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漢武帝的評價,歷來爭議頗大。如果從其即位之後的開疆拓土,攻打匈奴,為後世奠定龐大的疆域來說,漢武帝自然算得上是千古一帝,是當之無愧的;如果從他處理內政,在生活上窮奢極欲,迷信神仙的表現;從他在對外戰爭中的窮兵黷武,不顧民眾死活的冷酷;從他晚年製造出戾太子之亂的殘忍來看,他又是一位殘暴,甚至算得上昏庸的帝王。
漢武帝塑像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漢武帝為什麼可以稱之為千古一帝。
《漢書》評價漢武帝為:“孝武初立,卓然罷黜百家,表章六經,遂疇諮海內,舉其俊茂,與之立功。興太學,修郊祀,改正朔,定歷數,協音律,作詩樂,建封禪,禮百神,紹周後,號令文章,煥然可述,後嗣得遵洪業,而有三代之風。如武帝之雄才大略,不改文景之恭儉以濟斯民,雖詩書所稱,何有加焉。”
認同漢武帝是雄才大略的英主的學者主要列舉了其如下幾個方面的功績:
1、政治舉措上:強皇權,設中朝;設刺史察百官;廣攬社會人才。
1)加強中央集權。元狩二年(前127年),漢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議,頒佈《推恩令》,即允許諸王將自自己的土地分給子弟,建立較小的諸侯國。內容主要是:諸侯王的王位除了由嫡長子繼承以外,還可以用“推恩”(也就是廣佈恩惠,讓更多的人來享受特權)的形式把其他的兒子在本侯國內分封。新的侯國就脫離原來王國的限制,地域獨立,但政治權力基本被剝奪,並受當地郡縣官吏的管轄。這樣,原來獨立的地方王國自動地將權力上交給了國家。此後,地方的王與侯僅僅享受物質上的特權,即享用自己封地的租稅。但是沒有了以前的政治特權。
元狩二年(前122年)又以謀反的罪名滅了淮南王劉安、衡山王劉賜,因此案而牽連被殺者達數萬人,二國廢為郡。同時制定《附益之法》,禁止諸侯王招結賓客,限制諸侯王的活動。
元鼎五年(前112年),漢武帝祭宗廟,要列侯獻酎金助祭,卻以所獻酎金分量不足或成色不好為由,廢除106個侯國。此後還以種種罪名廢掉一些侯國。漢武帝的這些措施奠定了中國大一統的政治格局。
2)設立中朝。中朝也稱“內朝”,主要是由皇帝身邊較低階的官吏和侍從人員組成的決策機構。
在惠帝、文帝、景帝期間,丞相大多是隨劉邦打天下的功臣和列侯充任位高權重。漢武帝為了削弱丞相的權力,加強自己的權力,就重用身邊的人員,於是尚書令一職日益重要。尚書令原是少府的屬官,為皇帝管理奏章文書。此時,大臣們的奏章不能直接呈送給皇帝了,必須先送尚書檯(尚書令的官署)。武帝又選賢良、文學如嚴助、朱買臣、主父偃、嚴安等為郎,加以侍中、給侍中、常侍等頭銜,出入宮廷,與尚書令共議軍國大事,組成“中朝”。原以丞相為首的三公九卿組成的機構稱為“外朝”。從此,尚書令的權力日重,大臣要參預中樞,必須加“領尚書事”或“平尚書事”的頭銜才有可能。“中朝”就成了皇帝的御用工具。
在元朔五年(前124年),漢武帝便讓平民出身的儒生公孫弘來做丞相,這就改變了以前總是由貴族來做丞相的慣例。
3)設立刺史。為了進一步加強君主權力,漢武帝用派刺史的方式對地方的豪強、官吏進行監督。
元封五年(前106年),漢武帝將全國分成了十三個州部,每個州部設刺史一名(秩六百石),專司監察。刺史以“六條問事”,一條是監察“強宗豪右”,五條是監察郡守、尉和王國相;六條以外不問。刺史於每年八月開始巡視所屬郡縣,年終回京上報皇帝,不長駐地方。
徵和四年(前89年),又設立司隸校尉(秩二千石),以三輔(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三河(河東、河內、河南)、弘農七郡為監察區,掌察京師百官和七郡的主要官吏,惟三公不察。
刺史和司隸校尉都受御史大夫的督導,實際上都是直接聽命於皇帝,為維護皇權效忠。
4)廣攬人才。漢武帝時任用官吏是多元化的。漢武帝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士對策,武帝親自策問,選拔人材做官。
元朔五年(前124年)為五經博士置弟子五十人,復其身;地方郡國可按一定條件選送一些人,可受業如弟子。經考試,能通一藝以上,可用作官吏。
二千石以上官吏可透過任子制度使子孫當官;有錢人可透過“貲選”當官,如司馬相如;先賢的後裔可以受照顧,如賈誼的兩個兒子就被關照當了郡守。
尤為突出的是武帝用人不拘一格。衛青、霍去病分別是從奴僕和奴產子中選拔出來的;丞相公孫弘、御史大夫兒寬,以及嚴助、朱買臣等人都是從貧苦平民中選拔上來的;御史大夫張湯、杜周和廷尉趙禹則是從小吏中選拔出來的。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漢武帝任用的一些將軍是越人和匈奴人。金日磾(mì dī)就是一位匈奴俘虜,成為在宮中養馬的奴隸,最後竟然與霍光、上官桀一齊被選拔為託孤的重臣。這些情況都說明漢武帝選拔人才是不受階級出身與民族差別限制的。
漢武帝在位期間曾於元光元年(前134年)及元封五年(前106年)兩次頒佈求賢詔。“博開藝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學”,“州郡察吏民有茂材異者,可為將相及使絕國者”。意思是隻要願為漢朝事業奮鬥,有藝能、有才幹的人,能為將相和可以出使遙遠國度的人都可任用。
正因如此,漢武帝時人才濟濟。班固驚歎地說:“漢之得人,於此為盛!”
