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考古是一項充滿樂趣和挑戰的工作,不僅可以幫助現代人了解歷史,還可以印證很多典故的真實性。66年前一次在江蘇吳縣的考古中,專家們發現了一座“1男4女”的合葬墓。在其中的一個棺材中,竟然挖到了一隻“蟬”,進而印證了一個成語的正確寫法,且聽我慢慢道來。

蟬是一種十分常見的昆蟲,它經過數次蛻皮以後,便能從幼蟲長成成蟲。因此在古人的認知裡,蟬被認為是可以重生的。古代的很多陪葬品也常常製成蟬的形象,其中蘊含的就是,古人希望死後重生的美好願望。

1954年的時候,考古學家在江蘇蘇州吳縣的五峰山附近,挖掘出了一個合葬墓,並且順利地找到了墓誌銘。通過銘文,專家們得知墓室的主人,是一名普通的明朝進士,名叫張安晚,而陪葬4個女性,則是他的一妻三妾。

在古代,大戶人家有三妻四妾,是十分常見的事情。但是這種殉葬的方式,卻不是平常老百姓可以做到的,這也可以說明,墓主人在當時,是有一定權勢的。考古學們按順序,打開了張安晚以及陪葬女子的棺材,卻沒有什麼意外收穫。

直到他們開啟14號陵墓中的棺材時,終於發現了一件寶物。14號是張安晚其中一個小妾的棺材,她身上竟然有一隻“蟬”。實際上,那是一枝金蟬頭簪,稍作清理後發現,這個頭簪的工藝簡直是巧奪天工,幾百年過去,竟然儲存得如此光彩亮麗。

不僅如此,這個金蟬簪,是迄今為止唯一一支金蟬玉葉連在一起的簪子,相關人士進行了估價,認為它至少價值9億!拋開這個金蟬簪子本身的價值不說,其背後隱藏的歷史真相,則是人們意外的驚喜。

蟬在民間被稱為“知了”,而這個金蟬簪子詮釋的,則正是“金知玉葉”這個成語。這也證實了“金枝玉葉”這個詞,在古時應寫作“金知玉葉”,只是在世代流傳中被寫錯了,畢竟“枝”和“知”同音,出現這種錯誤也很正常,現在翻閱部分古書,也可找到“金知玉葉”的寫法。

“金枝玉葉”原意是指皇家貴族的獨苗子孫,後來也用來形容身份尊貴的人。由此我們可以推測出,這個明朝進士張安晚是很疼愛這個小妾的。

他花重金聘請巧匠來打造這枝“金知玉葉”頭簪,並讓小妾戴著這枝簪子入葬。是希望小妾來世可以擁有高貴的身份,少受些苦。畢竟古代的小妾地位低下,這一世她沒辦法改變,只有希望來生了。

因為金蟬本身的價值和它蘊含的特殊意義,這支金簪已經被南京博物館收藏,並作為鎮館之寶之一進行展示,讓大家都能一覽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藝。

今日話題:

你認為這個簪子值9億嗎?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龐統臨死道出劉備的祕密,無奈諸葛亮沒聽懂,至今無人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