著社會思想文化發展的方向與目標。

儒家思想文化在漢朝到來之後,如同澆灌了雨水、汲取了陽光一般,開始瘋狂地茁壯長大,乃至成為古代歷史中濃墨重彩的一筆。在儒家思想文化成為正統思想之後,其它諸子百家的思想全部被罷黜,只允許儒家思想文化在社會盛行與發展,這一舉措,彌補了先前秦朝控制思想的不足,以恰當合理的方式加強了對思想的控制,大大加深了儒家文化思想的內涵與價值。

當儒家思想已然成為正統思想之時,漢朝統治者在長安開始興辦太學,在各地設定學習機構,專門傳授儒家思想文化,使儒家思想文化教育體系逐步建立,更加強了儒家思想文化的正統統治地位。

在眾多建立的學校之中開設了眾多儒家思想的相關課程,如《詩經》、《春秋》、《尚書》、《禮記》、《周易》等,並設定四詩五經為主的入仕考試來選拔人才,最大限度上擴大了儒家思想文化的傳播與發展,使儒家思想成為統治者控制思想文化統一與加強中央集權的媒介。

在經歷了秦朝的抑制與殘害之後,儒家思想終於在漢朝實行一統地位,得到了全面的發展與進步,成為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了中華古代歷史文化重要的源泉。儒家思想文化深深影響了後世的思想品德修養,其中包括"因材施教"等思想觀念,仍然對後世的思想教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力。

秦漢時期,各行各業

自秦始皇一統六國之後,各行各業都在統一的時代、穩定的社會環境之下完成巨大的變革與發展。秦朝的統一,為國家與社會的發展提供了穩定的發展環境與廣闊的發展空間,經濟實力的強大、法規制度的確立、人民百姓的勤奮努力無一不成為社會發展的源泉與動力。

從基本的農業來看,秦一統六國之後,便在全國各地實行"重農抑商"政策,將農業發展作為國家發展的根本,商業發展為末本,秉承著"以農為本,以商為末"的宗旨,嚴格限制商業的發展,對商人處於一定程度上的重稅,對商人處於不公正的待遇。雖然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農業發展與進步,但又極大程度上抑制了商業活動的發展,阻礙了社會進步與國力的增強。

時間來到漢朝之後,漢朝統治者開始實施“休養生息”政策,在經歷戰亂之後的漢朝,在農業方面給予耕作者一定的獎勵,調動了農民生產積極性,促進了農業發展。漢朝農業的蓬勃發展不僅依賴於"重農抑商"的制度,還依靠於一系列農業指導與產量保證的著作。

如西漢時期汜勝之所創作的《汜勝之書》與東漢時期崔寔創作的《四民月令》都詳細敘述了漢朝的各類農業活動,以及在其中提出了眾多有關農事活動的指導與建議,為漢朝農業發展貢獻了巨大的力量,促進了農業的欣欣向榮之態。

從商業來看,秦始皇一統六國,卻陷於各國交易語言、貨幣、度量衡的難題,所以在全國統一了以圓形方孔銅錢的貨幣,並且統一小篆這一文字與度量標準器,最大程度上加大了各國之間交易的便利,推動了商業的向前發展,同時也促進了秦朝經濟、文化的發展與進步。在秦漢時期醫學、繪畫、科學技術等方面也頗有一番成就。

如秦漢時期創作的《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促進了古代醫學行業的不斷進步,也為中國醫學的發現與研究奠定了基礎。在漢朝開明的社會環境之下,形成了豐富多彩、種類繁多的繪畫種類。

出現了諸如《夫婦宴飲圖》、《伏羲女媧》、《朱雀》、《山水圖》等壁畫、帛畫《T字形帛畫》、《人物御龍帛畫》等,集中體現了秦漢時期高超的繪畫技術水平,真實記錄了秦漢時期豐富多樣的狀況,為後世學者對於秦漢時期的探索與研究提供了豐富的史料遺記。

在科學技術方面,西漢時期的落下閎創造出了世界上最先進的天文觀測工具:渾天儀,用來測量天體球面與天象狀況,這一創造大大拓展了人們的認知水平,並豐富了人們的知識體系結構。

除此之外,在東漢時期蔡倫進一步改造了造紙術,使得漢朝文化的傳播交流變得更加便利與密切,也為後面朝代對於造紙術的不斷改進提供了經驗。

從秦漢各行各業的蓬勃發展中,可以看到的是秦漢時期強大的經濟實力與絕對的統一地位,在秦統一六國的偉大藍圖之下,漢朝更是在藍圖之上勾畫了美麗章節,共同創造了輝煌壯觀的秦漢時期。

在秦漢時期各方面都呈現一片繁榮盛大景象,其中所產生的眾多由秦漢時期首創的政治制度、文化著作、和統一的思想觀念都無一不超越了那個時代的歷史階段,秦漢時期所帶來的宏偉壯觀的景象更可謂的"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大一統的秦漢時期,是經歷了無數風霜血雨,無數的戰亂紛爭而形成的一個偉大時期,在這樣一個獨特且唯一的時代,它孵化了超越時間與空間的歷史結晶,凝固了一個又一個的史學精華。

在大統一的秦漢時期,實現了政治、經濟、文化、思想等眾多方面的高度集中,統治者初創了皇帝制度與中央集權制度,並透過眾多的政策來設法加強中央權力的集中統治,以此來實現國家的富強統一與民族的和諧團結。

在統一的秦漢時期,以儒家思想廣泛的深層內涵教化百姓,創造了煥然一新的新風氣、新社會,影響著後世不斷地從中去學習與借鑑。在農業、商業、繪畫、科學技術等眾多領域,都達到了一定程度的高點,創造了屬於秦漢時期獨特的輝煌歷史成就。

在現代對於古代歷史研究之中,秦漢時期一直是當代科學家所稱讚歎絕的一個時代,在這個時期之中,所創造的歷史意義與價值都遠遠超越了一個階段該存在的狀況。在歷史發展的漫長歲月之中,秦漢時期的種種跡象都展現了獨特的光芒與色彩,以至在連綿不絕的歷史長河之中熠熠生輝、閃閃發亮。

參考文獻資料:《過秦論》、《史記·秦本紀》、《秦律》、《詩經》、《春秋》、《尚書》、《禮記》、《周易》、《汜勝之書》、《四民月令》

6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武則天登上皇位後,為什麼要建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