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1945年3月開始美國對東京大轟炸,用的是燃燒彈,日本已無防空能力,沒遇到抵抗,好像用的是白磷彈,東京的房屋是木材製作,一片火海,燒死了30萬人,非常慘,此事件現在東京年年紀念。

1945年4月,美國要對日本本土投放原子彈,京都廣島小倉和新瀉是被優先排除出常規轟炸名單。當時有個原子彈目標委員會選擇配得上原子彈的城市,條件是沒有被空襲又足夠大且有價值。最後選了5個:東京、廣島、長崎、小倉、新瀉。

當時的投放流程是這樣的:東京本來排第一,因為史汀生的挽救就沒選它。到8月要炸時的氣象預測,選了廣島、小倉、長崎的順序。6號廣島天氣好就先炸了,9號本來飛小倉的,一看小倉天氣不好就轉向長崎,長崎天氣也不好,但來都來了,就扔吧,雖然扔偏了點,但扛不住炮仗大啊,效果比不上廣島但也還是挺好的。

當然,以上講述只是片面的,其中有兩個問題需要詳細說明:

第一,為什麼投放廣島長崎?

因為那裡是造船廠,美國炸那裡是要摧毀以後發動戰爭的能力。長崎原爆地那裡是丘陵地,原子彈的威力被山擋住了,對山後地區影響有限。從日本人看來他們是向美國人投降。那時美國曾經有方案要老蔣也去佔領日本一島,蔣大概沒努力爭取,如果當時蔣佔領四國島以後的歷史要重寫。

美國的轟炸除了為了破壞日本的戰爭潛力之外,二來也有震懾日本平民的意思,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佔領之後的反抗。因為戰爭期間軍人必須跟平民有著明顯不同的服飾等,不允許處於交戰地帶的軍事人員著便裝出現,雙方以此作為軍事人員和平民的區分來對待。然而都打起來戰爭了,你讓平民完全置身事外怎麼可能?

平民給前線軍事人員運送物資,在坦克製造廠裡面通宵達旦,利用平民身份刺探前線情報,甚至藉助平民身份掩護殺害敵方軍事人員。這種情況下,實際上是無法區分平民和軍事人員的。加上日本軍國主義的宣傳,真的是實現了“全民皆兵”的狀態。

第二,為什麼避開東京?

除了史汀生的原因之外,歷史學家對此的解釋是,這裡住著一個人不能動,那就是日本天皇。假如日本天皇和軍部高官都被炸死,日本各地陷入無組織混亂狀態,然後死不投降,美軍登陸日本,一億國民玉碎,美軍傷亡慘重。

天皇不死,美國可以藉助他控制日本抵制蘇聯。如果天皇死了,那日本人就要都上山打游擊了,美國人的佔領速度就要慢於蘇聯了,那樣就不能把蘇聯人困死在第一島鏈了。

總的來說,我認為美國的對日政策是非常成功的,不管是戰前還是戰後。戰前把日本拉進華盛頓海軍條約,戰爭中使用的絞殺戰,封鎖戰和跳島,最後原子彈沒有投東京或者大阪,戰後沒有懲辦天皇,給日本留了最後的面子。

14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俾斯麥擅改的“埃姆斯電報”與普法戰爭和德意志的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