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三年,經過太宗皇帝李世民的一系列改革舉措之後,新生的大唐帝國煥發出了勃勃生機。此時的大唐帝國較之武德九年的時候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此刻的大唐太宗皇帝李世民心中卻依然記得武德九年的那一次銘記終生的恥辱——便橋會盟!
說得好聽一點是“便橋會盟”,實際上卻是東突厥首領頡利可汗率領著二十萬大軍直接打到了國都長安城下,最終逼得李世民不得不認慫拿錢了事。從那一刻開始,李世民的心中便已經立下了血誓,決不允許這一幕再次出現在唐朝的歷史上,自己若是不能夠讓東突厥匍匐在大唐的腳下,自己這個皇帝將永遠愧對大唐的子民!
一、要玩就玩大的,上來就是滅國之戰
貞觀三年11月,東突厥的部隊突然再次進犯河西諸地。不曾想,突厥這一手正中李世民的下懷。隱忍了多年,李世民心中早已經按捺不住找回當年場子的想法,而今大唐國富民強也早已經具備了徹底打敗東突厥的實力,那麼現在需要的僅僅只是一個藉口!
而東突厥進攻河西之地,恰恰給了李世民一個極為合理的藉口!
如此一來,李世民便不再客氣了。他從全國抽調了六路大軍,乾脆而直接的對東突厥發動了滅國之戰!
其中主力部隊由大唐除了李世民之外最能打的兩個人率領,一個是李靖,一個是徐世績。這支部隊從東面直接進攻東突厥的腹地。另一支偏師則是由柴紹率領,從西面沿著黃河一路向西北進攻。這兩支部隊組成了一個犀利的鉗形攻勢,東西策應向著東突厥境內快速的突進。
另一方面,李道宗、張寶相兩人率領一軍自靈州方向向著西北方向挺進,從而策應柴紹所部,同時在燕雲地區增設兵馬,從而阻止突厥頡利可汗所部向東逃竄。另外,命令靈州都督薛萬淑率軍出擊頡利可汗後方,切斷其與突利可汗的聯絡。
如此六路並進,幾乎是把頡利可汗的所有閃轉騰落的空間都壓縮到了最低,其目的便是要逼著頡利可汗與唐朝軍隊決戰。
二、突厥方面猝不及防,大唐軍隊連戰連捷
突厥方面沒想到唐朝上來就是這樣一幅架勢,頓時慌了手腳。頡利可汗面對著氣勢洶洶而來的大唐軍隊不敢正面硬撼,只得將部隊收縮防禦,想要尋找各個擊破的戰機。
然而頡利可汗卻沒有想到唐朝軍隊來得實在太快,李靖率領著三千飛虎鐵騎連夜奔襲徑直攻佔了襄城;這樣一來,頡利可汗更是慌了手腳,以為唐朝的主力部隊已經殺到,連忙帶著部隊繼續向北逃竄。在此期間,頡利可汗麾下人心惶惶,其心腹大將康蘇密等人更是乾脆直接投向了唐軍。
頡利可汗繼續向北逃竄,在渾河地區遭到柴紹的伏擊,退到白道這個地方又被徐世績的部隊截殺,一路之上損失慘重狼狽到了極點。
當頡利可汗撤退到屯鐵山這個地方的時候,他知道不能再打了,在這樣下去他這點兒老底兒就要拼光了。面對這樣的情況,他想出了一個緩兵之計。命令執失思力出使大唐,表示願意臣服唐朝,頡利可汗自己也願意到唐朝任職。
實際上頡利可汗的目的是想趁機把自己的殘餘部隊和部族百姓都轉移到漠北,然後再徐圖發展,伺機東山再起。
三、陰山奇蹟
面對頡利可汗的使者,李世民洞若觀火,他很清楚這條草原的餓狼只是想暫時的蟄伏,任何事情都改變不了他內心中對中原的渴望!面對這樣的情況,李世民將計就計,派唐儉、安修仁前去突厥撫慰,同時卻令李靖率兵繼續對頡利可汗窮追猛打。
這個時候,李靖在與各路兵馬匯合之後想到了一個絕妙的主意。他與徐世績商議,趁著唐使前往頡利可汗部進行出使,敵人必然會放鬆戒備,自己領一小股精銳部隊翻過陰山偷襲敵人大本營,而徐世績則率領主力部隊向敵人當動正面進攻,如此一來,必獲全勝!
接下來李靖率領三千精銳向著陰山山脈進發了。陰山之地,氣候極寒,山勢陡峭險峻,歷來便被稱為絕地,但是李靖帶著三千唐軍在翻越陰山的過程中卻是不懼任何艱難險阻,一路上歷盡艱辛……
關於李靖翻越陰山有著很多的傳說,在這裡我們引用最為激動人心的一段:
當李靖率領著三千唐軍艱難跋涉,眼看著將要走出陰山的時候,突然間天降大雪將大軍前方的山谷盡數堵住。眼看著出路斷絕,三千唐軍偷襲敵後的計劃就要失敗,悲憤之中三千將士齊聲高唱大唐軍歌……不曾想這震天的軍歌竟然讓封住山谷的大雪發生雪崩,隨即露出了山谷的道路。
這一刻,大唐軍神李靖熱淚盈眶,手持長劍高呼:“天佑大唐!”
隨即三千士卒如虎狼一般殺出山谷,直撲頡利可汗的大營;而此刻,頡利可汗的部隊正在正面和徐世績的人馬進行激戰。三千唐軍奇襲部隊的出現,頃刻間讓整個戰局逆轉,李靖麾下的名將蘇定方更是直接率領200勇士打到了頡利可汗的大帳之前,迫得頡利可汗倉皇逃竄。
此戰,突厥軍全線潰散,頡利可汗本部精銳被殲萬餘,而東突厥的俘男女百姓竟然達10餘萬。此戰的獲勝,實際上已經斷絕了頡利可汗的根本,手裡頭老百姓都沒了,他還靠什麼東山再起?
四、梟雄的黃昏與大唐的榮光
在陰山一戰大敗之後,頡利可汗帶領著殘餘的人馬一路向西面雲中逃竄,一路上麾下將士離心紛紛逃散,身邊只剩下了幾十名親隨騎兵。不曾想在這個時候又遇上了從西面截擊的李道宗的人馬,人困馬乏之下最終被張寶相所擒獲。
頡利可汗被生擒的訊息傳到長安,朝野上下舉國歡騰。太上皇李淵曾經這樣說:
“自漢高祖白登之圍後,我華夏再也沒有能夠報此仇的,現在我兒子捉了頡利可汗算是正經的報了仇了!”
為此,太上皇李淵親自宴請眾多有功之臣,而且在宴會上親自彈奏琵琶,太宗皇帝更是親自下場跳了舞蹈。
東突厥滅亡之後,草原諸部紛紛歸順大唐,並稱李世民為“天可汗”!李世民並沒有殺頡利可汗,而是將他終生軟禁在長安,而這位梟雄在長安落寂的度過餘生,卻也正好映襯了大唐無盡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