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廣西古屬“百越”。

古代中原人泛稱南方少數民族為“越”、北方為“胡”,“百越”亦稱“百粵”,是中國南方古代族群的統稱,分為“吳越”(今江浙一帶)、“閩越”(今福建大部)、“揚越”(今江西大部及湖南一帶)、“南越”(今廣東大部)及“西甌”“駱越”等支系。

其中,西甌分佈在今廣西桂江流域和西江中游(潯江)一帶,駱越分佈在今廣西左右江流域至越南紅河三角州一帶,包括海南島。

百越民族在秦漢以後大部分融入漢族之中,在今廣西,只有以壯族為主體的壯侗語族(包括壯、侗、仫佬、毛南、水族)仍保留有西甌、駱越的文化特點,上述5個民族屬於廣西原住民族。

源於古代中國南方的百越民族。其主體由戰國至秦漢時期世居嶺南的西甌、駱越發展、分化、演變而來。

根據體質人類學考察,現今壯族人的體質特徵與距今4萬至5萬年的“柳江人”和桂林甑皮巖新石器遺址出土的人體骨骼特徵相當接近,均屬中眶形、闊鼻型。東漢至隋唐稱為烏滸、俚僚。

“僮”之稱謂始見於宋代典籍,宋代文獻中所記載的“撞軍”或“撞丁”,指的是壯族土司的武裝組織及其所屬土兵。

宋元以後,分別有“撞”“獞”或“徸”等不同稱謂。

明代的僮人、僮民在廣西佔有一半之多。

清代,分佈範圍進一步擴大,遍及廣西地區及相鄰的雲南、貴州、廣東、湖南等的部分地區。在與漢族長期雜居過程中,相當部分壯族人日益漢化,還有部分壯族人因受封建統治者的民族壓迫歧視,為謀求出路而杜撰其祖籍為漢族並記載於族譜,其中以自稱祖籍山東白馬、其祖先隨宋代狄青南征儂智高而入居廣西之說最為流行。

圖為1965年11月自治區一份檔案中“壯”“僮”兩種不同寫法的印章。(照片由自治區檔案局相關資料截圖)

新中國成立後,經過民族識別,根據民族意願,把操壯侗語族壯傣語支的其中一支統稱為“僮族”,1965年將“僮”改為“壯”,僮族統一稱為壯族。

侗族由西甌、駱越的一支發展而來。

魏晉南北朝時期,侗族先民屬於史書所稱的“僚”,或稱“僚滸”,宋代以後,逐漸從“僚”族群中分化而來並遷移定居於今廣西與貴州東南部相鄰的山嶺之間的溪峒地區,元代則將侗族地區稱為“九溪十八洞”。

因其大都居住於溪峒之地,故侗族的他稱則多以峒、洞或垌開頭,如“侗苗”“峒(洞)人”“峒(洞)家”“峒(洞)民”等,至今廣西境內的侗族地區,以峒(洞)冠名的村寨仍較為常見,如三江侗族自治縣的獨峒、冠洞,龍勝各族自治縣的蒙洞、固洞等。

秦漢時,屬西甌、駱越部族中的一支。

兩晉至隋唐期間,屬僚族中“伶”的一支,稱為“僚伶”和“僚”“伶”。大約在明朝至清初,開始從“僚”“伶”中分化出來,在羅城一帶逐步形成一個相對穩定的民族共同體。

在廣西羅城仫佬族自治縣走坡廣場附近的成龍湖公園,一名仫佬族女青年在給“意中人”送定情鞋。

據史書記載和有關傳說,明清時期有大批外地民族先後遷入羅城一帶,與仫佬族先民雜居,並互相通婚,逐漸融入仫佬族。

歷史上仫佬族之稱謂,最早見於《新元史》的“木婁”“木婁苗”,明清時期,相繼以“穆佬”“木老”“姆佬”稱之,此蓋源於仫佬族自稱母親為“姆佬”。

新中國建立後,經過民族識別,確定為仫佬族。

自稱“阿南”“哀南”,意為毛南這個地方的人,由百越民族的一支發展而來。

宋代開始,史籍把毛南族聚居的今環江毛南族自治縣上南、中南、下南地區泛稱為“茆灘”“茅灘”“冒南”和“毛難”等。

毛南族婚禮

明代在上述地區逐漸發展成為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毛南族。

新中國建立後,根據本民族的意願,定名為毛難族。1986年,經國務院批准,改為毛南族。

源於古代南方百越民族中的駱越支系,在宋元時期“撫水州蠻”和“環州蠻”的基礎上形成。

水族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馬尾繡

古歌敘述其祖先最初生活在邕江流域的岜雖山,後被迫離開邕江流域,渡紅水河,經河池、南丹一帶,沿龍江溯流而上,遷徙至廣西與貴州交界地區。其中一部分於清末和民國時期自貴州遷至廣西,自稱“雖”或“睢”。

清代中葉後改稱為水家苗、水家。1950年後定名為水家族,1956年改為水族。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大陸這兩個家族, 到底有多“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