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福州一位教書先生
攝影師Dr. Ding鏡頭下福州的一位教書先生。照片中的教書先生留著誇張的長指甲,讓人看了非常吃驚。在當時留那麼長的指甲是非常不容易的,首先指甲本身就非常容易斷,其次是留長指甲非常影響勞動,稍有不慎就可能折斷。因此在當時留長指甲的大多是一些富貴人家。照片中這位先生雖不是富貴人家,但作為教書先生他還是有條件留指甲的,畢竟留指甲不影響正常的教書。
扛著青樓女子的“龜奴”
照片中男子正扛著一位年少的姑娘,這名男子就是所謂的“龜奴”,是舊時人們對青樓中做雜事男子的譏稱。畫面中這位青樓女子看起來年齡並不大,但這在當時卻很常見。這些青樓女子大多出身不好,多是貧苦人家,大多是十多歲就被賣到青樓,從此墮入風塵。她們只能趁著年輕貌美多賺些錢,贖身出去找個好人家,或者做起老鴇。那麼沒賺到錢的,等年老色衰就會被趕出去,生無所依。
身穿盔甲的袁世凱
在袁世凱現存的“戎裝照”中,多是穿著新式軍裝,這是袁世凱唯一一張身穿舊式盔甲的照片。這張照片拍攝於袁世凱擔任“駐紮朝鮮總理交涉通商事宜大臣”期間。袁世凱雖說是個“官二代”,但能力也很拔尖。屢試不第後,他投奔了淮軍將領吳長慶,並跟隨吳前往朝鮮平亂。由於表現突出,一路升遷,僅23歲就幫辦朝鮮軍務,26歲就被清廷任命為“駐紮朝鮮總理交涉通商事宜大臣”,位同三品。此後他一直駐守朝鮮,鐵腕治理,把控著朝鮮的內政外交,雖屢次受到朝中大臣的彈劾,卻也有效遏制了日俄的滲透,維護了我國利益。
清朝官員向英國人下跪
這張照片拍攝於1902年8月9日,愛德華七世加冕為英國國王的時候,山東官員特意趕到駐威海衛英軍的軍部祝賀,送上“萬國鹹喜”的錦旗。此時的清朝已經淪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清政府對洋人唯命是從,就連清朝的統治者都想著“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一個腐朽的王朝正搖搖欲墜。
清末京城中一位小妾
攝影師湯姆遜拍攝的京城中的一位小妾。照片中小妾的丈夫名叫楊昉,是一位富商,後花錢買了個兵部武選司兼武庫司郎中的官。湯姆遜之所以能夠進入楊昉家中拍攝,主要是因為楊昉思想十分開明,並對西方的先進技術充滿興趣。在他的家中有各種各樣的西洋機器,蒸汽機、照相機、發電機等應有盡有,即使是家中的窗戶也都使用了當時非常時髦的玻璃材質。湯姆遜在介紹中提到,楊昉的這位小妾剛過門不久,但卻很憂傷,這或許與楊昉妻妾眾多有關。
清末“大俠”
清末一位腰掛寶劍的“俠客”。在眾多晚清老照片中這張照片中人物的造型非常特殊,寶劍、披風、駿馬,像極了武裝劇中的“俠客”。清朝時期雖然也對民間兵器進行管制,但是針對的主要是火器,對於弓箭、腰刀、佩劍等冷兵器管制相對寬鬆。
正在審案的官員
這張照片生動還原了清朝官員審案的真實場景。縣太爺端坐在桌前,兩名犯人跪在堂下不敢抬頭,十分畏懼。和現代社會法院負責審案不同,在古代,縣太爺負責審案,手握大權。不僅罪名五花八門,而且刑訊逼供也是家常便飯,因此犯人都十分畏懼。值得一提的是,適度的刑訊逼供在古代並不“違規”,不過對於有功名的人是可以不用受這份苦的。
身穿官服的僧人
和尚還能做官,是不是感覺很奇怪。其實和尚當官也並不稀奇,明朝姚廣孝也是一邊做和尚一邊做官。尤其到了清末,“官”的含金量大大貶值,不用考取功名,花錢也能捐個官。對於宗教人士朝廷也會賜官以表彰其功德,除了和尚,清末很多西方傳教士也都有官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