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萊特灣海戰,二戰太平洋戰爭中最後一次大海戰,也是史上最大規模的一場海戰。從 1944年 10 月 20 日到 26 日,歷時 7 天。美日雙方總計投入 35 艘航母、21 艘主力艦、170 艘驅逐艦和近 2000 架戰機參與戰鬥。日軍企圖擊退盟軍在萊特灣的登陸部隊,打敗其海上力量,而盟軍則選擇在菲律賓萊特灣登陸,為進攻菲律賓和日本本土奠定基礎,因此這注定是一場雙方都不可避免的惡戰。儘管日本用盡計謀,使用航母艦隊作誘餌,首次出動神風特工隊進行自殺式攻擊,但最終沒能挽救日本海軍在南太平洋上覆滅的命運。此戰之後,日軍將領哀嘆,日本再無海軍可言。

厲馬秣兵,雙方積極備戰

1944 年馬里亞納海戰後,美國已經撕開了日本在南太平洋的“絕對國防圈”,B-29 轟炸機可以從塞班島的機場起飛轟炸日本本土,曾經在太平洋不可一世的日本已是日薄西山。然而,美軍高層在下一步的作戰計劃上出現了分歧。麥克阿瑟希望以菲律賓為主要戰場,海軍方面則認為應該繞過菲律賓,直接進攻臺灣和福建。最終,美軍就麥克阿瑟從菲律賓登陸的作戰方案達成一致。

為應對盟軍,日本也制訂了相應的作戰方案“捷號作戰計劃”,其中的“捷 1”作戰計劃就是以菲律賓為主要作戰戰場。日本在制訂作戰計劃時,海軍聯合艦隊司令豐田副武希望可以“畢其功於一役”,但是,日本海軍清楚不可能徹底打敗美國,更現實的是通過打贏,從而能夠體面地與美國媾和。甚至日本天皇也認為“在萊特島打一仗,如果美國退縮了,就有可能找出妥協的餘地”。

為了確保戰役的勝利,美國集結了一支規模空前的海軍編隊,尼米茲麾下的第三艦隊和金凱德下轄的第七艦隊都投入到此次作戰,總計 738 艘,其中包括 17 艘航空母艦、18 艘護衛航空母艦、12 艘戰列艦、24 艘巡洋艦、141 艘驅逐艦、其他艦隻、魚雷艇、潛艇和約 1500 架飛機。為了能對抗美軍即將到來的進攻,日本幾乎將所有能調動的兵力全部集中起來:海軍第一、第二航空艦隊;慄田健男率領的第一遊擊艦隊,該艦隊以 5 艘戰列艦和 10 艘重巡洋艦為主力;小澤治三郎指揮的機動部隊,總計出動兵力包括 4 艘航空母艦、9 艘戰列艦、19 艘巡洋艦、34 艘驅逐艦、約 200 架飛機(另有駐菲律賓、臺灣的約 500 架陸基飛機提供支援)。

日軍大本營制訂了以“航空作戰為主,與海軍協同實施,於海上殲滅來敵”的作戰計劃,不過面對擁有壓倒性優勢的美國海空力量,如何實現海空協同,讓日軍大本營煞費苦心。根據以往的經驗日軍發現,美軍在登陸作戰中之前已經開始爭奪制空權,並消耗日軍航空兵戰鬥力。到美軍實施登陸作戰時,日軍航空兵已被消耗殆盡,無法對美軍登陸部隊實施空中打擊。為此,日軍大本營修改了作戰計劃,在開戰初期日本航空隊儘量儲存實力,等到美軍開始登陸時再全力出擊,殲滅登陸部隊。同時,小澤率領的擁有航母的機動部隊將美軍特混艦隊引誘至北方,掩護慄田的第一遊擊艦隊和第二戰隊衝入美軍登陸場,以戰列艦的大口徑火炮消滅美軍登陸艦隊並摧毀登陸場。

或許美日雙方的統帥們都不曾想到,在雙方將戰略目標都選定在萊特島之後,又不約而同地將登陸和反登陸作戰視為決定戰局的命脈,這注定了萊特灣將變成血與火的海洋。

萊特灣海戰,美日海上大碰撞

1944 年 10 月 19 日夜晚,美國龐大的登陸編隊聚集在了萊特灣,就在麥克阿瑟感慨“許多美國好男兒,明天一早就要犧牲在海灘上”時,日本海軍已經向萊特灣悄悄進發。23 日,慄田健男率領的第一遊擊艦隊在途經巴拉望水道時,遭到美國潛艇的伏擊,旗艦“愛宕”號及另一艘巡洋艦被擊沉,還有一艘遭到重創。

