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騷,字古錫,號維銓,華安縣豐山鎮人,出生在漳州南市。楊騷自幼隨養父(堂叔)楊鴻盤讀私塾,而後就讀於汀漳龍道師範附小、汀漳龍道師範預科。民國7年從省立第八中學畢業,東渡日本留學。民國10年考取東京高等師範學校。民國14年夏天到新加坡教書。民國16年初冬回上海從事專業寫作。楊騷愛好文學,長於詩歌、戲曲創作,是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成員,中國詩歌會發起人之一。“七七”事變後,楊騷回福州同郁達夫等人組織了“福州文化界救亡協會”,在《小民報》上闢《救亡週刊》和《救亡文藝》專刊。民國27年底輾轉到重慶,參加“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民國28年6月,參加文協組織的“作家戰地訪問團”到前線訪問了半年。民國30年1月“皖南事變”後,他在組織的安排下,離開重慶前往新加坡,主編閩僑總會的機關刊物《民潮》,開展抗日宣傳,揭露“皖南事變”真相。《民潮》被迫停刊後,他又在星島參加“星華文化界戰時工作團”,一直堅持到新加坡陷落前夕,才撤到蘇門答臘。抗戰勝利後,他復出新加坡,在東嶺中學教書,協助同人編輯《大戰與南僑》一書。1950年4月,楊騷到印尼雅加達“生活報社”工作,後任總編輯兼副社長。他寫下了大量的社論、時評、雜談,宣傳祖國的建設成就,文章多署名“北溪”和“豐山”。1952年9月,楊騷回國工作,任廣州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廣東分會常務理事。1953年2月曾回到福建閩南一帶僑鄉體驗生活。1957年1月病逝,安葬在廣州銀河公墓。楊騷一生出版了21本書,其中有敘情詩集《受難者的短曲》、《春的感傷》、《半年》;長篇敘事詩《鄉曲》;劇本集《迷雛》、《他的天使》;詩歌集《記憶之都》;評論、隨筆集《急就篇》;譯著有原蘇聯長篇小說《鐵流》、《十月》、《赤戀》、《異樣的戀》,美國長篇小說《沒錢的猶太人》,日本長篇小說《痴人之愛》及《世界革命婦女列傳》、《洗衣老闆與詩人》、《心》等等。給祖國現代文學留下一筆寶貴的遺產。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