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有史記載,天漢三年,飛來橫禍。正當司馬遷埋頭著述《史記》的時候,大將李陵率五千人馬討伐匈奴,最終寡不敵眾,戰敗被俘。武帝得知後震怒,群臣紛紛附和安慰,只有司馬遷剛正不阿,直言進諫,觸犯武帝。武帝認為司馬遷意在譏諷自己排程無方,將其處以宮刑。

這段歷史是我們從中學時期就學到過的,屢次出現在教學課本里,幾乎人盡皆知。但我們學習的角度,往往是司馬遷忍辱負重完成史記的偉大精神,卻鮮少是宮刑的殘酷。而他的偉大,其實是建立在殘酷的基礎上的。

一、生殖器崇拜 太監 自宮 權位

宮刑,即破壞人生殖器的酷刑,是舊五刑的一種,也是相當殘忍的一種。《刑罰的歷史》中有介紹,周初,宮刑在舊五刑中排位僅在第三位,是次於臏刑和死刑的刑罰。西周中期,正值奴隸制向封建制過渡,人們的宗法意識和家族意識越來越強,宮刑也自然“提了格”,成為了僅次於死刑的重刑。

宮刑的提格同時也滲透了古人的生殖器崇拜。近年來考古發現,古人在入葬時往往頭戴面具,陰部有護陰蓋片,可見,在古人看來,生殖器的價值僅次於頭顱,這也是武帝選擇對司馬遷用宮刑的原因。“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司馬遷是一個將名節看的比性命還重要的高骨之士,以此懲戒和羞辱,簡直比直接取他性命更能傷害他。

在奉行生殖器崇拜的年代,有一個群體是非常可怕的,那就是太監。普通人受刑都避而不及,卻仍有很多人選擇自宮,無論是出於某種目的,還是被生存逼迫無奈,他們的內心都避免不了出現某種扭曲。

所以自古以來太監大多奸臣居多,尤其掌權太監更是十惡不赦,令人髮指,從秦朝的趙高,到清代的李蓮英,禍國殃民者比比皆是,他們從受害轉向害人,又何嘗不是宮刑的惡果。

二、女性宮刑

我們通俗中理解的宮刑,大多是對男性而言的,其實在古代,宮刑同時也適用於女性,且往往更加殘忍。

《刑罰的歷史》一書中介紹,“宮者,男子割勢,婦人幽閉”。對於女性來說,宮刑主要是破壞生殖機能,也稱幽閉。對於幽閉,有很多種理解,如將陰戶縫起,或用木棒敲打下腹至子宮脫垂,或者直接將陰部打爛……手段極為殘忍。

有一部非常熱議的傳記類電影,《沙漠之花》就是對這種殘忍刑罰的另類詮釋,它所講述的就是女性“宮刑”的方式之一——割禮。 所謂割禮,即割除一部分性器官,以免除其性快感,從而保持女性忠貞的一種習俗,部分地區在切割後還會進行陰唇縫合。接受割禮的女性,不僅遭受身體的摧殘,同時也要備受疼痛的折磨,發炎和各種併發症都是常態,此外因為縫合後僅留一根火柴棍大小的空間用來排尿和排除月經,所以每當月經來潮和排尿時,常常無法排出,脹痛難忍。

可見,我們雖然在各種影視劇作中,瞭解過肉刑的可怕,似乎有著感同身受的同理心,但從實際上來講,沒有經歷過的人,是永遠也不可能理解其中的殘忍。

三、人性化轉變

《刑罰的歷史》中記載,宮刑作為肉刑的一種,在歷史上經歷過幾次存廢的反覆。漢文帝時曾廢除肉刑,其中就含宮刑,但景帝時期又恢復了宮刑。到了安帝永初年間,大臣陳忠上書,宮刑再一次被廢除。此類反覆一直存在,直到清代,宮刑仍有出現。

宮刑的存廢之爭,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著肉刑的存廢之爭,從墨、劓、剕、宮、闢舊五刑,到笞、杖、徒、流、死新五刑,肉刑其實一直沒有離開刑罰領域,只不過在不斷演變,更加變相隱匿的存在。直到西方啟蒙思想強調人權,反對酷刑,反對罪行擅斷的思想不斷滲透,動搖了五刑的根基,才使得刑罰迎來了歷史上一次偉大的躍進,即清末刑法改制,從而建立了以自由刑為中心的近代刑罰體系。而刑罰也從野蠻逐漸走向人道。

刑罰從野蠻走向人道,看似是一種歷史規律,但這種規律未見得會是無限延伸的。正如書中所說,雖然刑罰從野蠻走向了人道,但這並不意味著野蠻的刑罰毫無意義,也不意味著刑罰最終將會走向人道的極限。因為刑罰的本質是懲罰,是對行為的懲戒,無論是肉刑的肉體痛苦,還是近代刑罰剝奪自由的精神痛苦,其懲戒的本質都是痛苦,一旦失去痛苦,失去其懲戒作用,那麼也可能帶來“反人道”的災難。

《刑罰的歷史》是一部科普讀物,而非觀點性讀物。在這本書裡,作者更傾向於書寫歷史,而非發表觀點。所以新舊刑罰的好與壞以及刑罰未來的走向,並不是這部作品討論的重點,讀者也無法從中擷取太多現成的觀點。但它仍能夠給予讀者警醒,讓我們看到刑罰一路走來的變遷,以及每一個歷史階段它存在的原因,從而形成自我對於刑罰的感知。

15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秦國第一王秦惠文王,車裂商鞅後為何蟄伏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