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1860年代的美國南北戰爭,不僅在世界陸軍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對於海軍發展也有很強促進作用。尤其是發生在漢普頓錨地的海戰,象徵著工業化的鐵甲艦時代到來。雙方在新技術層面的鬥智鬥勇,也足以改變人類歷史的程序。

巨蟒計劃

薩姆特要塞的衝突 宣告了南北戰爭開始

1861年4月19日,薩姆特要塞的槍聲響起,徹底宣告了南北戰爭的開始。此後,林肯總統便宣佈對所有脫離美國聯邦政府的港口進行封鎖。海軍也著手製定出相應的巨蟒計劃,準備對依賴外貿經濟的南方邦聯進行扼殺。同年4月27日,隨著弗吉尼亞和北卡羅來納州通過脫離聯邦法令,整個計劃所需要封鎖海域面積也徹底成型。

此時,位於美國朴茨茅斯的格斯波特造船廠,就成為雙方共同爭取的物件。當地艦隊長官麥考利忠誠聯邦,但是他的上級長官們大多贊同加入南方,並強令他待在原地看守艦隊。聯邦方面也對他釋出命令,要求將艦隊帶往北方港口。左右為難查爾斯沒有選擇直接服從,而是在4月20日下令鑿沉艦船,並縱火焚燬港口裝置。儘管北方海軍因此失去了重要助力,但新生的南方邦聯無疑損失更大。一共有9艘戰艦在大火中遭殃,那幾乎是整個邦聯海軍的作戰力量。

聯邦海軍為封鎖南方而制定的 巨蟒計劃

5月18日,邦聯海軍的承包商開始打撈船隻。他們失望的發現,只有梅里馬克號蒸汽船的引擎和龍骨還儲存完好。但對於當時的邦聯海軍來說,這些遺產已是非常寶貴的戰略資源。整個弗吉尼亞很快就面對北方艦隊封鎖,根本沒有太多時間讓他們重新組建海軍力量。於是南方邦聯的海軍部長馬洛尼決定,將原來的梅里馬克號改造為鐵甲艦。他深刻意識到,如果要和工業相對發達的北方聯邦抗衡,自己就必須用鐵甲艦這種新式武器來扳回劣勢。在此前,他曾派人考察過南方邦聯的相關工廠,但後者卻需要近1年時間來製造新的引擎。因此,就只能用撈起來的舊裝置,勉強建造1艘鐵甲艦來應急。

改造工程於1861年6月11日開始,7月就敲定了設計方案。到1862的年2月17日,全新的弗吉尼亞號才終於下水完工。

弗吉尼亞號無疑是邦聯海軍的希望。其外部被重新設計成堡壘形狀,裝甲厚度為兩層5.08mm的鐵板,還加墊了61mm的松木等其他材料。火力配置為10門火炮,其中有6門230mm的達爾格倫滑膛炮,2門160mm和2門170mm口徑的線膛炮。

由於是以北方海軍的木質戰艦為假想敵,弗吉尼亞號非常重視自身的防爆能力。當南方海軍得知北方也開始建造鐵甲艦後,又給船艏加裝了特殊撞角,以便加強船隻的正面突破能力。但因為梅里馬克號的引擎功率有限,所以無法完全支撐加重後的船體動力需求。這讓弗吉尼亞號在機動能力上缺陷明顯,而且因吃水過深而無法在淺水區輕易行動。

北軍的莫尼特號 原本是為遠銷歐洲戰場而設計

同時,北方的聯邦海軍也在加精建造自己版本的鐵甲艦。在布魯克林出廠的莫尼特號,就有十分新穎且適用突擊的設計。該船本為拿破崙三世用於克里米亞戰爭而設計,有很大一部分船體就位於吃水線以下,擁有低矮而不易被瞄準的高度。由於只需1人就能操作船上引擎,所以機動性更為優秀。主要武器是2門280mm的達爾格倫滑膛炮。由於圓柱形炮塔實際相對脆弱,只能通過將發射火藥的數量減半,降低發生內部爆炸的風險。

儘管有很多人將弗吉尼亞號誤認為首艘鐵甲艦,但北方的莫尼特號設計更早,出廠時間提前幾天。同時,得益於北方的發達工業,讓莫尼特號的綜合性能更適合長期部署作戰。

莫尼特號比對手更適合長期部署作戰

第一滴血

弗吉尼亞號是南方打破海上封鎖的希望

1862年3月8日早晨,在幾艘其他艦隻護衛下,弗吉尼亞號駛入漢普頓錨地。艦長富蘭克林-布坎南,是參加過美墨戰爭的海軍將領。另一位主要長官是蓋茨比-瓊斯,畢業於費城海軍院,也是老練沉著的將領。

即將遭遇邦聯鐵甲艦的北方海軍,是由國會號和坎伯蘭號帶頭的5艘木質戰艦。雙方剛剛發現彼此,弗吉尼亞號就主動向聯邦海軍發起衝鋒。停靠在紐波特紐斯角的國會號和坎伯蘭號,成為了南方海軍的首要目標。雖然兩艦迅速開炮接戰,但是弗吉尼亞號上的鐵甲對其抵抗效果甚好。全船在前進過程中都不屑於開火還擊,直到極易命中的近距離才終於開炮。而北方海軍的密集炮火,也僅僅讓弗吉尼亞號的部分火炮遭受輕微損害。

