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北朝時期,北方崛起了一個強大的遊牧帝國——突厥汗國,突厥汗國最強大時,東起日本海,西至裡海,領土之廣,遠遠大於鼎盛時的匈奴,他們自稱“東自遼海以西,西至西海萬里,南自沙漠以北,北至北海五六千里皆屬焉”,突厥汗國滅柔然,迫使北齊、北周稱臣,向西擊敗薩珊波斯,並與東羅馬帝國頻繁交手。隋朝建立之後,長孫晟(李世民的岳父)利用突厥汗國貴族之間的矛盾,用計離間突厥,使突厥汗國分裂為東西突厥。
分裂之後的突厥依然強大,仍然是隋朝北方邊境的巨大威脅。西突厥首領達頭可汗擊敗拜占庭軍隊,迫使薩珊波斯和東羅馬這兩大強國都向他納貢,達頭可汗驕狂地給自己上了一個尊號“世界七姓之主”,自認為是這片大陸的王者。開皇十九年(599年),達頭可汗率二十多萬騎兵進攻隋朝,想迫使隋文帝楊堅屈服,楊堅派大將楊素迎敵。
在以往中原王朝和突厥的戰爭中,由於突厥騎兵剽悍勇猛,中原騎兵相對較弱,因此在對付他們時,採用的戰術是步兵、戰車、騎兵結成戰陣,在戰陣的外圍佈置鐵蒺藜、鹿角、拒馬抵抗突厥騎兵衝擊,本來應當衝鋒在前的騎兵卻被放在戰陣的中間。楊素認為這種戰術只能自保,無法殲滅敵人,因此擯棄這種戰術,將部隊編為騎兵陣,準備敵方對攻,達頭可汗看到隋軍的陣容大喜,對左右笑道:“此乃天助我也,我們的突厥兒郎都是在馬背上長大,縱橫數千裡也沒有遇到敵手,這些剛學會騎馬沒多久的漢人騎兵竟敢正面對抗,真是找死。”說完,下馬跪拜,感謝上天。
不料開戰之後,他原本看不起的隋朝騎兵,表現令他大吃一驚,這些騎兵不但勇往直前,視死如歸,而且戰術精良,配合默契,而那些精銳的突厥騎兵雖然剽悍,個人戰技很強,但都是各自為戰,缺乏配合。雙方裝備也有不少差距,隋軍騎兵全身具裝,人、馬都披重甲,甚至有人身上插了很多支箭還能繼續作戰,突厥騎兵雖然勇猛,也漸漸抵擋不住。
戰役的最後,以突厥人的慘敗告終,楊素率軍追殺數百里,達頭可汗身負重傷,帶領殘兵敗將狼狽北逃,不得不向隋朝稱臣。此後隋朝仍不依不饒,持續軍事打擊,在隋軍的窮追猛打之下達頭可汗眾叛親離,這位“世界七姓之主”,最後只能投靠吐谷渾尋求庇護。
楊素在《隋唐演義》等文學作品中,是個諂媚隋煬帝、鎮壓瓦崗軍的大奸臣,歷史上的楊素也確實人品不佳,參與陷害太子楊勇,但他卻是隋朝第一名將,功勞在韓擒虎之上,滅南陳、平定叛亂、打擊突厥上都立下大功。楊素治軍手段殘暴卻賞罰分明,在開戰之前追究士兵的過失,將他們在陣前處死,往往有數十上百人;開戰時派出一二百人的敢死隊作為先鋒,這些敢死隊若不能取得戰功,則全部斬首;戰鬥結束後,楊素對立功士兵都重重有賞,因此他部下計程車兵人人抱有必死決心,戰場上英勇無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