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經歷過戰場錘鍊的古代武將,能以一敵百,其實並不算誇張,但這樣的武將卻是鳳毛麟角。畢竟在古代戰爭中,武將首先需要具備的是戰場智慧{指揮能力},其次才是個人的勇武。是怎樣的原因,造就了身高八尺,臂力驚人的武將呢?

被生活磨練的武將:薛仁貴,自幼打獵維持生計的薛仁貴,臂力驚人並不足為奇。加入唐軍後,薛仁貴因所立戰功,被大唐皇帝屢次封賞。被封賞的同時,薛仁貴的伙食也得到了保障。俗話說得好,窮文富武。良好的伙食保證了薛仁貴,維持充沛的體能和精力,隨之他才能長期傲視戰場。

人們都會知道秦國,是以士兵所立戰功,來封賞對應的爵位。秦國耕戰體系嚴格規定,士兵、將領們享用的食物,要與所立戰功和爵位相對應。打個比方,普通士兵只能吃限量的食物,武將爵位每高一級,他們就能享用多一種肉食。因此便出現了一個局面,長期享用肉食的武將滿面紅光,體能充沛,普通士兵長期食不果腹,面黃肌瘦。這樣的武將對戰一百個餓著肚子計程車兵,結果就可想而知了。

當然在古代,也有一些士兵是特例。比如戰國時期,魏國的魏武卒,秦國的銳士,南宋時期岳飛麾下的背嵬軍。為了維持這些“特種兵”的超強戰力,統帥會給他們提供豐富的肉食。練武、訓練,能量消耗巨大,當然要給他們提供充足的食物。當然像這樣的特種兵部隊,規模往往不會很大。因為保障這樣軍隊的兵員素質,錢糧供給往往也會消耗很大。在古代,一些諸侯國還是隻追求士兵的人數,只有部分英明的君主才會在追求士兵人數的同時,再刻意培養一部分精兵。

戰爭對於將領的首要要求還是戰場智慧,其次才是個人勇武。比如霍去病、常遇春、李世民等人。霍去病就擅長利用騎兵機動的優勢,對匈奴人發動閃電戰。正是因為面對霍去病發動的閃電戰,猝不及防的匈奴人,才會屢屢戰敗,隨之他才能成就冠軍侯的威名。霍去病雖然利用戰場智慧,屢次取勝於敵,但剛出道時的他也曾親率大軍,衝鋒陷陣。正是因為衝鋒陷陣,讓霍去病身體留下隱疾,英年早逝。同樣的情況,在秦瓊、常遇春身上也有發生過。

擅長“浪戰”的常遇春,喜歡哪裡兇險就往哪裡衝。一旦常遇春率軍衝鋒過去,明軍就會形成壓倒性的優勢。霍去病、常遇春、秦瓊都能算是古代以一敵百的猛將。他們的事例,表明了一種情況。猛將雖然能夠以一敵百,能夠改變戰場形勢,但猛將本身也是戰場上的消耗品。

反觀韓信,李世民等戰場智將,情況就有所不同了。白起所處的戰國時期,對於武將的要求還並不苛刻。白起時代戰場廝殺講究,堂堂正正擊敗敵人,當時最多也就用到兩面夾擊,截斷敵人糧道,圍三缺一等計謀。自韓信開始,戰場廝殺的規則就徹底發生了改變。此時軍隊統帥需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利用一切環境優勢來戰勝強敵。到了三國時期,戰場廝殺的規則又進一步升級。三國時期戰場廝殺,敵我雙方要先鬥將,利用氣勢打擊敵人,隨後主將才會利用,火攻,水淹,截斷敵人糧道,輕騎偷襲等手段取勝敵人。可以說,是從蜀漢爭霸時期開始,戰場規制,將智將和猛將做出了細緻劃分。

智將們再也不用親率大軍衝鋒陷陣了,他們只需要,在戰場後方運籌帷幄利用一切手段戰勝敵人就可以了{諸葛亮、韓信}。其實智將指揮的戰爭,比猛將主持的戰爭,要更加的殘酷。

作為馬上君主的李世民,可以說是一個戰場特例。李世民擅長讓大軍先行對戰,他則躲在一邊,窺探敵軍的破綻。一旦發現敵軍出現破綻,李世民就會親率玄甲軍去衝擊敵人的破綻。敵人陣型被李世民打亂,唐軍自然能大獲全勝。可以說親臨戰場的李世民,既是一員智將也是一員猛將。讓李世民敢於如此做的原因,還是因為唐軍出色的裝備:明光鎧。人們需要知道的是,明光鎧只有少量唐軍才會裝備,大部分唐軍所穿的,還是經過特殊工藝製作而成的紙鎧{類似於藤甲的製作工藝}。

總結:古代將領真能以一敵百嗎?少量將軍能,大多數將領卻做不到。身高八尺,勇武過人的猛將,不但要天賦異稟,征戰沙場的他們還需要,長期食用大量肉食維持體能。從蜀漢爭霸時期開始,戰場規則就不再強調武將的個人勇武,而是強調武將擁有出眾的戰場智慧。

20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戰國時期秦國底層平民,為什麼會捨死忘生地為秦國打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