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秦始皇以來,中國帝王多稱皇帝。後來,皇簡直成為一個代指,皇家、皇宮、皇室、皇袍、皇權等等。皇帝也徹底成為一個名詞,帝王專用。
秦始皇的用意很簡單,因為他是一個開創者,自以為功勞比什麼三皇五帝都厲害,就來個特殊的。始,就是創始,開始。始皇帝看來確實是第一人了。
秦並天下之後,秦始皇下令丞相、御史們商議更改名號的事情,因為“名號不更,無以稱成功、傳後世”。帝,是跑不了的,但叫什麼帝,需要好好商量,所以要“議帝號”。
丞相王綰、御史大夫騎劫、廷尉李斯等這些大臣們的意見是:
1.陛下興義兵、誅殘賊,平定天下,法令一統,這太厲害了,牛叉 plus,自古以來,沒有人有這樣的功勞,五帝都比不上。
所以,帝號需要比“五帝”厲害,比他們高階。
2.我們選最尊貴的,從古至今,天皇、地皇、泰皇並有,泰皇是最尊貴的,因為是人中之皇。
所以,咱就叫“泰皇”。(就是人皇,不是泰國之皇)。
(按:根據先秦典籍《世本》記載,人皇就是軒轅氏,即黃帝。)
唐·司馬貞《補史記·三皇本紀》:“人皇九頭,乘雲四,駕六羽,出谷口,兄弟九人,分長九州。”
自稱“朕”,命為“制”(皇帝制曰的那個“制”),令為“詔”(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的那個“詔”)。
這種提議提議原本是無可挑剔的。因為這是那些大臣和“博士”們商量出來的,可見“皇”最尊重,最高階。
他們把最高階的給了秦始皇。
但秦始皇不滿意,大概是他覺得太俗氣了,這不是跟三皇五帝沒區別嗎?
於是,他大筆一揮,把“泰皇”的“泰”劃掉,把五帝的“帝”拿過來,湊在一起,就叫“皇帝”。
著“皇”,採上古“帝”位號,號曰“皇帝”。
著,就是顯現、顯揚。
皇,是形容功績之煌煌、輝煌如火的,三皇就是如此,號之為皇者,煌煌人莫違也。佛也被稱為“覺皇”。總之,是某一方面功績最顯著。
帝,是表示行為的,實際上就是締造者的意思。秦之前的殷商之所以稱“帝”,是因為帝可為人主代稱,實際上也是天神。天神即上帝,人主為下帝,人和神共用同一個名號。
皇帝,就是偉大的、莊嚴的締造者。
這級別高到天上去了,簡直“噫籲嚱,危乎高哉”。
秦始皇的自大和野心,甚至看不起三皇五帝,不願與他們並列,可見一斑。
但,這些稱號,實際上古已有之,秦始皇的發明,不過是大雜燴、拉郎配!
皇、帝、王、後,級別最高的是哪個?皇的級別最高。
其後是帝。
自古以來,三皇五帝並稱。三皇之後,是五帝。
五帝之中,首推黃帝。
但實際上,黃帝,就是皇帝。
原本軒轅就是叫皇帝。
只不過,這個“皇”,是形容詞。帝,才是其位號。
皇,只不過是拿來形容帝的程度,比如輝煌、偉大的締造者,就是形容。
五帝本來都可通稱“皇帝”。但這樣一來就亂了,畢竟五個人呢,到底說得是誰?於是以土色改第一位為“黃帝”。
其他人也以此區分,按照方位安排。東方青帝,屬木;南方赤帝,屬火;北方黑帝,屬水;西方白帝,屬金。
這四位,加上中央屬土的黃帝,就是“五帝”。
後來漢高帝劉邦做營銷,搞什麼“斬白蛇起義”,故事內容就是,劉邦是赤帝的兒子,斬了白帝的兒子(一條白蛇)。可以看到,劉邦屬火(赤帝),克金(白帝)。還是很有道理的,策劃做得很不錯。
皇之後,才是帝。
以前的稱號其實還不止這兩種,還有後和王。
後,這個字人們往往以為以前是繁體字「後」,其實不然。古字中就是“後”,跟簡體字沒區別,它只拿來做稱號用。
比如“皇后”,而不是“皇後”。
更古遠的人物我們也熟悉,比如“后羿射日”中的“后羿”,人們往往以為這個人叫“后羿”。
其實,他就叫“羿”。後,是他的名號,讀四聲。
其實就是把“司”字照鏡子,映象中顯示的就是“後”。司,我們知道有發號施令、主持某事的意思,比如“司令”。
