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清朝乾隆後期,由於土地被迫集中,數以萬計的流民陸續來到川楚兩省交界處,此地氣候惡劣、土壤瘠薄,為了生計不得已受僱於當地的鐵廠、紙廠和林場,在生活中,不斷的受到地主和農場主的剝削,就連地方的衙役也不時前去勒索,就這樣,民眾在絕望中生存,這些人就成了白蓮教傳播的物件。

白蓮教起義軍的活動軌跡僅限於川楚陝邊界地區,鼎盛時期人數一度達到十幾萬人,清政府在應對這些民間起義軍時,使用堅壁清野、寨堡團練之策,已經逐步走向成熟,透過築城堡、合村落,將百姓轉移其中,訓練百姓中的青壯年勞動力進行防守,從而切斷了起義軍和人民的聯絡,使得他們無法及時獲取糧草和兵源,起義軍的力量開始日漸枯竭。

嘉慶六年,人數遞減的白蓮教起義軍不得已轉戰至四川邊境萬山老林中,和數倍的清軍作戰,條件極為艱苦,嘉慶九年,起義軍宣告失敗。

從本質上講,白蓮教起義軍是農民階級對地主階級的鬥爭,起義軍的組成主要是流民、農民、失業工人等,和歷史上無數次起義一樣,這些人思想意識保守,加上階級的侷限性,領導層根本不可能制定出徹底解放他們的政治綱領,所採取的軍事行動,僅僅是為了解決生活問題,沒有規劃遠大的目標,政治綱領更無從談起。

白蓮教起義雖然失敗,但清政府為了鎮壓起義軍,總共投入超過兩億兩白銀,相當於國庫5年的財政收入,在圍剿起義軍時,八旗和綠營等正規軍的作戰能力徹底暴露無遺,無奈之下,清政府只好被迫接受地方團練來鎮壓起義。

白蓮教起義給腐敗的清王朝以沉重的打擊,事實證明,如果沒有地方團練和大批僱傭兵參與,清朝正規部隊根本不可能鎮壓起義軍,僱傭地方團練軍,也僅僅是權宜之計,不僅花費鉅額銀兩,這些僱傭兵不受政府約束,動輒譁變,根本不能駕馭,從白蓮教事件中可以發現,清朝的軍事力量已經開始下滑。

15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明太祖朱元璋源流世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