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坊間有種說法“崖山之後無中華”現在被很多人吹捧,除了元朝也有人不承認清朝,因為這倆朝代都不是漢人建立的,元朝且不說,晚清還幹了那麼多丟人事那更不能認了,這還催生了一個群體叫明粉,就是不承認元朝和清朝,獨愛明朝這麼個開歷史倒車、奸臣宦官當道、皇帝種類百花齊放的朝代。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事實上中華民國法統來源有兩個,一個是《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一個就是《清帝退位詔書》,這個《清帝退位詔書》的歷史重要性一直被忽略了,它奠定了今天中國格局的基礎,詔書裡寫得明白“漢滿蒙回藏五族共和”,要真按著“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說法搞,首先中華民國版圖可能就得少一半。要說元朝算不算中國那就得先說說什麼是漢人,那些說元朝不是中國朝代的人主要也是說元朝不是漢人朝代,那咱們就得看看漢人這個概念你要怎麼定義了。

商—秦

首先從歷史上說漢人這個概念本身就很模糊,中國的歷史事實上就是一個民族和文化不斷融合的歷史,咱們先把時間線拉到商朝,商朝的時候觀念是除了商人之外都不是人,他們會經常進行大規模祭祀活動,其中就會大量的用到活人祭品,這些祭品從哪來?就是羌人,當時的羌人可不是羌族的羌人,而是除了商人之外所有人都是羌人,包括當時在西方的這個周在內,後來武王伐紂的故事我們都很清楚,在當時看來在商人的眼裡周人連人都不算,所以說這算第一次民族融合不算過分吧?你要把漢人的根兒往上數到商的話那周都不算漢人朝代了,後來春秋戰國時期就不用說了,也是各民族融合的時期,秦楚最早就是化外之邦、蠻夷出身,論血統毫無疑問和周人是不一樣的。

說到這就有人會說了,漢人就是從漢朝開始算的都是漢人,你扯那麼遠沒必要,那咱們現在就聊聊漢朝之後的民族大融合。

漢朝接了秦朝的班子之後中國就形成了一個長期的大一統王朝,這之後就逼得北方遊牧民族也不得不擰成一股繩了,為什麼?因為東周列國時期各國之間為了互相制衡,和北方遊牧民族是時好時壞,那個時候的遊牧民族還可以靠跟東周列國們做買賣,賣點馬匹、皮革之類的東西維持生計(改革這個詞的由來就是趙武靈王學習胡服騎射,胡人穿的都是皮革所以就是改穿皮革,簡稱改革)。當時的草原民族就算和一個國關係緊張也還有其它列國,所以北方的遊牧民族一直是鬆散的小部落組織形式,正是因為秦統一了六國漢延續了這個班底而且統治了很長時間,才逼得遊牧民族們不得不改變生存策略。

因為南方只有一個漢,如果彼此之間再有內部矛盾,那可能就不需要戰馬也不需要皮革了,但是北方遊牧民族們對南方生產的生活必需品那還是有需求的,這就出現了嚴重的貿易逆差,再趕上點自然災害,很有可能導致北方遊牧民族就活不下去了,那就只有團結起來到南方來搶,所以也正是大一統王朝的這個格局,造就了遊牧文明和農耕文明相愛相殺的這個兩千年中華文明的歷史。

從這一點上來說你要是把遊牧民族的歷史給刨出去,那麼中華文明的歷史也是不完整的歷史,當然跟抬槓的人說這麼深的話題就沒意思了,人家聽不懂這個,那咱們就繼續按抬槓的思路聊,咱就說血統。

隋—唐

隋唐都是建立在北周基礎上的王朝,北周是鮮卑人建立的,咱就不說楊李兩家祖上有沒有鮮卑人血統了,這倆家族當時在北周朝廷地位可不低,血統問題就說不清楚純正不純正了,況且民族融合都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這時候在北方早就不存在什麼純種的漢人了,咱就說有歷史記載的。

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國民岳父——獨孤信,他是鮮卑人沒錯吧,他的大女兒是北周皇后,四女兒嫁給了北周的柱國大將軍李虎的兒子李昞(唐高祖李淵的爸爸),獨孤信還有個小女兒嫁給了北周大將軍楊忠的兒子,也就是後來的隋文帝楊堅,所以隋唐不能算是純漢人王朝,是個混血王朝,開國皇帝都是混血,而且可不是說光血統是混的,楊堅也好李淵也罷,都是保留了很大一部分北周朝廷的混血班底的,而且連文化也是混的。

舉個例子,李世民死後李治把武媚娘直接就收到自己的後宮,這個在漢人的文化裡那絕對是大逆不道,但是在鮮卑人的文化裡只要不是自己的親孃,先王的妃子都是可以收的。

五代—北宋

唐說完了再說說後來的五代,梁唐晉漢周其中只有梁是由漢人朱溫建立的,唐晉漢都是突厥人建立的王朝,周也是跟隨突厥人打天下後來自立門戶的郭威建立的,北宋王朝的根基則是從郭威政權下崛起的,這麼算下來宋也是和突厥頗有淵源的。

