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爾滸之戰爆發於明萬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二到三月間,主要戰場就在薩爾滸,也就是今天遼寧撫順以東大夥房水庫附近的曠野,是明王朝與崛起的後金勢力之間生死存亡的大決戰。戰爭形式為明軍大規模圍攻,後金部隊主動反擊。最後明軍大敗,後金取得決定性勝利,這是中國古代軍事史上又一次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二十五年後,明王朝覆滅,後金佔領中原,中國封建統治改朝換代。
居住在長白山一帶的女真族,從北宋時逐步崛起和發展,完顏部女真建立了金國,與當時的宋朝並存。隨著宋王朝的衰敗,一部分女真族侵入中原,與漢民族逐步融合,而據守東北大地的女真人仍然按照自己的民族特色建立組織體系。從1583年(萬曆十一年)開始,女真首領努爾哈赤統一各部,按照黃、白、紅、藍四色旗幟,建立軍事、生產、政治組織管理體系,後來又增編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四旗,便為八旗軍建制。八旗士兵出則為兵,入則為民,修築城堡,屯田積糧,發展自己的勢力。
公元1616年(萬曆四十四年),努爾哈赤正式建立政權,年號天命,稱金國汗,都城赫圖阿拉(今遼寧新賓),史稱後金。
當時遼東地區統治力量比較複雜,明朝與後金是對抗的主要力量。女真葉赫部、鴨綠江以東的朝鮮李氏王朝、蒙古察哈爾部等勢力歸順於明朝,反對後金。而活動於大興安嶺以南的科爾沁部、喀爾喀部等勢力則依附後金,兩股勢力在遼東地區衝突不斷。
萬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後金天命三年)正月,努爾哈赤主動挑起攻擊明朝的衝突,襲擊撫順等地明軍,區域性衝突不斷。明王朝感到異族崛起的威脅,立即部署戰爭動員,任命兵部左侍郎楊鎬為遼東經略,主持遼東防務。
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二月,遼東經略楊鎬坐鎮瀋陽,總領明軍8.7萬人、盟軍(女真葉赫部和朝鮮軍)2.3萬人,號稱二十萬軍隊,分西路、東路、北路和南路四條路線,向努爾哈赤發起圍攻,企圖以大兵壓境的陣勢摧垮努爾哈赤的後金政權。
西路軍總兵杜松率三萬人擔任主力,從瀋陽出發向蘇子河谷的後金進攻;
北路軍總兵馬林率一萬五千人,在今鐵嶺附近,渾河上游地區發起進攻;
南路軍總兵李如柏率兩萬五千人,從西南面發起進攻;
東路軍總兵劉鋌率盟軍兩萬多人,在東邊發起進攻。
努爾哈赤統率的後金六萬人部隊,沒有按遼東經略楊鎬的思路出牌,而是採取“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的應對思路,聚力反擊。戰爭打起前,努爾哈赤就已探到明軍的作戰部署,儘管各路軍分頭髮起攻擊,後金軍隊並未分兵應對,而是集中優勢兵力攻打西路主力部隊。
三月初一,西路軍總兵杜松立功心切,領兵冒進薩爾滸,部隊一分為二發起攻擊,在吉林崖兩軍交戰。由於當天大霧,明軍要用火把照明,以便火炮瞄準,恰被努爾哈赤親領的軍隊以暗擊明打了個正著。僅一天時間西路軍就被徹底打垮,軍營被佔,總兵杜松陣亡,西路軍全軍覆滅。
得知西路軍被奸,由馬林率領的北路軍便不敢輕舉妄動,在薩爾滸東北方向隱蔽起來。而努爾哈赤和大兒子代善則合謀夾擊馬林的大營,明軍大敗而逃,滿洲兵乘勢追擊,明軍傷亡慘重,馬林落荒逃竄。至此由明王朝部署的圍剿後金計劃,徹底反轉成努爾哈赤的反圍剿戰役。
劉鋌率領的東路軍是被誘殺的。東線行軍路途崎嶇難行,部隊行進緩慢。後金由一個小分隊扮演成杜松的部隊,向劉鋌的部隊喊話,說西路軍已經打到赫圖阿拉,要劉鋌部隊快速挺進。劉鋌信以為真,便輕裝進軍,率先頭部隊進攻,很快遭到後金士兵埋伏,兵敗身死,東路軍慘遭圍剿。
李如柏率領的南路軍不戰而逃。三月五日,南路軍總兵李如柏接到回師撤退命令後,已噤若寒蟬,聽到後金哨探的鳴螺訊號,就以為是大兵來攻,嚇得亂作一團自相踐踏,死傷千餘人。
僅用五天時間,薩爾滸之戰全線落幕,以明軍整體失敗、後金大獲全勝而告終。從此,明朝在遼東戰場失去主動權,後金的地位更加穩固,為後來的清軍入關奠定了堅實基礎。
薩爾滸之戰,明軍在戰爭主體上佔有合法性優勢,部隊數量佔優,士兵是從全國各地集結起來的優勢兵力,訓練有素,且配備精良,有從葡萄牙進口的紅衣大炮。輸就輸在作戰意圖不清晰,意志不堅定,也就是整個組織體系動員能力太低,導致圍剿計劃沒有協調一致的行動方案。遼東經略楊鎬初到關外,便派人向努爾哈赤送去了撤兵和談的協議方案,遭到拒絕。可見明朝部隊到了戰場前沿,仍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部隊從上到下沒有清晰行動戰略。
明朝特有的組織體系沒有培養起官員獨當一面自信心,特別是萬曆一朝,執政將近半個世紀,皇帝幾十年不在朝,君臣關係僵硬,文武大臣對自己的前途和未來沒有信心,各階層晉升渠道不明確,官員缺乏應有的進取心,大家基本秉持自保和守護眼前的原則。戰場上,為朝廷、為國家捨身取義、戰鬥到底的意志還未完全建立,以這樣的精神狀態投入戰爭,取勝的機率可想而知!
而努爾哈赤不一樣,他帶領的是這個名族成長起來的優秀人才,利益分配和晉升機制十分清晰,每個人都十分信賴和依靠這個組織,戰爭動員能力超強。加之努爾哈赤有眾多兒子相助,使組織體系更加嚴密,決不會出現分裂狀態。從這個角度看,薩爾滸之戰,後金部隊能夠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必然有它內在的邏輯結構和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