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伴君如伴虎,這句話生動的詮釋了在封建社會中,帝王的生殺大權全在一念之間。而帝王也是俗人,也喜歡世間遊戲之物,像下棋、打獵等各種活動。這些活動需要多人蔘與,皇帝通常會找大臣作伴,這看似簡單的下棋卻蘊藏著生死危機,稍有不慎,就可能觸犯龍顏、被砍掉腦袋。
很多大臣惶惶終日,儘可故意輸掉比賽,長此以往,皇帝也能看出大臣們並非真心實意拿出實力和他下棋,儘管他曾下令要拿出真正實力,但帝王之威讓眾人不敢“贏”。
康熙和一個侍衛下棋輸了,十天後,侍衛屍體被人發現,這就是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在康熙37年秋季,康熙帶領百官去木蘭場狩獵場打獵,途中想要下棋。然而,大臣不敢拿出實力、故意輸掉棋子,毫無興趣的康熙提出:誰要是能下棋贏了他,就賞黃金百兩、官位連升三級。
話音剛落,一位叫做那仁福的侍衛表示他可以下棋,康熙大喜,二人便開始了對棋。眾大臣以為那仁福只是裝裝樣子,結果他真的殺得康熙皇帝片甲不留。為了保留皇帝的尊嚴,康熙身邊的侍衛對康熙說到對面山上有猛虎,要去狩獵。
康熙讓那仁福在此等候、不要離去,等他打完獵之後,再來找他繼續下棋!結果十天過後,他再次來到此地時發現侍衛已經跪在棋盤前死亡(侍衛已死)。
原來康熙去狩獵之後忘記了那仁福等他回來下棋之事,很多人以為這是康熙為了懲罰那仁福,不敢上前稟告,那仁福不僅沒有得到黃金、升官,還丟掉了性命!
康熙想到此事非常痛心,對他進行厚葬後,作詩弔唁:“侍臣松下守枰臺,逐虎歸來命已衰。未識君王輕許諾,悔將一馬踏車來”。你覺得那仁福的結局悽慘嗎?
最新評論
-
1 #
-
2 #
普通老百姓都知道愛面子,更何況皇帝了。
-
3 #
不是康熙故意的,是他身邊的近臣 故意的
-
4 #
皇帝永遠都是第一的
-
5 #
故意的,和曹操殺玩楊修後是一個樣的
輸輸贏贏,(有意讓局) 有休養的, 常人高手與弱術也會如此。局局輸 ,局局蠃,毫無玩棋的樂趣。說得如此凶臉,不可信。君王未見如此小氣,下臣不會那麼無知。局局去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