結論

說這麼多主要是強調一下從商周之變起,我們中華大地上農耕和遊牧兩大勢力相愛相殺就綿延了數千年,早就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血統人種甚至是文化上來說都不存在所謂的純種漢人政權,所以說認為元和清不算中國的王朝的人根本就是不懂裝懂自以為是,拿出點跟別人不一樣的觀點來這樣吹牛的時候顯得逼格高一點點,正經搞研究的人沒人認你這套玩意兒。

說了半天沒說元朝人自己是怎麼想的,什麼血統文化都是今人說古意義不大,最重要的是當事人怎麼想,那咱們就從以下三個角度說說他們是還怎麼看待元的。

蒙古人

蒙古帝國我們都知道,地跨歐亞非很大一塊區域,有統治俄羅斯地區的金帳汗國,有統治中亞地區的察合臺汗國,還有統治西亞地區的伊利汗國,最後是統治東亞地區的大元帝國,這幾個帝國之間實際上是屬於兄弟國的關係,彼此的大汗都是好兄弟,說是一個蒙古帝國,但是實質上也有很強的獨立性,而且毫無疑問這其中最大最富庶的就屬東亞的大元帝國,所以蒙古帝國說得很帶感,那你不得不承認這個帝國的中樞是在東亞,而且蒙古人自己也不得不承認這一點,這麼大的帝國確實全靠大元養著。

既然如此那就得對東亞人好一點,入鄉就得隨俗,忽必烈開始就研究做一件事兒,那就是為前朝修史,這可是中原王朝的習慣,遊牧民族可沒這習俗,給前朝修史就說明承認這個天命的傳承,也就是說元的統治者是承認自己從宋結果了法統,元不僅承認南宋也承認金是一個傳承,雖然我們都認為金朝是個遊牧民族政權,但是金統治之下的契丹人女真人其實是少數,大部分都是漢人,元當時把人都分等級的,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色目人、第三是漢人、第四是南人,這個第三種說的漢人實際上指的就是當年在金統治下的北方的漢人,而南人實際上指的就是南宋統治下的漢人了。

金&南宋人

當然了這也就出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金和南宋的法統之爭,也導致最後元的這個前朝史一直就沒修成,那就不得不說的就是這個金和南宋的法統之爭其實是南人和漢人的法統之爭,南人說南宋是正統,元是接過了南宋的接力棒傳承了天命統一中原的,這麼說金國治下的北方漢人就不幹了,合著我們在金國治下的這一百多年都沒有意義,我們比你們南宋強盛、領土也更廣,南宋還曾經向金稱臣的,你們南宋才是一方割據勢力,就這麼扯皮扯了一百年,一直扯到元都滅亡了。但是你就會發現無論是南人還是漢人,可沒有人提出質疑元的正統,可見當時人們都是認可元的法統。

前朝遺民

你要非抬槓說那當朝的人當然不敢對元有說辭,但是你這麼說就解釋不了元滅亡之後到了明朝有很多前朝遺民的現象,就是雖然已經改國號了,但是他們還認為自己是元朝人而不願受朱元璋的使喚,就相當於大清滅亡後還捨不得剪辮子的那幫人,這些人都是漢人可不是蒙古人。

比如說張昶(元朝的戶部尚書),朱元璋覺得這個人很有才幹就想留住這個人,可惜他說自己“身在江南心思塞北”沒辦法朱元璋就殺了他,還有楊維楨也是拒絕當明朝的官,還有張三丰也是,明朝之後張三丰也是以元朝遺民自居從此雲遊四海了,包括朱元璋自己他也是認元朝皇帝的,你別看他口號喊的什麼“驅除胡虜”,但是當朱元璋手下的徐達殺到北京後故意放走元順帝北逃,一開始朱元璋還要對徐達問責,但是徐達一句話朱元璋就慫了,徐達說:“那可是皇帝我真把他抓來了你敢殺他嗎?”透過徐達這句話你就可以看出當時天下人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如果元在百姓心中屬於外族政權,那徐達還有必要有這個顧慮嗎?換句話說如果朱元璋當時殺了元順帝那會有一幫元朝遺民和他死磕,還有蒙古的殘餘勢力,兩方聯手誰勝勝負尚未可知,而且那時朱元璋不光是統治合法性存疑,龍椅可能都不保。

結語

北方的草原文明和中原的農耕文明數千年來的相愛相殺才是我中華文明的千年底色,草原文明很重要,把草原遊牧文明和中原農耕文明割裂開來看那是非常狹隘的歷史觀,只是在拿無知當個性罷了。

16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波斯國記(外篇):並不存在的古希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