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聽到一首老歌:“全世界都在學中國話,孔夫子的話,越來越國際化”,忽然想到一個問題,古代沒有普通話,來自天南海北的大臣們和皇帝怎麼交流呢?
金鑾殿上會不會發生過這樣一幕:
皇帝老爺:眾位愛卿,天降暴雨河岸決堤,該如何是好?
福建大臣:嘰裡呱啦嘰裡呱啦。。。。。。
廣東大臣:嗚哩哇啦嗚哩哇啦。。。。。。
山西大臣:嘰裡咕嚕嘰裡咕嚕。。。。。。
江蘇大臣:儂呢哩啦儂呢哩啦。。。。。。
皇帝老爺額頭三條黑線:。。。。。。全都給朕停下!你們在說什麼鬼?!朕一個字也沒聽懂!
大家別笑,類似的事情在雍正時期是真的有過。各地方言實在太難懂了,北方語系連猜帶蒙的能弄明白意思,南方語系如同聽天書。
雍正六年的時候,他一怒之下發了道聖諭,大意是大臣們在自己面前不準說方言,必須說官話,不會官話的士子們不許科考,考了也不要,反正朕聽不懂你們說話!尤其廣東、福建兩地更要嚴格,不許放水!
此聖諭發出去的前幾天,雍正召見了一個叫許鬆佶的官員,對他的評價是“不似福建人”,這是非常高的評價,因為許鬆佶說的話雍正竟然全聽懂了!事後還在他的考評裡特意加了一句“言語亦清楚”。
可見閩南語都把雍正給折磨成什麼樣了,遇到個會說官話的福建官員把他高興成那個樣。
注意知識點:官話,也就是古代版的普通話。
只是清朝雖然有官話,推行力度不夠。大臣們依然雞同鴨講,不但雍正深受其苦,康熙也是。
某次,康熙看了福建某個官員的奏摺,對他相當欣賞,提拔他進京當官,那名大臣上殿面君之後,康熙非常無奈的又把他調回原職了。原因就是那人不會講官話,康熙和他無法溝通。
其實不只是清朝有官話,各朝代都有,官話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
【上古】雅言雖然夏朝留下的資料不多,但奠定了華夏的基礎。華即衣冠之美,夏即禮儀之盛。雖不知夏朝繁盛時是何等景況,可以從字意去遙思。夏朝的官話是“雅言”,“雅”在那個時候是指區域,之後才衍生出風雅、優雅的含義。
那麼雅言具體是哪一種語言呢?雅,泛指黃河流域以洛陽為中心的中原地區,雅言其實就是當時的夏朝都城洛陽一帶的方言,主要流行於“雅”地。
通常封建王朝定都哪個地方,便以那個地方的語言做為標準通用語,其他地方的的人們要是不會說上幾句,會被認為是土包子。
夏朝以前人們用的是什麼語言已不可考,夏朝及以後很多朝代用的都是雅言,可以說“雅言”是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最早的通用語,其音系為華夏傳統的上古音系。
《論語·述而第七》中說:“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也就是說,孔夫子講學的時候用的是雅言,《詩經》、《尚書》所用也是雅言。
夏、商、周、春秋、戰國、秦、漢、曹魏、西晉、北魏的官方語言都是雅言。
漢朝時雅言也被叫做“正音”或“通語”,西漢雖然都城在長安,但雅言已經形成系統,是天下共所認知的官話,所以雖然長安才是西漢的政治中心,權貴集團、上層人士還是以講雅言為榮。
雅言怎麼會發展到廣東一帶呢?這是有歷史原因的。
秦朝征服百越之地(今江蘇南部沿著東南沿海的上海、浙江、福建、廣東、海南、廣西及越南北部等地),徵發原六國的逃亡者以及贅婿、商人到嶺南開墾荒地。這些墾卒來自不同的地方,所用語言也是五花八門,要是不使用官話雅言,那就只能當啞巴了。
雅言在這個區域埋下火種。
西漢時漢武帝劉徹又征伐此地,設立“交趾刺史部”監察各郡,為了溝通順暢推行雅言,當地部落很多,隔一座山就有可能說的是兩種語言,交流很不方便,也非常積極的學習雅言,隨著時間的推移,雅言慢慢和當地方言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種新的語言:粵語。
因為脫胎於中原雅言,所以粵語剛形成的時候和朝堂裡皇帝大臣們的語言差不多,當大家看到電視上劉徹和大臣們個個一口流利普通話時,可別被騙了,實際上他們的語調語音和粵語很像。
五胡亂華之後,中原文化被衝擊,語言也變了,雅言不再純正。而此時嶺南地區較為穩定,沒有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粵語得以保持原有的音系。
