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漢光武帝劉秀常將自己與前漢宣帝劉詢作比,總是以宣帝的行政作風為榜樣,劉秀甚至時常感嘆自己作為皇帝不如宣帝稱職。我們這裡不妨綜合考察一下,光武帝的文治武功到底比宣帝如何。
首先也是關鍵——中興之君的界定。
評價帝王一級的歷史人物,要從廣闊的歷史空間和時間中給他以準確定位,定位定得準了,我們才能從這裡出發去對其各方面情況作出是非、強弱等判斷。
建武十九年(公元43)正月,劉秀下詔追尊漢宣帝為中宗。就是說,光武帝認為宣帝是漢朝的中興之君。劉秀或許是把自己看作是剪滅賊臣王莽並重整漢朝綱紀的漢朝“當代”皇帝,即漢高帝劉邦、漢宣帝劉詢、漢光武帝劉秀是漢朝的三個節點之一,從這個層面上看,劉秀把宣帝看作為剪滅賊臣霍光以重整漢朝綱紀的君主,也不能說一點道理沒有。但是,霍光對漢朝國體的破壞遠遠不如王莽對漢朝國體的破壞之大,霍光只不過是一門專權罷了,霍光專權的根本原因在於宣帝是他扶持繼皇帝位的,功高自滿,小人之志而已,宣帝羽翼豐滿之後遂一舉剷除霍氏,宣帝從此形同親政了一般。王莽卻是處心積慮,改朝換代,並引發天下多年動亂,而且劉秀扥這個皇帝位不僅不是拜王莽所賜,相反卻是在推翻王莽政權的過程中實現的。這樣,霍光和王莽沒法對比,那麼,劉秀以宣帝為中宗也就牽強了。
如果一定要在光武帝劉秀之前找一個漢朝的中興之君,有一個皇帝倒是有點夠標準,那就是文帝。文帝剪除呂后之亂,堪比劉秀剪除王莽之亂。呂后代劉氏執掌天下,違反高帝遺訓分封呂氏子弟為王,本質上斷了漢朝國脈;王莽代劉氏執掌天下並直接即皇帝位,違反高帝遺訓分封王氏子弟為王,不僅在形式上而且更在本質上斷了漢朝國脈。就是說,漢高帝、漢文帝、漢光武帝更像漢朝的三個節點。
不過,今天的我們來考察漢朝的中興問題,應該跳出光武帝的個人眼光。我們應該考量整個漢朝,四百餘年的漢朝。在這四百年中,漢朝國脈最嚴重的一次斷裂,並不是呂氏改制時期,更不是霍氏專權時期,而是王莽改制時期。在這四百年中,堪稱國脈斷裂之後隨即到來的那個盛世,並不是文帝時期,更不是宣帝時期。文帝雖然經歷呂后之亂,但是高帝休養生息的國策沒有被呂后廢除,文帝基本上繼承了高帝時期國力緩慢上升的吉兆,實現所謂盛世的也是他的兒子景帝特別是孫子武帝;宣帝的所謂中興遠達不到景帝時期,更達不到武帝時期,而且“中興”的時間很短,隨後西漢就開始沒落了。而光武帝劉秀後期厭倦戰爭,零星的邊境叛亂大多采取以使者說服的方式來處理,全面推行休養生息國策,大力發展文化和經濟,盛世最終到來,並持續到明帝、章帝時期,時間超過半個世紀。同時,劉秀後期還穩定了西域形勢,不僅加強了西域對漢朝的歸附感,還收編了南匈奴,馴服了北匈奴,朝鮮半島北部、南方等邊疆的少數民族問題都解決了,漢朝的統治區域大大超過歷史上任何時候。就是說,光武帝自己才是漢代的中興之君。
其次,文治武功方面。
劉秀和宣帝在文治武功方面都有業績,但是總的看,還是劉秀更出色。宣帝實施輕徭薄稅政策,鼓勵工商業發展,設立常平倉調節糧價,這些都是漢文帝以來的一貫做法,即便霍光專權時期也是如此。劉秀除了繼續宣帝時期的那些文治政策,還下詔釋放奴婢以解放生產力,實施度田政策以加大對豪強地主的收稅力度,擴建太學,增加五經取士規模,這些政策都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宣帝把西域納入漢朝版圖,與匈奴實現和平共處,向西驅逐羌人,宣帝的這些武功固然不得了,但是又怎麼能夠跟消滅王莽和綠林、赤眉並光復漢室的劉秀的武功相比呢?
再次,其他方面。
劉秀與宣帝都有“異常”的現象附於其身。宣帝全身長著長毛,連腳底都有。宣帝做皇帝前,方士說宣帝身上的毛能給他帶來天子之運。劉秀出生時有紫光出現,紫光照亮房間。劉秀出生那年,出生地濟陽縣境內還出現過一莖九穗的稻穀,劉秀因此被其父取名為秀。不同的迷信附會,顯示出宣帝以現身說法的直觀方式裝神弄鬼,劉秀則以“傳聞”而不可考的方式裝神弄鬼,在欺騙世人方面,劉秀比宣帝更高明,當然也更無恥,不過這也許不是劉秀的錯,兩漢之際的迷信思想確實比宣帝時期更深入人心。
劉秀和宣帝都勤政。宣帝早期勤政其實不算勤政,只是像今天的一些雖然聽不懂但是卻遵守紀律,裝模作樣坐在那裡聽課的成績差的小學生一樣,大權被霍光掌握,宣帝只是傀儡,他過得膽戰心驚,甚至跟霍光同乘一輛車子時都感到脊背如針扎一般發痛(成語“芒刺在背”就是這麼來的);剷除霍氏後,宣帝似乎真的勤政了,但是他又開始倚重外戚,倚重外戚其實就是偷懶的表現。這倒罷了,西漢後期外戚干政的禍害包括王莽之亂就此開始醞釀了,西漢開啟了滅亡的程序。劉秀那是真的勤政,天下統一前,劉秀經常親自領兵作戰,統一後,他允許大臣五天一休,自己則從無休息日,上朝日他總是日頭偏西即命大臣們退朝回家,自己卻不到半夜不休息。太子規勸劉秀在行政之際要“頤愛精神,悠遊自寧”,劉秀說:“我自樂此,不為疲也。”
總之,固然宣帝是一位有所作為的君主,固然劉秀尊宣帝為中宗,但是,真正可以稱得上扭轉乾坤的西東漢的中興之君當然還是劉秀本人啊。
董元奔史論(068)賢君明主不用術
董元奔史論(069)歷史定位每個人
董元奔史論(070)嚴光之事不可信
【編輯】董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