從巴拉望水道上死裡逃生的慄田艦隊,經過整頓後,繼續向萊特灣進發,24 日到達錫布延海域。並遭遇早已在萊特灣部署完畢的美軍第 38 特混大隊。第 38 特混大隊的艦載機先發現了慄田艦隊,並斷定這是日軍的中央艦隊,因此先後派出五批次戰機對其進行轟炸,由於缺乏空中掩護,慄田艦隊在孤軍奮戰 5 個小時後,不得不撤退。

就在慄田艦隊撤退時,24 日下午 4 時,美軍發現了處在北方海域的小澤艦隊。面對狼狽而逃的慄田艦隊,以及剛剛發現的小澤艦隊,哈爾西斷定,慄田的艦隊已無戰鬥力,而擁有 4 艘航母的小澤艦隊才是主要對手,殊不知這支日本航母艦隊正是引開美軍的誘餌。哈爾西下令第 38 特混大隊進行集結,在 25 日凌晨全速北上迎戰日軍的機動部隊。

第 38 特混大隊的離去,留下了巨大的防守真空。慄田艦隊於 25 日凌晨在薩馬島水域發現了美軍的第七艦隊第 77 特混艦隊的第 4 大隊。此處距萊特灣不過 3 小時的航程,而此時整個第七艦隊開闢的海灘登陸地防備處於一片混亂中,如果慄田艦隊繼續前行進入登陸場實施炮擊的話,對美軍登陸部隊來說無疑是一場滅頂之災。

遭遇慄田艦隊的第七艦隊立即向哈爾西發出求援電報。但是,正在全力圍殲小澤、航母編隊的第 38 特混大隊無法在短時間內回來支援,只能靠第七艦隊的 18 艘護航航母和裝備 127 毫米主炮的驅逐艦迎敵。美軍的驅逐艦對日本艦隊發起了近似於自殺式的衝鋒和魚雷攻擊,打亂了慄田艦隊的陣型,也為美軍護航航母上的艦載機贏得起飛和攻擊時間,但這些原本是執行對地攻擊任務的艦載機,僅攜帶了 100 多磅的炸彈,向日艦發起攻擊。

雖然這些攻擊無法徹底摧毀日本的戰艦,但足以讓日本海軍在規避魚雷和防空作戰中手忙腳亂。就在日軍的主力戰艦擺脫這些糾纏,開始用大口徑火炮攻擊美國軍艦之時,慄田卻突然下令退出戰鬥,向北轉進。

慄田的撤退命令,無意間挽救了第一遊擊艦隊。因為就在他們攻擊第七艦隊之時,哈爾西率領的美軍第 38 特混大隊在重創小澤艦隊後,主力已返回迎擊慄田艦隊。此時慄田已經開始掉頭逃跑,特混 38 大隊的艦載機不斷的對逃跑的慄田艦隊進行空中追擊。隨著慄田的艦隊的逃跑,這場被稱為人類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海上交鋒落下了帷幕。在 3 天 4夜的廝殺中,日本海軍最後的精銳部隊幾乎損失殆盡,戰後,日本海軍元氣大傷,從此一蹶不振,而這場戰役也給後人留下很多思考。

戰役點評

誤判與“豪賭”,促成一場惡戰

對於美國而言,1944 年馬里亞蚋海戰之後,日本投降只是時間問題。但在如何結束對日本法西斯作戰上,美國軍方高層經過了一番激烈的討論,麥克阿瑟極力說服羅斯福和尼米茲在菲律賓實施登陸作戰。儘管這一作戰計劃是延緩還是加速了日本帝國的滅亡,似乎沒有人能說得清楚,不過卻直接促成了美日在萊特灣展開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龐大的海戰。

再看日本的戰略選擇。當美國人撕破日本所謂的“絕對國防圈”後,日本有許多選擇可以避免遭到美國的進一步打擊,但相反,日本不但不願意出讓戰略利益,反而制訂出雄心勃勃的“捷字號作戰計劃”,企圖通過勝利換取更大戰略利益。然而,由於日本無法判斷美軍的戰略意圖,直到美軍完成了在菲律賓的戰爭準備後,日軍才判斷出了美軍的作戰方向,但此時為時已晚,日軍若向菲律賓增援就要冒著被美國海空軍優勢兵力打擊的風險,慄田艦隊在南下途中被美軍潛艇伏擊就是證明。