影視劇《漢武大帝》中陳寶國飾演的漢武帝形象
2、軍事上:以對外擴張為主,外服四夷。
西漢自漢武帝時期開始,全面對外用兵,大破匈奴,遠征大宛,降服西域,收復南越,吞併朝鮮,設定西域使者校尉,正式將西域納入中華版圖(一說漢宣帝設定西域都護才正式將西域納入版圖)。至此,西漢版圖東抵日本海、南吞交趾、西逾蔥嶺、北達陰山,奠定了漢朝疆域範圍。
漢武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提出要北方遊牧民族——匈奴臣服於中原王朝的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派大軍深入匈奴腹地進行決戰的皇帝。
透過大量移民在西北邊郡屯田,這對反擊匈奴戰爭的勝利、經營西域起了重大作用。李廣利伐大宛後,西域南道諸國多臣服於漢,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匈奴日逐王降漢,匈奴不敢爭西域,罷僮僕都尉。宣帝任命鄭吉為西域督護,管理西域南、北道諸國,西域諸國臣服於漢。至此,西邊直達裡海,都成為了漢朝的疆域。
3、經濟上:改革幣制,鹽鐵官營。
漢武帝時期,為了彙集全國財力,為征伐四夷服務,在經濟上,實行了多項改革,其中被後世認為有價值的改革主要包括幣制改和鹽鐵官營。
漢武帝統治時期,由於對外征伐不斷,中央財政從此前“京師之錢累鉅萬,貫朽而不可校”的豐盈一變而為入不敷出的困局。《史記·平準書》說,“富商大賈或蹛(dié)財役貧,轉榖百數,廢居居邑,封君皆低首仰給”。富商大賈富可敵國,就連地方諸侯都要對他們點頭哈腰,這恰恰與窘困的中央財政形成了鮮明對比。
此時的中央政府除了靠出售武功爵等方式快速增加財政收入外,就沒有其他更好的財政來源了。但是商人們因為租用國家山林、沼澤資源,進行冶鐵煮鹽,日賺鬥金,卻為富不仁。《史記·平準書》說他們“冶鑄煮鹽,財或累萬金,而不佐國家之急,黎民重困”。於是漢武帝與公卿們商議,“更錢造幣以贍用,而摧浮淫併兼之徒”。
因此,增加中央財政收入,打擊大商人,就成了漢武帝幣制改革和鹽鐵國營的初衷。故漢武帝先後進行了六次幣制改革,基本解決了漢初以來一直未能解決的幣制問題。一方面穩定了金融,另一方面將地方的鑄幣權重新收歸中央。六次改革後,元狩五年(前118年)由上林三官(鍾官、技巧、辨銅)鑄造發行的五銖錢一舉解決了困擾西漢金融多年的私鑄、盜鑄問題,漢武帝的幣制改革至此取得了較大成功。
鹽鐵由國家專營的制度也自漢武帝時代開創,一直延續到現代,仍由政府及國企控制。這項制度實施,使國家獨佔了當時國計民生中最重要的手工業和商業的利潤,為國家增加了鉅額財政收入。
4、文化上:收藏圖書;獨尊儒術;改革曆書;設立太學。
1)重視文化建設,徵集國內圖書。漢武帝能詩善賦,重用四方文人賢士、重視文化建設。歷史上第一次由政府下令在全國範圍內徵集圖書,廣開獻書之路。又建藏書之策,置寫書之官,各類圖書,皆在數十年間廣充秘府,史稱“書積如丘山”。當時政府藏書處所有“太常”、“太史”、“博士”之藏,皇宮有“延閣”、“廣內”、“秘室”之府,藏書達33090卷。皇室和政府藏書空前豐富。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有明確記載的國家圖書館。
2)獨尊儒術。中華民族發展史上漢武帝創造了數個第一,他聽取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表彰六經”,把儒家學說作為封建正統思想,使儒家文化在中華傳統文化舞臺上獨領風騷兩千餘年,受到歷代統治者所推崇。
但是漢武帝並非限制其他各家的發展,只是大力提倡儒家的學說,實行儒法結合,即所謂的“儒表法裡”。比如丞相公孫弘兼治儒法兩家;主父偃以縱橫家起家;耿直的汲黯、司馬談、司馬遷以黃老學說起家。漢武帝在“獨尊儒術”時,又“悉延(引)百端之學”,形成了在以儒家思想為統治思想的同時,又兼用百家的格局。
