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讀:狄仁傑,“女皇帝武則天的兩大寵臣”之一。刑偵方面他不僅屢破奇案,且無一錯案。政治方面,他整肅綱紀,勸諫皇帝,舉薦人才,延續了唐朝的社稷,堪稱股肱之臣。
如今有許多講述狄仁傑的電視劇,雖然把他在官場生涯,以及辦案推理等演繹得惟妙惟肖,但更多的則是使用了藝術的加工,和歷史上真實的狄仁傑稍有出入。
年輕時的狄仁傑就很有才華。參加了科考之後,就被舉薦並出任汴州判佐。
所謂的“判佐”就是判官的副手,屬於從七品的官職。不過這個工作,卻讓狄仁傑看到了人世間最為黑暗的一面。
作為一個出生於官宦世家的公子,起初他覺得人世間充滿著真善美。然而剛剛到任判佐沒多久,就遭人陷害。
由於案情嚴重,一度鬧到了工部尚書那裡,最終還是工部尚書閻立本還了狄仁傑清白。
狄仁傑一生疾惡如仇,想必和他的這次經歷有很大的關係。
雖然他被證明是清白的,但原本的官職已經不能再繼續做了。好在閻立本是個獨具慧眼之人,看出了狄仁傑身上所具備的特殊氣質和過人的才華。於是就將狄仁傑推舉到了大理寺。
讓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狄仁傑在大理寺中展現出了他異於常人的刑偵能力。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裡,就破獲了幾百個案件,涉案人員將近2萬人。
更加驚人的是,在處理如此多的案件後,竟然無一人喊冤。
取得如此成績,不僅大理寺卿眉開眼笑,連推薦他的閻立本也很開心。
在古代,刑偵的工作一般沒人願意去做,即便是有人做,也沒有特別出彩的。也正因如此,狄仁傑雖然身懷經天緯地之才,但一直都是在刺史或者巡撫之類的官職徘徊。
一直到公元691年,也就是武則天登基為帝的第二年,他終於晉升宰相,正三品。
而宰相也是狄仁傑一生中當過的最高官職。
這裡也許有人會說,影視劇中的狄仁傑似乎是一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怎麼只是一個三品官?
其實這是我們對唐朝官職的一個誤解。
在唐朝時期,一品和二品基本都是有名無實。
就拿二品來說,歷史記載的官職只有“尚書令”。而這個官職曾經是李世民擔任過,因此為了避諱,此後一直沒人擔任這個官職。
而一品都是一些類似“太傅”之類的虛職,並沒有實權。
因此狄仁傑的三品官在當時來說,已經是頂破天的官職了。
而當時狄仁傑的這個官職如果放到如今,那就相當於總理級別。如此之高的級別,不愧為武則天的兩大寵臣之一。
當然,狄仁傑能做到這個位置,是他的能力換來的。他愛才,惜才,推薦了包括張柬之、李楷固在內的諸多名臣。
他整肅綱紀,別說是位高權重的大臣,就連皇親國戚做錯了事情,他都要依法嚴肅處理。
他不信妖言、不懼鬼神。他敢在仵作都嚇得尿褲子的凶宅裡獨自查案。對他來說,哪怕是凶宅,他也可以做到“命去封鎖葺治,居之不疑。”
同時他也有仁慈的一面,面對契丹降將李楷固,他以命擔保,最終為大唐換來了一位傑出的人才。
而且最為難能可貴的是,他雖然感恩於武則天對他的提攜之恩。但也是一個心繫李唐之人。在武則天還政之前,他巧立李姓太子,最終讓政權又回到了李唐的手中。
這樣的人,試問哪個皇帝有理由不寵信?
參考資料:《舊唐書》、《歷史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