利用衝刺形成的巨大加速度,弗吉尼亞號撞角很快在坎伯蘭號上鑿穿出一個打洞。艦上121名士兵喪生,近150人負傷。他們直到戰艦沉沒之前,都在奮力向弗吉尼亞號發射炮彈。但坎伯蘭號的英勇,也差點造成了弗吉尼亞號自己的沉沒。因為撞角鑿穿船體過深,使得部分船體被龍骨卡主,甚至有船錨砸到了弗吉尼亞號的前甲板。幸而弗吉尼亞號迅速倒車,最終才得以成功脫險。

接著,艦長布坎南下令將目標對準附近的國會號。後者在目睹坎伯蘭號的結局後,迅速開往淺水區域進行周旋。這個舉動十分明智,因為弗吉尼亞號的吃水過深,很難在淺水區域行動自如。好在還有南方艦隻加入戰鬥,一同將寡不敵眾的國會號打到重傷投降。

慘遭弗吉尼亞號撞沉的坎伯蘭號

由於附近的聯邦炮臺也從北海岸對弗吉尼亞號發起炮擊,布坎南就故意讓士兵把炮彈加熱,然後再射向已經投降的國會號戰艦。後者的木殼船身,也由於這種打擊而迅速燃燒。全船從上午一直燃燒到了午夜,直到彈倉爆炸而葬身水底,還造成110人在宣傳投降後被溺死。南方海軍卻視這樣的行為是對北方聯邦的一種直接震懾。

訊息傳到華盛頓,整個海軍部都為此炸鍋。不少北方將領都因此擔心,自己沒有能力封鎖南方或直接登陸對方首都里士滿。而倒是華盛頓自己將會在南方人的反擊中華為火海。但北方海軍自己的莫尼特號已上路,並決心為友軍的失敗進行復仇。

遭到弗吉尼亞號反覆蹂躪的國會號

非決定性復仇

莫尼特號在戰役的第二天抵達現場

1862年3月9日,弗吉尼亞號與另外2兩艘南方蒸汽拖船準備將擱淺的北方戰艦明尼蘇達號拖走。但1艘奇怪的船隻卻突然出現在對方身邊。指揮官瓊斯看到那明顯露出水面的圓柱形炮塔,立刻意識到了自己遇見了外號“木筏乳酪盒”的莫尼特號鐵甲艦。

鑑於交戰在所難免,弗吉尼亞號便先發制人的向新來者開炮。北方水兵也立刻開火還擊,拉開了漢普頓錨地的第二天戰鬥。

兩艘鐵甲艦都無法通過炮擊傷害對方

此後,兩艘鐵甲戰艦的決鬥持續了數個小時。期間,雙方不乏有嘗試抵近齊射的冒險行為,但任何炮彈都沒有能擊穿對方的裝甲。尤其是南方海軍的弗吉尼亞號,完全沒有預料自己會遭遇對手的鐵甲艦。所以攜帶的炮彈全部是用於攻擊木殼船,即便自己的火炮數量佔據優勢,也對莫尼特號沒有辦法。後者則是為了保險起見,只能使用50%標準當量的火藥,嚴重限制了己方火炮的攻擊效果。

為了打破僵局,雙方都嘗試其他手段來攻擊彼此。弗吉尼亞號就意圖用衝撞戰術,給對手以致命一擊。但是莫尼特號總能以更強勁的速度甩開對手,然後進入淺水區與南方人周旋。然而,由於來自弗吉尼亞號的炮彈彈片射進了船長室,引發艙室內的一次爆炸。艦長沃登的眼部受傷,無法繼續擔任指揮。作為副官的格林就主動接過指揮權,帶著莫尼特號重新加入了戰鬥。

莫尼特號經常進入淺水區 躲避弗吉尼亞號的撞擊

然而,南方海軍卻認為對手已經打算逃竄。加上海面開始退潮,拖回明尼蘇達號的想法變得不切實際。於是,弗吉尼亞號主動撤出戰鬥,並單方面宣佈自己是戰役的獲勝者。返回戰鬥位置的莫尼特號,看到對手返航也無意再追,並轉而趕去幫助明尼蘇達號。整場漢普頓錨地戰鬥便正式落下帷幕。

戰後,雙方還在為勝敗歸屬而各執一詞。南方邦聯覺得自己擊沉2艘敵船,自身沒有任何嚴損失,理應成為當之無愧的戰勝方。但北方聯邦的勝利標準也非常實在,是南方人首先調頭逃跑,艦隊也根本沒有突破海軍封鎖。因此,漢普頓錨地應該是屬於北方人的一次慘勝。

鐵甲艦將在之後的戰爭中得到大量推廣

不過,對於關注美國內戰的列強來說,誰勝誰負的爭論沒有任何意義。鐵甲艦當然不是美軍首創的產物,英法兩國已經在稍早的克里米亞戰爭中有過嘗試。漢普頓錨地的戰鬥過程,則促使所有人都加深了對新技術產物的印象。一直要到後續的戰局發展,才終於讓各海軍強國認識到,鐵甲艦時代的來臨將不可阻擋。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二戰末期如果美國不使用原子彈,日本還能堅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