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日月交輝書香中,這座距今已有400多年曆史的大原書院始建於明嘉靖年間,是棗強歷史上第一座書院。人心思舊,書院東側的北湖公園清幽平靜,古樸書香的古瓦樓閣,透過午後的Sunny讓人心生寧靜,不由得讓小編忍不住思考:大原書院如何在今天得以重生呢?

追憶過去......

明朝萬曆年間,張居正建議,下詔禁燬天下書院,大原書院從此衰落。2016 年,棗強縣以縣誌記載為藍本,採用明代冀南地方建築風格,按五行八卦佈局前堂後寢,對大原書院進行復建,塵封430年的大原書院迎來重生的曙光,寶貴的文化古蹟重現嶄新光彩。

近年來,棗強縣傾力打造歷史文化名城,把裘祖文化、董子文化、移民文化作為“三大文化”整體融合,在充分挖掘歷史文化底蘊的基礎上,不斷增強傳統文化的凝聚力、創新力和支撐力,實現文產融合。 2019年6月28日大原書院復建落成正式對外開放,成為了董仲舒思想與文化的研究和傳播的又一個有益平臺。現在的大原書院,位於棗強縣城中華西街南側,索瀘河西岸,佔地1萬多平方米,規制嚴守縣誌記載,風格取法明代冀南建築,前堂後寢,古建與河湖共生,人文與道義長存。古樸疏朗的建築群落與靈動秀麗的河湖風光自然銜接,渾然一體,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書院取董仲舒“道之大原出於天,天不變,道亦不變”的天道“大原”之意,秉承“延文脈、美教化、厚風俗、淑人心”的建院初衷,大力弘揚董子文化,充分發揮教育培訓、文化研究、文獻收藏、旅遊休閒等功能,成為了傳統文化教育及學術研究的重要基地。

塵封430多年的大原書院迎來重生的曙光,正如《復建大原書院碑記》所期許,大原書院將“延文脈、美教化、厚風俗、淑人心”,擔當起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使命和責任。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匈奴”是今天的哪個民族?不說你可能想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