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國古代戰國時期的開始年份,一般認為是公元前476年,是年為《史記·六國年表》的起始年份。
公元前453年,晉國私室韓氏、趙氏、魏氏共滅智氏,三分晉國,戰國七雄格局至此初步形成。
(前453年戰國形勢圖,三家分晉)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冊命韓、趙、魏三家為諸侯,戰國七雄格局正式形成。《資治通鑑》紀年亦至此始。
魏國由於繼承了晉室大部分財富,加之魏文侯、魏武侯雄心勃勃,任用李悝、吳起進行變法改革,使魏國成為戰國初期最先強盛而稱雄的國家。
在前403年的形勢圖中。魏國已佔據秦國河西地區,將嬴秦壓縮至關隴一隅,蕩滅中山國,疆域已大為擴充套件。
(前403年戰國形勢圖,魏國獨霸)
從前403年到前361年,歷經40餘年的變遷,七雄疆域變化不大,魏國從三家分晉以後,已獨霸中原百餘年。
此年是戰國曆史中的重要一年。該年魏惠王遷都大梁,秦獻公逝世,孝公即位。
秦獻公在位時推行了一些改革,秦國國力上升,開始在與魏國的河西之戰中取得一些勝利。
獻公的改革為之後的商鞅變法奠定了基礎,5年後,商鞅開始在秦國變法,此後秦國在西邊崛起,戰國曆史迎來了最為重要的轉折點。
(前361年戰國形勢圖,商鞅變法前夕)
前353年,魏國在桂陵敗於齊,史稱“圍魏救趙”。前352年,秦趁魏大敗之機,攻入魏的河東,攻佔魏舊都安邑,收復了被魏佔去的部分河西地。
但魏國畢竟是戰國初期的最強國,桂陵戰敗後很快穩定了局勢,並對秦齊兩國展開反擊,迫使兩國與其將和。此後秦致力於國內變法,與魏的戰事減少。
前350年,商鞅在秦國已變法六年,成效顯著,秦國國力大增,日益富強。這一年,秦孝公將都城從櫟陽遷到咸陽,商鞅亦開始第二次變法。
(前350年戰國形勢圖,秦遷都咸陽,商鞅開始第二次變法)
公元前4世紀中葉,隨著秦國在西邊崛起,魏國在與秦齊的戰爭中接連失利,魏秦易勢。
戰國初期魏國獨霸的格局被打破,戰國中期秦齊東西對峙、諸國合縱連橫的時代即將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