3)太初改歷。漢武帝是第一位在統一的國家制定、頒佈太初曆的皇帝,以正月為歲首這一點,一直沿用至今。中國漢初以前,主要採用“古六歷”(黃帝、顓頊、夏、殷、周、魯)中的《顓頊歷》。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改太初曆,以正月為歲首,色尚黃。《太初曆》的制訂是中國歷史上具有重要性的一次曆法大改革,是中國文明在世界天文學上的不朽貢獻。《太初曆》的科學成就,首先在於曆法計算上的精密準確。
4)創立太學。漢武帝大力推行儒學教育,在長安舉辦太學。太學是中國古代最高學府,以儒家五經為主要教材,不學習其他各家學說。漢武帝還設立舉賢制度,形成了中國獨特的文官選拔制度。
5、外交上:溝通西域,開通絲綢之路。
西域同內地的聯絡開始於遙遠的歷史年代,到公元前2世紀左右,西域分為三十六國,互不統屬。在天山以北的準噶爾草原有烏孫、且彌等國;在天山以南,崑崙山以北的塔里木盆地地區,又分為南道諸國和北道諸國。
北道諸國有龜茲(新疆庫車)、疏勒、焉耆(新疆焉耆)、車師(新疆吐魯番)等較大的國家。南道諸國有莎車(新疆莎車)、于闐(新疆和田)、樓蘭(新疆羅布泊西)等國。
漢武帝繼位之初,為了爭取聯合力量對抗匈奴,建元三年(前138年),漢武帝派張騫率領100多人攜帶大量財物出使西域,但中途遭遇匈奴軍隊,被扣押。張騫在匈奴生活十年後,逃離匈奴,繼續出使大月氏,途經大宛、康居,抵達大月氏。最後雖未與大月氏達成聯合抗擊匈奴的目的,但是歷經13年的艱辛,回到西安的張騫向漢武帝報告了這些西域和中亞國家的地理、政治、特產、風土人情等。
元狩四年(前119年),漢武帝再次任命張騫為中郎將,率領三百多隨員,攜帶大批金幣絲帛以及牛羊向西域進發,出使烏孫,以聯合抗擊匈奴。但是烏孫王已老,又因與匈奴臨近,懼怕匈奴,故不敢與漢聯合。元鼎二年(前115年)張騫回來,烏孫派使者幾十人隨同張騫一起到了長安。此後,漢武帝派出的使者還到過安息(今伊朗)、身毒(今印度、巴基斯坦)、奄蔡(在鹹海與裡海間)、條支(今伊拉克)、犁軒(附屬羅馬的埃及亞歷山大城),中國使者還受到安息專門組織的二萬人的盛大歡迎。自此,絲綢之路正式開通。開闢了連線東到長安,西到羅馬帝國,最遠至埃及亞歷山大港的貿易通道。
元封三年(前108年),漢武帝命趙破奴率軍進攻樓蘭、車師,並在酒泉(甘肅酒泉)至玉門關一帶設立亭障,作為供應糧草的驛站和防守的哨所。
太初元年(前104年)漢武帝派李廣利出征大宛,先後兩次,歷時四年,擊敗大宛後,西域的交通更加通順。漢武帝又在樓蘭、渠犁(新疆塔里木河北)、輪臺(新疆庫車縣東)等地設校尉管理屯田,這是漢在西域最早設定的軍事和行政機構,實際上西域已經正式納入中華版圖。
漢武帝派張騫等人通西域,打通了絲綢之路,促進了中、西雙方的經濟、文化交流。這在中國史上屬首次。從西域引進了胡(黃)瓜、胡豆、胡麻、胡蘿蔔、石榴、葡萄、核桃、苜蓿種植,從大宛引進了良種馬——天馬(即後世的汗血寶馬),西域的樂曲、魔術傳至中國。
中國傳出了冶鐵術、鑿井術、絲綢製品、漆器製品等。中原大量的絲織品和金屬工具向西輸送,鑄鐵技術,井渠法也傳到西域,歷史意義重大。
總之,漢武帝是中國封建王朝中最傑出的君主之一,奠定了漢王朝強盛的局面,成為中國封建王朝第一個發展高峰,還開闢了遼闊的疆域,奠定了漢地的基本範圍。
《漢書》評敘漢武帝劉徹為“雄才大略”,《諡法》說“威強睿德曰武”,就是說威嚴,堅強,明智,仁德叫武。在中國歷史書內,“秦皇漢武”經常互相銜接。他的功業,對中國歷史程序和之後西漢王朝的發展影響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