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現在看來,沒有俾斯麥的擅改“埃姆斯電報”,就沒有普法戰爭;沒有普法戰爭,也就德意志的統一獨立。對於這段歷史,大家都不陌生,但“埃姆斯電報”在這過程中起到的至關重要的作用,也許有人不是十分清楚。

這還要從流亡在巴黎的西班牙的女王伊莎貝拉二世宣佈退位說起。女王伊莎貝拉二世宣佈退位後,西班牙為了尋找合適的天主教繼承者,向三個歐洲王侯提出邀請,但在歐洲比較豪橫的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不同意這三個人選。到了1870年開春,西班牙還是堅持要普魯士國王的堂兄利奧波德當他們的國王。這一事件引起了整個歐洲的關注。

在法國看來,如果利奧波德真的登上西班牙的王位,那麼法國將面臨左右都是霍亨索倫王朝的德意志國王。這對於豪橫的法皇拿破崙三世來說是絕不能容忍的。而攝於法國的強大,利奧波德不得不宣佈退出,如此這一危機就應該算是解決了,但是法國駐普魯士的大使貝內德狄非要把這事弄得一清二楚不可。

於是,在1870年7月13日,他就帶著法國的旨意,到普魯士國王的療養地——科布倫茨東郊的埃姆斯溫泉來,想見威廉一世,把法皇拿破崙三世要求威廉一世保證以後也要放棄已放棄的當西班牙國王候選人資格的旨意傳達到位。威廉一世與法國大使見面後,就把談話的要點,從療養地埃姆斯溫泉發出一份急電給在柏林俾斯麥。

這時,俾斯麥正在家中舉行宴會,看了威廉一世的急電,他眉頭一皺,計上心來,便問參謀總長毛奇如果對法國作戰有無勝算,毛奇給予了肯定的回答。於是,俾斯麥在電報的末尾加上了“國王陛下以後拒絕接見法國大使,並命令值日副官轉告法國大使,陛下再也沒有什麼好談的了”的話。

嚴格地說,俾斯麥的改動並沒有改變電報的原意,但卻使電報的口吻發生巨大變化。

這樣一來,這個電報就打了一直在歐洲十分豪橫法國的臉。1870年7月14日恰是法國大革命的紀念日,就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柏林各大報紙全文刊發了“埃姆斯電報”。電報內容迅速傳到巴黎,輿論譁然,國民憤怒,拿破崙三世坐不住了。法國人不明白這一個小小的普魯士到底想要幹什麼?於是,在第二天的法國議會上毫無阻礙地通過了對普魯士發動戰爭的撥款議案。

與此同時,這個電報也激怒了還比較鬆散的德意志各地的人們。事實上,普丹戰爭、普奧戰爭之後,整個德意志也並非鐵板一塊,當時德意志諸邦國在經濟上依賴於普魯士,但同時也畏懼其政治上的野心,尤其是南方的一些邦國採取了敬而遠之的態度,這讓俾斯麥頭疼。

然而,埃姆斯電報一出現,卻讓德意志人民達到了空前的團結。他們捐棄前嫌,群情激憤,一致對外,把種族、宗教、政見等方面的分歧統統拋到九霄雲外,條頓騎士的精神被點燃,他們聚集在普魯士國旗下,準備出征、勇往直前之勢已經無法阻擋。普法之戰在所難免。

看到這裡,人們一定會產生一個問號,小小的普魯士為什麼有與歐洲霸主法國叫板的底氣呢?

事實上,自打維也納會議之後,普魯士獲取了萊茵河地區豐富自然資源,這極大促進了它的經濟發展。而且透過促成德意志關稅同盟和排擠奧地利,使它在德意志邦國中影響力日益提升,並逐漸與奧地利相當。

1861年,國王威廉一世試圖擴大軍隊規模而提出增加軍費預算的要求,但卻遭到普魯士議會的否決,因此國王與議會之間產生了嚴重分歧。當時民主自由思想已是歐洲潮流,且有查理一世、路易十六活生生的例子在那裡,這讓威廉一世心裡打鼓,害怕與議會搞得太僵了自己也沒有好下場。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陸軍大臣羅恩向威廉一世建議,讓外交官俾斯麥當王國的宰相,稱其能解決眼前的危機。俾斯麥當上宰相,其主張的鐵血政策得以推行。

俾斯麥認為,普魯士在德意志中的地位並不取決於它的自由主義,而取決於自身的力量。普魯士必須聚集自身的力量並牢牢抓住它,以待時機。以前已經錯過好幾次有利機會。維也納條約的規定,制約了普魯士,現在的問題透過演說、決議是無法解決的,這也正是以前所犯的錯誤,解決問題只能走鐵血道路。

俾斯麥作為當時歐洲頂尖政治家深諳當時局勢,深知想要解決國王與議會的危機,必有提高普魯士的國力,使其在德意志諸邦中牢牢佔據主導地位。而達到此目的唯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把奧地利排除在外的德意志諸邦國統一的道路,即所謂的小德意志路線。

目標和路線確定後,俾斯麥就鑽了憲法漏洞的空子,繞過議會批准了增加軍費的法案,而且嫻熟地透過外交手段,取得了1864年普丹戰爭和1867年普奧戰爭的勝利。

事實上,法皇帝拿破崙三世對普魯士戒備,因為他看到在其東面,一個強大的德意志可能呼之即出,而且實力毫不遜色英俄,威脅就在眼前。拿破崙三世在普奧戰爭時,就想參與其中阻止普魯士統一行動,但拿破崙三世又覺得普魯士不是奧地利的對手,所以想坐山觀虎鬥,等普奧打得精疲力竭再來收拾殘局。

但結果大出拿破崙三世所料,普軍僅用七週時間就兵臨維也納城,此時拿破崙三世試圖調停,但事實是奧地利已經被打敗,普魯士徹底取代了奧地利在德意志的地位,建立“小德意志”只是個時間的問題。

而恰在此時,俾斯麥又把擅改的威廉一世發來電報,公之於眾,激怒法國,誘使法國向普魯士宣戰,自己以逸待勞,結果法國真的按照俾斯麥設計而來,普法戰爭爆發。最終慘敗,割讓阿爾薩斯全部和洛林的一部分給德國,償付賠款50億法郎。

俾斯麥擅改埃姆斯電報,挑動了法皇拿破崙三世以及國人那根高傲而敏感的神經,同時也煽動了德意志人的民族認同感,迫使南德意志邦國履行盟友的義務,實現了德意志的統一。

俾斯麥擅改埃姆斯電報的事,當時並不為人知,直到他的回憶錄《思考與回憶》在他去世前出版,真相才大白於天下。

11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開國少將兩次突發奇想,造就軍史上一次大快人心的奇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