所以,後這個字,體君,象人之形。因為發號施令要用“口”,所以,施令以告四方,故之從一、口。
總體上說,發號者,就是君後。
后羿,就是他們那個部落裡發號施令的人。是一個領導者。
但這稱號很久遠,而且其時部落並不大,部落聯盟也不盛行。後來的三皇五帝,都算是融合部落,搞大部落的人,自然比後高階。
再後來,後,就不單獨用了。
把這個稱號給了女人,皇帝的正妻,就叫皇后。皇帝尊奉的母親,就是太后。
所以,皇后,並不是住在後宮,所以才叫皇后。跟前後的後沒關係,因為古代前後的後,就是“後”。
清嘉慶 木雕龍鈕孝靜皇后印璽
它是稱號。皇,就是大、偉大、莊嚴,後,就是君的意思。
所以,皇后主六宮之政,有朝服,有璽印。
清代皇后朝服
宋皇后朝服衣冠
做簡化字的時候,因為這個“後”,沒人能用了,建國之後,不許成精,也不許稱皇稱帝,皇后的稱呼也不需要了。可以叫“第一夫人”。
那麼,這個字就沒必要存在了。
所以,後、後合體,統統寫成後。原來的意思失去了。
王的稱呼卻比較特殊。
並非天子就是皇帝,天子也並非一定就稱為帝。
西周封建之時,王就是最高級別了。所以,周天子其實是王,周文王、周武王、周幽王,都是王。
他們只是“天下共主”,有點像“武林盟主”,反正大家都聽周天子的。周天子的領地,是王國。不是帝國。
項羽自封西楚霸王,學的就是這套。
周的這個稱號,實際上是沿襲了殷商的稱號。
殷商時代,領導者既稱帝,也稱王。
最直接的例子就是人們熟知的“紂王”,但實際上,紂王也就是“帝辛”。
殷人敬的是鬼神,所以,叫帝不算啥忌諱。
周人是敬天的,元首隻是天之驕子,稱天子,但不能稱帝,上帝就是天,周人不敢僭越。只稱王。
所以,周的天子都是王。
周武王畫
周天子率領的諸侯,公侯伯子男,按等級稱呼,通稱“侯”,周天子有諸多的侯,所以,這些“侯”,叫“諸侯”。齊桓公、晉文公、秦襄公,都是諸侯,不敢稱王。
但這是當時正統文化的認知,一般的蠻夷未必認。楚國就不管,楚國原來封的是子爵,也是諸侯。
到了楚君熊渠,他才不管你王不王的,我先稱王,其後子孫為了藐視對抗周室,在楚武王時期第二次自立為王,以後的楚國君主,都稱王。
當然了,其他的諸侯後來也都“僭越”,紛紛稱王。
秦國稱王還比較遲,商鞅變法的時候,是秦孝公,這還是諸侯的名號。但那時候,已經有三王,分別是齊威王、楚宣王、魏惠王。
其餘的都是公侯,燕文公、韓昭侯、趙成侯。
秦孝公的兒子上位時,秦已強大,開疆拓土,稱王,秦惠文王是第一個秦國之王。
到了秦始皇,自然要比王高一級,蕩平諸侯,兼併天下,怎麼能稱王呢?連帝號都不能滿足他的。
但實際上,在秦國,覬覦帝號的,秦始皇並非第一人。秦始皇的太爺爺秦昭襄王,早就想稱帝。
秦昭襄王十九年(公元前288年),秦昭襄王攛掇齊湣王稱帝。
秦昭襄王嬴稷,稱西帝,齊湣王田地,稱東帝。
齊王本來挺高興,後來發現是大坑,然後自去帝號,聯合諸侯,一起打秦國。秦昭襄王沒辦法,也去掉了帝號,又稱回秦王。
他的夢想,他的重孫子秦始皇幫他實現了,而且比他的“帝”還高了一個級別。只不過,秦始皇作為“始皇帝”,夢想一二三四地傳下去,“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終究沒實現。
秦二世走後,秦公子子嬰主持秦國,覺得秦國的遭遇是因為名號的原因,“皇帝”二字太惹眼,太遭恨。六國土地不要了,諸侯們拿去吧,還是做回王國的好。
所以,公子子嬰上位後,並不稱“皇帝”,而是秦王。他也是以秦王的身份,向劉邦投降的。
不過,後來的中國君主,都稱皇帝。一直到清末。那些時候,它都是個名詞。
按:以上引用,皆出自《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