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全面爆發。9月,在中國共產黨的積極推動下,在全民族的抗日浪潮中,以國共兩黨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
隨著廣州、武漢等城市的相繼淪陷,抗戰已轉入相持階段,桂林成為大後方的地位日漸顯現。1938年11月,在周恩來的組織領導下,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駐桂林辦事處正式成立。
“八辦”舊址位於廣西桂林市中山北路,整座建築由一幢桂北民居風格的兩層磚木結構樓房、一個較為寬闊的庭院,以及左右廂房組成,佔地面積600平方米。
這裡原是酒商黃曠達的“萬祥醩坊”,北面一街之隔,是國民黨桂林行營,南面不遠則是省政府所在地,選擇在這裡建立辦事處,既與當局打交道方便,又使國民黨特務不敢輕舉妄動,無疑是最佳地點。
“萬祥醩坊”是三合院建築的形式,三面住房,後牆空壁。外牆高10米,不開外窗。這種設計是民國時期桂北大戶人家砌屋的通行理念,目的就是為了防範盜匪的襲擾。
主樓以及院內兩間廂房,房頂均為一面坡形式,雨水全部排入院內,這是商家用房常用的一種模式,取其“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意思。這種形式既有別於桂北民居的南楚風格,也不同於深受嶺南文化影響的珠江流域民居的式樣,而是帶有明顯的皖南民居的建築特徵。
“八辦”最初租用這裡的時候,房東黃曠達的酒坊剛剛落成,樓內許多設施,如樓梯扶手以及窗戶均尚未安裝。“八辦”工作人員立即親自動手進行施工,這些窗格較小的窗櫺就是當年做成的樣子。
南方氣候炎熱,窗戶的功能除了採光,主要作用是通風散熱,因此窗格較大。而北方民居的窗戶為避風寒需要糊紙,所以窗格的間隔就不能過大。“八辦”人員大多來自北方,他們自然也就依照習慣製作出了這種小窗格的窗櫺。
一座典型的南方院落裡,兩種居住文化元素同時存在於這樣的建築細節中,竟成為民居建築研究的一個例項。
主建築是一幢“凹”字型的兩層木樓,正面劈為三空,每空隔成裡外兩間,加上耳房,共有15個房間。當年辦事處共有100多工作人員,主要人員都在此生活、工作。這些簡陋的傢俱,樸素的用品,反映出當年艱苦的工作環境和生活條件。
1938年12月至1939年5月,周恩來曾三次來到桂林,主要是做桂系的統戰工作,同時會見進步文化團體和民主人士,並指導辦事處的工作。
這個房間就是周恩來當年辦公和居住的地方。
這裡今天已經成為商鋪比鄰、人頭攢動的繁華鬧市,湘桂鐵路穿過期間。鐵路邊上的這個村莊叫路西村,當年“八辦”的轉運站就設在這裡。
在“八辦”建立的兩年時間裡,從轉運站輸送出去的汽車、汽油、毛毯、被服、電訊器材和藥品等軍需物資達100多車次,運送抗戰人員1000多人次、有力地支援了前線的抗戰。
1941年1月,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爆發,第二次國共合作遭到嚴重破壞。八路軍桂林辦事處被迫撤離,工作人員返回延安。
八路軍桂林辦事處舊址經歷了抗日的炮火烽煙,見證了中國共產黨人以及海內外愛國人士為了保衛國土家園,捨生忘死、支援抗日前線的民族精神。
“八辦”的兩處舊址現均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