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希特勒從1921年進入德國政壇到1945年在元首地堡中自殺身亡,先後經歷了46次大大小小的暗殺。

毫不誇張地說,希特勒幾乎每一次出現在公共場合,都可能有人試圖暗殺他。

但無論怎樣,希特勒還是躲過刺殺。

刺殺行動中最著名也是最接近成功的一次,是由國防軍軍官們策劃的“女武神”行動。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如果不是發生意外,希特勒就會上西天,他的獨裁統治就會終結,二戰就會提前結束,人類歷史也會改寫。

概括地說,刺殺希特勒的這次計劃先天不足,影響了成功率。

我們常說做事要萬無一失,所謂的萬無一失就是把所有的意外因素考慮在內。

我們回顧一下施陶芬伯格刺殺希特勒的計劃,到底有多高的成功率。

希特勒的第三帝國的元首,是個心狠手辣、無惡不作、詭計多端的人。

凡是這樣的人,都疑神疑鬼,戒備森嚴,難以接近。

也就是說,能接近他的人,都是取得他絕對信任的人,這就使刺殺希特勒的計劃難度大大提高。

因為能得到希特勒絕對信任的人,都是他的死黨,對他忠心耿耿,死心塌地,根本就不會對希特勒下手。

這就決定了,即使能夠找到能接近希特勒,又願意刺殺他的人,也是絕無僅有, 是孤軍奮戰。

之所以說這個計劃先天不足,是因為他們選中的是史陶芬柏格上校。

從政治立場上說,史陶芬柏格是刺殺行動最合適的人選;但是他的體質不過關。

史陶芬柏格,出身於名門貴族,年僅35歲就晉升上校,

儘管他曾經像千萬德國軍人一樣,對希特勒頂禮膜拜,曾經是他的狂熱信徒;但是後來他的信念開始產生動搖。

早在1943年,希特勒的人設在他心裡就開始崩塌。

他在北非的戰地日記裡寫道:“身為一個軍人的自覺:效忠希特勒就如同背叛國家;希特勒不只與全世界為敵,更是德國的頭敵,我們不能坐視不管。”

他在執行行動計劃前在日記裡寫道:“如果我不採取此行動來制止這場無意義的殺戮,我將無法面對因戰爭而造成的孤兒、寡婦”。

因此說,他立場堅定,視死如歸,有將希特勒置於死地的動機。

而且史陶芬柏格1944年7月1日任命為德軍後備部隊參謀長,因此有了接近希特勒的機會。

正是因為有了這些條件,史陶芬柏格才被看好。

於是,從史陶芬柏格被提拔那一刻起,刺殺希特勒的“華爾奇麗亞”(Valkyrie;女武神)行動拉開序幕。

可是他的體質,決定了刺殺行動舉步維艱,降低了成功率。

1943年4月7日,他在突尼西亞的一次戰鬥中嚴重受傷,炮彈將他的右手炸斷,左手也受了傷,只剩下三個指頭,右眼則完全失明。

這樣一個人來執行刺殺希特勒的任務,這就給讓刺殺任務更加艱鉅,充滿變數。

需要指出的是,刺殺希特勒的炸彈是需要臨時啟動的。

由於擔心鐘錶發出的滴答聲會暴露目標,所以刺殺希特勒的炸彈使用酸液腐蝕銅絲的方式啟動。

啟動方式是用鉗子夾斷一個盛滿酸液的管子,這樣硫酸才會開始腐蝕牽制撞針的銅絲,當銅絲被腐蝕完斷裂的時候,撞針就會在彈簧壓力下撞擊雷管,引爆炸彈。

腐蝕銅絲的時間大約10分鐘,也就是定時在10分鐘。

這也決定炸彈只能提前10分鐘啟動,不能像鐘錶控制的炸彈那樣,任意定時啟動。

這樣的啟動方式,對於一個正常人來說易如反掌。

可是對於左眼失明,左手只有3個手指的施陶芬貝格來說,完成這樣的動作跟登天一樣難。

而且在刺殺當天,意外太多了。

首先是墨索里尼要在下午兩點半要到德國來,即將召開的會議改在中午12點半舉行,比原計劃提前了半個小時。

這樣一來,史陶芬貝格由於時間緊迫,只啟動了一枚炸彈,計劃成功的機率減少了一成。

要是兩顆炸彈起爆,成功率就大大提高。

而且希特勒一反常態,將會議開會地點從原來的地下室改到地上。

要知道地下室的牆是鋼筋混凝土,四周牆上無窗,炸彈的威力相對來說會非常集中。

而臨時會議室,卻是位於地上的一座木屋,這座木屋有三個窗子。

而且希特勒嫌木屋的空氣不好,還讓下屬將三個窗戶全部開啟。

如此一來,即使炸彈在希特勒身邊爆炸,威力將減半。

這樣的意外,讓計劃成功率又降低了一成。

其實在7月初,施陶芬伯格就一直把炸彈放了自己的公文包中,準備伺機見炸死希特勒。

在7月中旬他與希特勒有三次接觸機會,但他想炸死的另外兩個人戈林和希姆萊不在場,而沒有下定決心。

因為他所在的刺殺小組希望一勞永逸,將希特勒和他的左膀右臂一網打盡。

由於意識到這樣的機會不多,所以他們決心行動,只刺殺希特勒一個人。

7月20日早8點,施陶芬伯格從柏林登上軍用飛機前往德軍最高指揮部,該指揮部位於波蘭境內一個叫“狼窩”的地方。

10點30分,飛機降落在"狼窩"軍用機場,施陶芬伯格手提公文包經過幾道崗哨進入戒備森嚴的指揮部。

當時希特勒已經到場,正在發表講話。

施陶芬伯格把裝有炸彈的公文包挨著希特勒面前的桌子腿放在地上。

兩分鐘後,施陶芬伯格離開了會議室。

這時候,桌子旁的一位軍官想俯身向前看地圖,見施陶芬貝格那隻公文包礙事,就將它往桌子底下挪動了一下。

幾分鐘後炸彈爆炸,參會的24人中有4人當場死亡,距離希特勒最近的數名軍官被炸得血肉模糊,水泥屋頂都被掀飛一半,但是希特勒只是受了皮外傷。

希特勒之所以倖免,原因如下:

一是由於施陶芬伯格只啟動了一枚炸彈,威力變小。

二是由於會議地點變更,木屋裡有窗戶,減小了炸彈殺傷力。

三是由於炸彈移位,厚重的橡木桌面保護了希特勒。

綜上所述,這次刺殺希特勒的計劃,意外太多,成功率降低了三成,只有百分之六十的希望,不是一項完美的計劃。

如果是完美的,就要把所有意外考慮在內。

那就是,施陶芬伯格有沒有時間和能力啟動兩枚炸彈?會議時間提前了怎麼辦?會議地點變更了怎麼辦?公文袋被會不會被移動?

真正完美的計劃都是要有預案的,要把所有的萬一都考慮在內。

但是,由於希特勒的身份特殊,刺殺機會少之又少,計劃無法做到萬無一失,所以希特勒才會一次次逃脫暗殺。

施陶芬貝格聽見炸彈爆炸,看見會議室建築物冒出濃煙,他欣喜若狂。他毫不遲疑順利透過黨衛軍的檢查哨所,趕到機場,坐上飛往柏林的飛機。

施陶芬貝格抵達柏林後隨即命令啟動"瓦爾基里計劃",企圖趁亂奪權。

希特勒大難不死開始瘋狂報復,7000多人被逮捕,約5000人被處決,也包括施陶芬貝格。

7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家教太重要!皇帝摳門,皇后小氣,造就一個弒父的皇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