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皇帝是古代封建國家的掌權者,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那時“君為臣綱”的思想根深蒂固,臣子們要效忠皇帝,並對其畢恭畢敬。

我們都知道古代的皇帝都是自稱叫“朕”,那麼朕這個稱呼是古代皇帝的專屬稱呼,其他任何人都不可以自稱是朕。

那為什麼古代的皇帝要自稱為朕呢?

最近還有一部很火的歷史劇《大秦賦》,大家有沒有發現,裡面的這個秦王、趙王都自稱是寡人,對歷史比較熟悉的朋友當然知道,其實皇帝這個名詞,就是從嬴政開始有的。

夏朝以前的伏羲、女媧和神農氏被稱為“三皇”,即黃帝、顓頊、帝嚳、堯、舜被稱為“五帝”,而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王則被稱為“王”。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不願按照舊例被稱為“秦王”或者“秦皇”,他覺得自己統一中國的偉業是古代任何帝王所不能比擬的,所以就想研究一個新的稱呼,來顯示自己的豐功偉業。

大臣們的建議是改“王”為“人皇”,與“天皇”“地皇”並列,但是秦始皇卻認為自己“德高三皇,功過五帝”,所以就決定自己採用“皇帝”的稱號,所以”皇帝“這種對於帝王的稱謂就這樣產生了。

從秦始皇26年開始,“朕”就被確定為帝王的自稱,但是朕這個字在很早很早以前就已經存在了。

早在商周時期,“朕”就和“我”一樣經常被使用,當然書面使用的情況比這個日常口語會更多一點。

那麼到了秦始皇時期,普通人已經很少在口語中用到這個朕字了,始皇帝選用的這個朕字作為自稱,也是考慮到了這一點,用這個字作為皇帝專用的自稱,不會影響到民間老百姓的這個日常交流。

因為皇帝一旦確定了這個稱呼,就只能夠自己使用,那老百姓都不可以使用這個字,必須要避諱。

除開這個原因之外,有學者認為用朕作為皇帝的自稱,還有另外一層深意,具體是什麼深意呢?

那就要把這個朕字拆開來看看,近現代著名的大學者呂思勉先生就認為,朕字在先秦時期的寫法是由“舟”字和“灷”字組成,“舟”呢就是小舟小船的舟,“灷”字其實可以算是一個生僻字,因為我們平時很少用,“灷”就是火種的意思。

所以,呂思勉先生認為,朕這個字有著舟中之火種的意思,遠古時期的百姓喜歡逐水而居,而造舟漁獵也是最基本的生活方式,有火才可以活得安全和溫暖,還可以煮食物,這樣人類才可以繁衍,所以這個火種和舟船都是由部族的這個首領控制。

所以,朕這個字代表著權力和希望,那麼秦始皇選擇朕作為自稱,就有火種永存,福祚萬世的美好寓意。

當然秦始皇想要將這個皇權,傳於二世三世的願望最終還是落空了,但是他所確定的朕這個稱呼,還是被後世所有的皇帝繼承了下來。

29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美國爆發獨立戰爭時,真正決勝的因素不在北美,而在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