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提起隋朝,那似乎就是天昏地暗,民不聊生。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

知世郎王薄

王薄這個山東漢子,本是山東鄒平的普通百姓。他不想渾渾噩噩,也不想裝聾作啞,面對隋朝繁重的徭役,廣大百姓苦不堪言,他便和孟讓一起起義了,地點就是長白山。

開始的時候,我也以為王薄的起義地點是在東北的長白山,其實很多人都和我一樣理解錯了。這個長白山位於山東鄒平和章丘的交界處。如同以前山東有個東莞,現在卻被廣東的東莞搶了風頭。

隋煬帝的性格不只是希望守住江山,他希望自己的使命是開拓,如同秦始皇、漢武帝那樣。於是興建東都、於是開鑿大運河,於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徵高麗。

隋煬帝急於求成,加上楊玄感等人挑戰自己的權威;為了準備征討高麗所需要的軍事物資,就開始抓壯丁,就開始橫徵暴斂,就引起了廣大老百姓的反抗。

幽州總管元弘嗣負責到山東東萊海口監督造船,因為工期緊,工人日夜加班,長期站在水裡,腰部以下都生了蛆。

王薄自稱知世郎,也就是了知世間萬事萬物,他用淺顯的語言,用詩歌的方式,寫了一首《無向遼東浪死歌》,藉以喚醒世人不要去為隋煬帝賣命,反抗服役去徵高麗

長白山前知世郎,純著紅羅錦背襠。長槊侵天半,輪刀耀日光。

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忽聞官軍至,提刀向前蕩。譬如遼東死,斬頭何所傷。

莫向遼東去,迢迢去路長。老親倚閭望,少婦守空房。有田不得耕,有事誰相將。

一去不知何日返,日上龍堆憶故鄉。

莫向遼東去,從來行路難。長河渡無舟,高山接雲端。清霜衣苦薄,大雪骨欲剜。

日落寒山行不息,蔭冰臥雨摧心肝。

莫向遼東去,夷兵似虎豺。長劍碎我身,利鏃穿我腮。性命只須臾,節俠誰悲哀。

功成大將受上賞,我獨何死為蒿萊!

說得什麼意思呢?請聽在下淺析一番:

我就是長白山前的知世郎,無所不知,無所不曉;我身穿火炭紅的上衣,還有錦繡的揹帶褲;手中的長槊橫貫天半;大刀揮動的時候光芒比太陽還明亮。我們揭竿而起,在山上靠獐鹿為生,下山靠牛羊活命。

聽到官軍到了,我們毫不畏懼,輪起大刀衝入人群。就如同我們征討高麗,死了又有何妨?

王薄的影響力還是相當大的,短短几年,就發展到幾萬人。

於是就有些輕敵,被隋將張須陀殺得大敗。

王薄率餘部渡過黃河,在臨邑再度被張須陀打敗;

王薄沒有辦法只得和孫宣雅、郝孝德會師,有十萬之眾,於是佔據章丘。可是張須陀只調集了步兵、騎兵20000人就將王薄打了一個人仰馬翻、落花流水。我們是否 能從王薄的失敗中感知一些什麼呢?

王薄似乎胸無大志,為什麼這樣說呢,一直到唐朝建立後的的第二年,他還投靠宇文化及。或許是李淵的勢力還沒有到達山東?或者是鞭長莫及?也就是隋朝的殘餘勢力還存在?

宇文化及本是鮮卑人,可以說蒙受二世皇恩,也就是獲得楊堅、楊廣父子的寵愛。這個人貪婪驕橫、橫行不法,與突厥互市,曾因坐罪被貶為奴。後來得到南陽公主的求情,掌管禁衛軍。

宇文化及弒殺楊廣,後自立為敵,國號為許,年號天壽。可是不到半年就被竇建德擒獲。王薄之所以投靠宇文化及,無非是借他的羽翼藏身;王薄自己的小算盤是,得知宇文化及隨身有很多金銀珠寶,足以為擴充套件鞏固自己的軍隊提供足夠的軍需,於是虛與委蛇投降。

恰好竇建德攻打聊城,王薄便以毒攻毒,開啟聊城城門,引竇建德的虎狼之師一舉殲滅宇文化及餘部。

竇建德也被李淵消滅,王薄因為有功,畢竟他讓宇文化及走向滅亡,於是被唐高祖李淵敕封為齊州總管。

後來在籌措糧草的時候,王薄被刺客殺害。

王薄志大才疏,雖然屢敗屢戰,最後總算當了一個一官半職。可是在處理事情的過程中,畢竟缺少靈活,所以終生遺憾。但是瑕不掩瑜,他的一往無前,他的那首《無向遼東浪死歌》至今閃耀著大義凜然、視死如歸的光芒。

無論是李密的瓦崗軍,還是後來的黃巢起義以及宋朝的王小波、李順起義還有鐘相、楊么起義,甚至後來的李自成、張獻忠,包括洪楊之亂無一不是覆亡。

從中你可以感知什麼,為什麼是這樣的結局,教訓是什麼?

20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岳飛的年俸祿是72000貫,放如今相當於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