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商鞅變法使得秦國迅速崛起的秘訣何在?把張三丰、王重陽、石破天、郭靖、蕭峰五個絕頂高手編成秦軍的一伍,戰場上能夠所向無敵嗎?能夠封候拜將嗎?

商鞅畫像

戰國時代秦國的崛起,與商鞅變法有莫大的關係。但是,成也商鞅,敗也商鞅。秦始皇在完成一統之後沒有及時調整統治策略,繼續沿用過去的高壓治理方式,這是秦國速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今天,我們來談一談商鞅變法的重要內容——“軍功爵”制度。

爵位制度的變化沿襲

秦國軍功爵制度的發展完善與商鞅有很大關係,但是,專利權並不在商鞅手裡。

姜太公畫像

其實,我們所熟悉的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制,一般認為它是周朝建立的時候用來封賞功臣的,也是最早的爵位制。《封神演義》裡什麼東伯侯、西伯侯,不符合歷史事實。五等爵位有酬功的一面,但更多的還是依據宗族血緣關係。比如,我們熟悉的姜子牙就是因為輔佐武王有功而被封在齊國,他的爵位是侯爵。但是,更多的封爵是周王同姓。武王伐紂後三年就死去了,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輔佐年幼的成王。《荀子·儒效篇》說,這個時期,“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魯國也是封於這一時期,是周成王長子伯禽的封地,爵位是公爵。這也是為什麼齊國的不論是實力還是名望都超過魯國,山東卻簡稱為魯而不是齊,因為齊國的爵位沒有魯國高。

但是,隨著周王室的日漸衰微,春秋爭霸時代的到來,依附於血緣關係的五等爵制越來越不適應戰爭的需要,於是新的封賞制度開始實行。這個時期,新的封爵制度比較完備的是晉國。晉文公重耳結束流亡歸國後,賞從亡者及功臣,大者封邑,小者尊爵,而且還專門設立了管理爵位的執秩官。《左傳》記載,晉大夫趙簡子在一次戰前動員時表示:“克敵者,上大夫受縣,下大夫受郡,士田十萬,庶人工商遂,人臣隸圉免。”就是說立有軍功的,不同的階層有不同的賞賜。但是,只有貴族才有資格封爵,普通百姓可以賞賜田產,而奴隸可以獲得自由身。

到了戰國時期,隨著戰爭的頻次與激烈程度的加大,軍功爵制度的改革越發徹底,這樣才能在更大程度與範圍上鼓舞士氣,激勵人心。

這一時期,法家陸續登上歷史舞臺,並佔據了C位。在商鞅之前,最早變法的是魏國的李悝。新法要求:“食有勞而祿有功”、“奪淫民之祿”。祿就是爵邑,有軍功才能有爵邑;淫民是沒有軍功的舊貴族,對這種人要堅決打擊,奪其爵邑。

李悝之後,變法的還有楚國的吳起,韓國的申不害,都陸續制定了依照軍功封爵的制度。但是,在這方面走得比較遠、做得比較徹底的還是商鞅。注意,是“比較徹底”,後面解釋。

《大秦帝國》中的商鞅

商鞅變法的一個突出內容,便是推行軍功爵制。他在《商君書》中強調:“利祿官爵摶出於兵”“富貴之門必出於兵”。《史記·商君列傳》也說:“有軍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軍功論,不得為屬籍。明尊卑爵秩等級,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顯榮,無功者雖富無所芬華。”表明不論人的出身門第、階級和階層,只要立有軍功,就可享受爵祿。商鞅還取消了宗室貴族所享有的世襲特權,宗室貴族再也不能像過去那樣憑血緣關係,就獲得高官厚祿和爵位封邑。這一點,電視劇《大秦賦》裡表現得很充分:公子成蟜雖然是秦王的弟弟,但是沒有戰功一樣不能封爵封邑;呂不韋封侯,不僅僅是因為他是丞相,不僅僅是莊襄王為了酬謝他,還有討滅東周國的戰功;嫪毐封侯,除了劇中太后說的檢舉成蟜謀反,其實還有魏國免費送來的五座城池作為“戰功”。真戰功也好,假戰功也罷,反正這是封爵的一個硬性要求。

秦國“軍功爵”的兩個版本

表現秦軍戰鬥的圖畫

軍功爵制是秦國鼓勵士氣、提高戰鬥力的一項重要措施。對普通百姓來說,則是提高社會地位的主要途徑。秦法規定:斬首一級就可以晉爵一級。那麼,秦國的爵位制度是怎麼構成的呢?

