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又被稱為大象之國,在很長的一段歷史時期裡,和大多數受中華文化圈影響的東南亞國家一樣,是作為中原王朝的附屬國家而存在。
然而到了近代,這個原本比緬甸都還要弱小的國家,卻透過勵精圖治的改革和開放的姿態,並且不斷抓住國際局勢的有利機遇,而一步步讓自己成為了東南亞唯一獨立的國家,其國際聲譽和地位甚至一度超過了其原本的宗主國。
而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是泰國透過利用國際局勢,改變自己國際地位的一次集中體現。
和當時的北洋政府不同,雖然同樣認識到了參加一戰的意義,但由於泰國軍方中的德國傳統的影響,泰國政府一開始只是選擇了保持中立,而不是像北洋政府派出了幾十萬的勞工。
到了1917年,當德國發起無限制的潛水艇戰時,極為依賴海外運輸的泰國,在抗議德國無果的情況下,非常果斷的對德國發出了宣戰宣告。
而泰國在對德宣戰後的做法,則頗為類似於美國在二戰中對日本宣戰後所採取的政策。
一方面泰國撤換了泰國行政機構內所有的德國籍顧問的職務,特別是對鐵路、銀行、公共事業等機構進行了重點清理。將一座戰地醫院改造成了戰時集中營,用以臨時關押德國等同盟國人員。派出警察和便衣對同盟國的使領館進行監視,防止發生暴亂。對停留在泰國水域的同盟國戰艦進行扣留,防止沿海城市遭到同盟國進攻。
泰國的上述行動非常迅速,從早上發出宣戰宣告開始採取行動,到當天拂曉行動結束,基本沒有發生任何重大的事故。
到了1917年的九月份,泰國政府與協約國達成協議,派出了一支由機動運輸部隊、醫護人員和飛行員組成的共計八百多人的遠征軍,泰國由此成為了名義上和事實上的一戰參戰國。
和中國勞工在歐洲戰場的大量傷亡不同,到一戰結束時,泰國這支八百多人的遠征軍僅有十九人戰死沙場,並且泰國的這些陣亡士兵都得到了協約國當局極高的榮譽。
而一戰後中國勞工在歐洲戰場的貢獻不僅被協約國無視,相反,德國等同盟國在中國的利益,還被全部轉讓給了日本,中國作為戰勝國的利益受到了很大的侵害。
但泰國這個相比當時的中國要弱小得多的國家,其戰勝國的利益卻基本得到了保障。
一戰結束後,泰國隨即從德國政府那裡獲得了價值幾百萬英鎊的物資賠償,德國等同盟國在泰國所享有的特權利益被廢除,德國在戰前所投資修建的泰國鐵路系統被泰國政府收歸國有。同時泰國利用其國際聯盟創始國和戰勝國的地位,相繼與英法美等國簽署協議,廢除了之前的種種不平等條約,如大家深惡痛絕的治外法權和關稅自主權等。
與此相對,北洋政府在一戰中的投入和收益彷彿不成正比,有人說這是因為泰國在經歷了朱拉隆功改革後,經濟、軍事力量已經達到了能夠保障國家獨立自主的能力,但事實真的如此嗎?泰國當時的軍事力量就真的超過了北洋政府嗎?
實際上答案是否定的,在20世紀初時,經歷了朱拉隆功改革的泰國,其軍隊總人數僅一萬五千多人,其中陸軍有三個騎兵團、兩個炮兵團、八個步兵團,海軍有兩艘小型護衛艦,六到八艘炮艇和快艇、兩艘巡洋艦和一艘戰列艦。到1917年參戰時,即使泰國軍事力量經過了倍增發展,其實力也不及北洋政府中的任何一方軍閥。
但就是在這樣的一個軍事實力支撐下,泰國以一種極為認真的方式參加了一戰,不僅爭取到了自己作為戰勝國的權益,還以此為契機,從列強鉗制的半附庸國地位中徹底擺脫了出來。這背後考量的是前期改革的智慧,是後期靈活應對的外交智慧,更是這個大象之國的民族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