所以現在的人們要是對上古雅言感興趣,只能去研究粵語。
【東晉、南朝、北朝】金陵雅音、北方語系東晉遷都建康(今南京)後,雅言與吳語結合形成金陵雅音,又稱為吳音、南京話,更偏向於今天的吳儂軟語。
南朝各政權也都延續了金陵雅音,又和當地的語言結合,有不同的變化。
北朝各政權則使用當地的北方語系。
【隋】《切韻》亂世中北方常年處於北方遊牧民族的統治之下,漢文化發生了極大的改變甚至退化,這讓一心恢復漢族禮樂的隋文帝楊堅很是焦慮,統一中原之後做了很多恢復漢族文化的舉措,其中很重要的一項就是令人編寫《切韻》。
這是現今可考的最早的韻書,執筆者是陸法言,內容是他與劉臻、蕭該、顏之推、盧思道、李若、辛德源、薛道衡、魏彥淵等八人討論出來的音韻標準,成書於隋文帝仁壽元年(即公元601年)。
全書以韻目為綱,共分193韻,平聲54韻,上聲51韻,去聲56韻,入聲32韻。韻又按聲(四聲)歸入平、上、去、入四部分;同韻的字以聲類、等呼排序。於是同音字全被歸在一起。每一音前標以圓圈(稱為韻紐),頭一字下以反切注音。每字均有釋義。
《切韻》原本已失,法國巴黎國家圖書館藏有敦煌唐寫本“切韻”殘卷三種,是目前所存最古的、和原本最相近的版本。
隋朝雖然已經編寫出了《切韻》,但一種語言的推廣需要漫長的時間,所以隋朝的通用語承繼自南北朝,又因都城在洛陽,不可避免受到洛陽語言的影響,是個四不像。
還記得吧?雅言是古洛語,但滄海桑田,此時的洛語早不是當初的雅言了。
【唐】《唐韻》《唐韻》是《切韻》的一個增修本,由唐朝音韻學家孫愐所著,共 195韻,比陸法言的《切韻》多了兩韻。
因《切韻》已失,後世研究《切韻》多是從《唐韻》入手。
唐朝以《唐韻》作為標準音,規定官員和科舉考試必須使用唐韻。
【宋】《廣韻》《平水韻》《廣韻》全稱《大宋重修廣韻》,是根據《切韻》、《唐韻》等韻書修訂而成,作者是陳彭年,丘雍等人。
這是中國曆史上儲存完整、流傳至今的最重要的一部韻書,是宋朝以前音韻學的集大成者。
它站在前輩的肩膀上,走得更遠了。有36個聲母,206個韻母(含聲調);我們的普通話只有21個聲母,39個韻母;粵語算難學了吧?也只有22個聲母,94個韻母;吳語更多一點,有36個聲母,60個韻母。都沒《廣韻》這麼多。
如果讓我們現在學《廣韻》的話,真會把舌頭學打結吧?太複雜了,我認為當時也只是做為一種學問,通用官話則受到都城的影響,是開封話及洛陽話,稱為“正音”、“雅音”。
靖康之恥後,宋室南遷杭州,史稱“南宋”,學者劉淵在《廣韻》的基礎上編寫了《平水韻》。
【元】北京話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以大都話為官話,但和現在的北京話可不一樣。
【明】南京話明朝建立時定都南京,便以南京音為官話,和現今的南京話有類似。哪怕永樂年間遷都北京,官話也沒變過,還是南京音。而且當時從各地移民北京,南京移民約40萬,佔北京城人口一半,北京音差點兒被南京音取代。
【清】遼東方言 南京話 北京話滿清最開始學會的漢語是遼東方言,建朝之後以南京音為官話,後來為了破除明朝的影響,於雍正八年設立“正音館”,推廣以北京音為標準的官話,此時的北京音也不是當初的北京音了,和南京音、滿語都有融合。
雍正帝雖然恨不得大臣學子們一夕之間全學會了官話,實際上收效甚微,他還是得受語言不通之苦。
清末探花商衍鎏說:“初時甚為認真,無如地方官悉視為不急之務,日久皆就頹廢。至嘉慶、道光時,福建僅存邵武郡城一所(正音館),然亦改科制,廣東則更無聞矣。”
我認為這和貫穿整個清朝的民間“抗清”思維有關係,雖說在刀劍鐵蹄下屈服了,你讓我們幹什麼,我們不敢不幹,但至少可以拖拉一點。
尤其廣東、福建等省份,又在沿海,離政治中心又遠。清廷的控制力度不足,大家依然說自己的語言,因此而錯失機會的學子不在少數。
【結語】
總之,中國古代語言之母是雅言,雅言遺失之後,音韻以《切韻》做為標準。發展到今天,漢語已經形成了新的語言體系,那些留存至今的小眾語言已成為了歷史的一部分,值得保護。
而中華民族擁有的不只是五千年璀璨歷史,還擁有無可限量的未來,所以全世界都在學中國話、寫方塊字!深感自豪!
參考資料:《論語》《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