秦國的爵位制度有兩個版本,一個是商鞅制定的,一個是秦滅六國以後改定的。商鞅制定的1.0版爵位共分十七級,從小到大是:一級公士,二級上造,三級簪嫋,四級不更,五級大夫,六級官大夫,七級公大夫,八級公乘,九級五大夫,十級客卿,十一級正卿,十二級大庶長,十三級左更,十四級中更,十五級右更,十六級大更,十七級大良造。其中,一級公士又分兩級(小夫和公士),屬於軍隊的勤雜人員;二級到四級,是“卒”;五級以上,才是軍官。

秦始皇一統天下後,把原先的小夫、客卿、正卿等爵位剔除,又把關內侯、徹侯等納入軍功爵體系,才正式形成擁有二十個層級軍功爵2.0版。分別是:一級公士,二上造,三簪嫋,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長,十一右庶長,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良造,十七駟車庶長,十八大庶長,十九關內侯,二十徹侯。其中,最高等級的徹侯,到了西漢,為了避漢武帝劉徹的諱,改稱列侯。

阻礙庶民升遷的制度設定

秦俑

前面說了,只要斬首一人,就可以晉爵一級。那豈不是說,作為一名普通士兵,只要砍下二十顆人頭,就可以從無爵小兵做到最高等級的徹侯,升職加薪,迎娶白富美,從而走向人生巔峰,so easy!

想得美!

首先,斬首記功並不是簡單地數人頭。秦軍每五人編為一伍,記功的時候是用斬首敵軍的數量減去己方陣亡或逃跑的數量,結果為正則有功,結果為負則無功反而有過。舉個例子:一次戰鬥中,作為伍長的韋小寶率領的弱雞五人組,斬首兩人,但是自己這邊卻掛掉了三個,功不抵過,那對不起了,剩下的兩個人都要受罰。只有減去己方的陣亡數量剩下的才能計功。

那有人說了,假如把張三丰、王重陽、石破天、郭靖、蕭峰五個絕頂高手編成一伍,那不是大殺四方,封侯拜將眨眼間的事。先不說個人武藝在槍林箭雨中有多大作用,即便真能橫掃千軍,也不能封侯,因為這中間還有個制度性的制約。秦法規定,庶民出身計程車兵,軍功封爵最高只能做到第八級公乘。那多出來的首級怎麼辦?有個專有名詞叫貤封,可以把多餘的軍功轉讓給父兄子侄。

這也是為什麼我說商鞅的變法並不徹底,這麼做,其實還是為了保障貴族優先。

《大秦賦》中的秦將群像

對於中高階軍官,計功的方法是所部的總體斬獲減去己方損失。像是將軍,攻城戰斬首8000,野戰斬首3000以上才能計功晉爵。這個完成難度是很大的。

爵位的實際作用

有人可能覺得很洩氣,作為普通人,拼死拼活才能幹到八級公乘,比照現在的軍銜,大概相當於上尉連長,這職業天花板也太低了,要這個爵位有什麼用?

還是有用的——至少在秦漢時期。

第一,爵位與獎賞、待遇掛鉤。比如,一級的公士每年發給粟米50石,可以擁田2頃,房產10畝;到了八級的公乘,除了年發粟米400石之外,還可以食邑300戶,享受年薪制了。此外,戰時的伙食待遇也與爵位掛鉤,爵位越高,吃得越好。

第二,可以用來抵罪和免除徭役。一般的犯罪,可以透過削爵的方式來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如果兩個都有爵位的人發生鬥毆,這在秦法中是嚴厲杜絕的,那爵位低的人要比爵位高的人懲罰嚴重。此外,爵位到了一定程度,就可以提前“退休”,免除國家強制的徭役。

有人也許覺得,這套制度不錯嘛,我只要奮勇殺敵,掙得一定爵位,就衣食無憂了,連走路都可以橫著走。你要這麼想那就屬於“不明真相”了。秦法以嚴苛著稱,一個人的爵位的升遷速度,往往趕不上因罪削爵的速度,或者爵位完全不足以抵消所犯的罪。

小結

秦王閱軍

商鞅變法的目的是富國強兵,單從結果來看,目的達成了。但是,國富而民不富,因為商鞅治民的根本策略就是“貧民”+“愚民”。商鞅認為:百姓窮了,國家才能富;百姓沒文化,智識不開,才有利於統治,乖乖地當國家的工具,戰爭的炮灰。可以說,商鞅利用這套制度,把整個國家打造成了一部龐大的戰爭機器,而秦國的百姓,要麼是拼殺疆場計程車兵,要麼是為戰爭服務的後勤。有人把商鞅的做法形象地比喻為“古法榨油機”,用利用名目繁多的賦役和頻繁的戰爭,把百姓吃幹榨淨。所以,變法短期內就能見效,秦國一下子就由積貧積弱一躍而為強國。但是,這種高強度的統治註定不能持久,所以,秦國一統六國後,僅僅維持了15年就土崩瓦解,成為中國歷史上最短命的大一統王朝。

這正是:從來硬弩弦先斷,自古鋼刀口易傷。任你雄才多偉略,萬世一統夢黃粱!

11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冷戰大片:紀實影像記錄比基尼核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