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禹、匡衡用真才實學事奉其主 (總第一百〇五)
《資治通鑑》裡最具鑑戒意義的這些事兒
漢元帝是一個懦弱之主,但在他為帝這個時期,卻有兩個相當傑出的人物,諫大夫貢禹和丞相匡衡,他倆一開口就是金玉之言。
王夫之評判說:“貢禹、匡衡之言,其不醇者蓋亦鮮矣。”大意是:諫大夫貢禹和丞相匡衡的語錄,不夠純粹的很少。
貢禹被徵為諫大夫,漢元帝問政,他說:“命中註定要產生的聖人,為萬民而生,不僅僅是為了娛樂自己而已。”
貢禹被徵為諫大夫,漢元帝問政,他說:“命中註定要產生的聖人,為萬民而生,不僅僅是為了娛樂自己而已。”
匡衡則在對漢元帝的諮詢時這樣說:“天與人之間,有可能會有不期而至的陰陽災害之氣相激盪,善與惡相悖而行,應該省去不必要的精美華麗,考證國家各項制度,親近忠誠正直的人,運離奸佞小人,為的是崇尚那至高無上的仁義。”
匡衡又說:“聰明而開通之人,應該防止為人太過細緻;寡聞少見之人,應該防止閉塞無知;勇猛剛強之人,應該防止過於暴躁;仁愛溫良者,應該防止優柔寡斷;湛靜安舒者,應該防止不思進取;心胸博大之人,應該防止粗心大意。”
他還說:“關於婚姻的禮制,只要能夠端正,然後就會萬物和順而天命祥正。孔子議論詩歌,從關關雎鳩開始,是因為婚姻愛情是倫理綱常之首,是聖王教化的開端。”
他另外還說:“聖人的一動一靜,和誰交遊,和誰宴飲,和誰親近,都要使尊貴卑賤有一定次序。”
“端正了家庭,天下也就安定了。”這也是匡衡的經典語錄。
他接著還有金玉之言:“奸巧邪惡之徒會乘機而動,使國家混亂。所以,聖人謹慎小心,不願有一個不好的開端。用心防範動亂於起動之前,決不因私人的恩情傷害公正的原則。”
“端正了家庭,天下也就安定了。”這也是他的經典語錄。
閱讀他們的文章,推演其中章句的含義,可以想見,他們的學問,絕非前輩學者公孫弘和兒寬等只靠抄襲一些往昔的典籍和傳聞,毫無自家心得之人所可及;也不是像韋玄成、薛廣德等,胡亂選擇學問,且還不能精通一門的人可以相匹敵的。
司馬光卻以“臣光曰”為題,對這兩人予以撻伐:漢元帝優柔寡斷,貢禹和匡衡不能及時指正,而只是順著元帝的所謂長處,毫不懈怠地對元帝的恭謹節儉給予鼓勵,因此,元帝的優柔無斷,實在是貢禹、匡衝的罪過。
這個論斷實在有點過分。元帝之所以優柔寡斷,只在於他心中糊塗,不能慎重察覺事物發展的苗頭,心中沒有什麼主見而已,而他所表現出的恭謹節儉,也只是徒有虛名並無無實際內客。皇帝尊貴富有,即使,他確實是有心要去省之又省,但能讓他沉溺其間,消磨他志向的事物委實太多;宴飲之間,文遊之餘,所接觸者,外戚史高、宦官石顯,難道他們沒有誘導皇上奢侈的行為?怎不見司馬光大人所致一辭!他倆不過是算不上誘導皇上奢侈過於厲害之主罷了,如果,他們不在生活奢靡上誘導主子,皇上又從何知道他們的奸邪,而不疏遠他們呢!
自此可以看出,假使,當時沒有貢禹、匡衡等正臣引證典籍《詩》、《禮》上的精嚴旨義,防止這些末流,那麼,以漢元帝的柔弱,再加上他的驕淫,他怎麼能夠得到十六年穩定的統治呢?他又怎麼能夠建立起來內無寇盜搶奪、外受邊地襲擾的功業呢?
君子用他們的平生所學,輔助天子,與那些激憤於一時之事的不合理,一個勁兒地進諫的大臣不同。善用諫諍之法的人,攻擊時政的弊端,從不考慮矯正弊端所可能造成的偏激後果;善用所學輔助皇上的人,以合乎正理的常道來規勸皇上,不但可以糾正根本,達到與進諫者同等的效果,而且,還可以避免或偏剛或偏柔的毛病;即使天子一時不能領悟而解,也還可以保障國家運轉的基本大綱不混亂。因此,聖人孔子對於“荏弱”的魯哀公,只是從人道政事等大的方面來規勸他。不屑於用“奔越”,即敗逃僭越的禍亂來提醒他,讓他提前得以防備。難道以孔子的聖德不明白時事的變化?
匡衡的銀幕形象
預先用大道治理國家,非常的變化自然就消失了,而且,匡衡曾說過:“親近忠誠正直的人,疏遠奸邪的小人和寡聞少見之人,應戒慎自己的閉塞無知;仁愛溫良的人,應戒慎自己的優柔無斷。”這些話,本就說出了漢元帝的短處,同時,此話也並非是驕枉之過激言論,在循循誘導皇上時,有力而準確。
可以讓人知道的,就用不太顯露的話去告訴他;不可以使人知道的,即使痛哭流涕也不能讓他知道。因此,君子的發言,有根本,有要領,與一般的大道理也不會相違背。臨時補偏救弊的進諫方法,貢禹和匡衡二人都不崇尚,這也是很在行的君子之道啊!
司馬光身為評史之大家,只因看到蕭望之、周堪沒有犯下死罪而被處死,於是就把他們的死歸罪於元帝,又因此而歸罪於貢禹、匡衡。殊不知在當時,宦官石顯的奸惡,也沒有禍及天下,全國也很太平啊!貢禹和匡衡等儒臣的雍容涵養和功勞,怎麼可以被誣衊呢?
西漢中途夭折,實是其後漢成帝和漢哀帝的奢侈放縱所造成,並不是因為漢元帝的優柔寡斷所招致。又怎麼可以拿這以後成、哀二帝時的宰相張禹和孔光兩人的罪過,套用到貢禹、匡衡兩位傑出政治家的頭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