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距今一萬年前,在地球的最後一個冰河時期,人類的先祖們進入了新石器時代早期,他們的肌膚不足以抵禦寒暑,手足牙齒不足以保護自己,究竟要如何才能裁萬物、制**、服狡蟲、避燥溼呢?答案是——群聚,於是氏族自然形成。那時的神州,環境惡劣,生存艱難,地廣人稀,各個氏族周圍都有足夠的生產活動空間,彼此之間距離很遠,極少發生矛盾衝突。而在氏族內部的生產分工中,男子從事漁獵活動,婦女從事採集活動,由於採集活動遠比漁獵活動的收穫穩定,導致婦女在經濟生活中佔據著主導的地位,因而成為了氏族社會的中心。

遠古的人類不耕不織,草木之果足食,**之皮足衣。但生食蔬果,甚至茹毛飲血,腥臊惡臭,有傷脾胃,容易引起疾病。聰明的燧經過千百次試驗,這才終於找到了鑽木取火與敲石擊火的方法,從此人類過上了吃熟食的生活。人工取火,無疑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翻天覆地的事情,遠古人因此而相信燧,推崇燧,追隨燧,於是很快便形成了以燧為首領的遠古人類氏族部落。

遠古的人類豈止不懂人工取火,更不知道如何建造房屋,人們穴居在野外,飽受**蛇虺(huǐ)地荼毒。後來,有位智者站出來教人們像鳥兒一樣築巢為室,既可擋風遮雨,又能躲避**。遠古人欣喜無比,便推選這位智者為他們氏族的首領,尊稱他為有巢氏。在有了棲息之地後,遠古人終於不用再頻繁地遷徙,於是村落形成了。

村落的出現是人類史上的又一次大進步,公元前7000年至前5000年,熬過冰河時期的遠古人類在進入新石器時代中期之後,終於開始煥發出了蓬勃的生機,華夏大地之上定居氏族、部落逐漸增多,開始形成部族文化圈,並有了相互交流及衝突。擅長於人工取火的燧人氏族使用石器挖掘黃土,在現今山東肥城與寧陽縣之間造穴而居,而善於打造石制工具的斧人氏族則棲息在現今山東定陶縣境內,這兩個同樣具有傳統技藝的工巧之族結成同盟,並肩作戰,逐漸發展成為東夷集團中的一股強大勢力,即斧燧氏部族。斧燧氏由遊牧為生轉而兼作石器、陶器,成為半牧半工的氏族部落。

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隨著新石器時代晚期來臨,黃河、長江流域的氣候變得溫暖溼潤起來,極利於農業經濟的發展。這一時期,華夏大地之上人口迅速繁殖,定居氏族、部落的數量及規模急劇增長,其中發展最為迅速的當數華夏集團中的神農氏部族。神農氏部族發源於姜水(今陝西省寶雞市),他們把握住機會,探索出種植農作物的技術,並用耒耜(sì )開荒墾地,終於在公元前4000年至前3500年左右由遊牧為生轉變為以農業生產為生,成為最早的農業氏族部落。

氣溫上升,冰河期成為過去,雖然有利於農業生產,但同時也帶來了水患。世界性的大洪水褪去之後,中國的大部分地區,由於地勢較為平坦形成了大量的沼澤遺留,很不幸的是,斧燧氏部族就生活在這樣的土地上。這些沼澤不僅難以生產,在雨季來臨之時還會引發洪水再次爆發,飢餓在所難免。善於製作武器的斧燧氏轉移天災的最直接辦法就是四處掠奪,於是各部族間的衝突日益嚴重起來,而首當其衝的華夏集團部落開始修築環形溝牆以抵禦外部侵襲。

公元前30世紀,神農氏部族中男子依靠經濟上的優勢,在社會生產和生活中佔據了統治地位,部族內部組織、管理的水平和首領的權力空前提高,開始走上積極向外擴張的道路。神農氏部族沿著秦嶺與黃河之間形成的狹窄通道,進入河洛地區,推進至陳地(今河南淮陽縣),定下都城之後,繼續向東發展,卻發現陳地以東的黃淮之間,大多是沼澤和積水窪地,並不適於農耕和生活。為開拓生產、生活空間,部族首領派出一支部隊,先行透過沼澤較少的地段,開始向東北擴充套件。當部隊前進到今皖北蕭縣和蘇北邳州一帶時,不可避免的與斧燧氏部族發生了矛盾和衝突。性喜掠奪的斧燧氏不僅本地作戰,而且武器裝備先進,自然奮起反抗。見斧燧氏部族不肯屈服,神農氏於是集中部族主要力量,由今徐州地區沿大野澤東北大舉進攻斧燧氏部族。強大的部族實力,無疑比先進的武器裝備具有更大的優勢,神農氏在今曲阜南一舉擊敗了斧燧氏,兼併了其部族。隨後,神農氏部族將都城轉移至農、牧、漁業均發達的空桑(又作窮桑,今山東曲阜市)。戰後,夙沙氏等周邊部落聞訊主動歸附,組成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廣大部落聯盟。

神農氏伐斧燧氏之戰,是我國古代文獻中有記載的第一次作戰行動,它使神農氏成為了真正的中原共主,從此原始社會趨於解體,父系氏族社會逐漸成形。新的父系氏族社會促使農業和畜牧業高度發展,人口急劇增加,逐漸出現了原始城堡、城垣和大型建築,社會複雜度程度不斷提高,開始有了階級、貧富分化,而這便意味著華夏人類社會正式向國家文明時代邁進了。

一、燧人氏、有巢氏、神農氏究竟是個人的名字,還是氏族部落的代稱?

二、在農業誕生之後,才逐漸進入父系氏族社會,那麼,作為母系氏族部落首領的燧和巢,究竟是女人,還是男人?

三、歷史的發展,究竟是由偶然因素所決定,還是有著不可抗拒的必然性?

14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雜談:早朝之上竟傳來女子的怒吼——除了慈禧,她也曾垂簾聽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