分析認為,如果日本在面對美國海空軍打擊時,能夠知難而退,似乎可以避免更大的損失。但是,日本在面對美國的進攻時,反而激發了其賭徒心理,海軍聯合艦隊司令豐田副武希望可以“畢其功於一役”,日本天皇認為在萊特島“如果美國退縮了”,就可以獲得妥協餘地。

可見,與美國人制訂詳細的作戰計劃相比,日本人將萊特島當成了一場睹局。雖然日本希望用慄田艦隊和小澤艦隊作為賭注在萊特灣孤注一擲,可面對強大的美國第三艦隊和第七艦隊,日本獲勝的希望極為渺茫。可以說,正是麥克阿瑟的戰略選擇與“賭博”心重的日軍大本營一同導演了這場海戰。

種種戰術失誤,讓戰局錯綜複雜

毫無疑問,在萊特灣海戰中,日本的作戰計劃中試圖用沒有艦載機的航母艦隊,牽制哈爾西的第 38 特混大隊,隨後慄田的第一遊擊艦隊利用大口徑主炮去摧毀美軍的兩棲登陸艦隊和開闢的登陸基地。只可惜,這一作戰計劃看起來完美,執行起來卻困難重重。首要問題是導致兵力分散,容易被各個擊破。例如,在蘇里高海峽海戰中,日軍的,第二戰隊為了趕在 25 日與慄田在萊特灣匯合,一頭扎進了美軍第七艦隊的 6 艘戰列艦構築的包圍圈中,結果全軍覆沒。這對於本就缺兵少將的日軍而言,代價太過巨大。

其次,在美軍佔據海空優勢的情況下,慄田艦隊沒有空中掩護而單獨出航,無異於自殺,也暴露出日本各軍種之間的協作問題。在錫布延海海戰中,慄田艦隊在美軍艦載機的狂轟濫炸下孤軍奮戰 5 個小時,沒有任何支援。在薩馬島海戰中,慄田艦隊在美軍航空兵的炸彈和驅逐艦魚雷的雙重攻擊下苦戰,依然沒有得到日本航空艦隊的支援,直到慄田艦隊狼狽向北逃事後,“神風特工隊”才開始向美軍發起攻擊,但早已於事無補。

日本人的錯誤不斷,美軍同樣失誤連連。錫布延海海戰中,慄田艦隊在美國艦載機的打擊下狼狽不堪,但小澤艦隊的出現讓哈爾西誤判後者是日軍主力,隨後放棄攻擊慄田艦隊,轉而將主攻方向瞄準小澤艦隊,並傾巢出動追殲小澤的機動部隊,殊不知,這一步恰恰走進如本人設下的圈套,正是由於哈爾西的誤判,沒有留下掩護第七艦隊的兵力,讓慄田艦隊有機會衝入薩馬島海城附近,使萊特灣的 10 萬美軍處於危險境地。

戰鬥意志,影響了戰局走勢

許多關於二戰日軍的觀點都認為日本海軍喜歡冒險,不惜以死求勝,但在萊特灣海戰中,擔任主力的慄田艦隊並沒有表現出敢於冒險和犧牲的精神。尤其在薩馬島海戰中,慄田如果孤注一擲繼續進攻,不僅有可能擊沉美國第七艦隊的護航航母,更有可能將美軍在萊特灣開闢的登陸場摧毀,因為此時萊特灣的灘頭陣地距離慄田艦隊不過 167 千米。

但是,慄田卻突然下令向北轉進,這其中固然有慄田本人戰略判斷上的失誤,但日軍決一死戰的武士道精神卻淡化了許多。相對於慄田的畏戰表現,美國海軍在薩馬島海戰中的大無畏精神卻值得稱道。薩馬島海戰,美國艦載機 100 磅的炸彈並不足以對日本的戰列艦和重巡洋艦造成致命的傷害,驅逐艦上的 127毫米主炮甚至無法擊穿日本主力戰艦的裝甲,但在與慄田艦隊鏖戰的 3 個小時裡,美軍幾乎是用自殺式的衝鋒去阻擋日軍的進攻,有的飛行員甚至在沒有掛載任何武器的情況下對日本軍艦進行俯衝,美軍這種捨生忘死的精神,或許也是促使粟田艦隊開始撤退的原因之一。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那年元旦,蔣介石又要下野,毛澤東一則犀利寓言回擊: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