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提起李廣,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他是先秦名將李信的後代,漢文帝時期就主動參軍,去前線抗擊匈奴。因為精於騎射,作戰勇猛,他深得漢文帝和漢景帝的讚許,很快升任為隴西郡都尉。漢景帝時代,他跟隨名將周亞夫平定過諸侯王叛亂。此後,他率部長期駐守邊郡,也曾經多次率部出擊。悲催的是,征戰了一輩子,卻未立過特別顯著的戰功,也一直未被封侯。令他憤懣不平,也令他欣慰的是,兒子李敢跟隨名將霍去病出徵匈奴,因為表現突出被封為了關內侯。最後在漠北之戰中,他因為迷路誤事,羞憤之下選擇了自殺。

在司馬遷的史記中,李廣簡直是一個無敵的存在。在文人的筆下,李廣曾經射殺猛獸,射殺了無數匈奴人。漢文帝曾當眾感慨,說是李廣如果回到漢高祖時代,絕對可以憑藉軍功被封為萬戶侯。在平定吳楚諸侯國叛亂中,他身先士卒,奪取了叛軍的軍旗。他在邊郡,曾經射殺了匈奴人的射鵰人。他鎮守邊郡,屢次擊敗入侵的匈奴人,令匈奴人聞風喪膽……在太史公的筆下,李廣就是一個悲情英雄,勞苦功高卻不得被封侯,可見朝廷是如何不公平。後世的一些無腦吹則添油加醋,把李廣吹成了千古戰神,其實事實真的如此嗎?

先說說李廣,他出生於隴西的一個軍人世家,祖先是先秦名將李信。李信是秦始皇時期的大將,曾經聯合王翦滅了趙國,又滅了燕國,逼迫燕王殺掉了刺殺秦王嬴政的太子丹。在家風的薰陶下,李廣自幼就開始學習騎馬和射箭,並且精於騎射。當匈奴大舉入侵的時候,李廣積極響應號召參軍入伍,殺了不少匈奴兵。據說漢文帝誇讚他,說他回到漢高祖時代,一定可以封侯。到了漢景帝上臺,李廣已經升任為隴西郡都尉。這個官職主要負責一個郡的軍務,小編以為,類似於現在的省軍區司令員,不過低於省軍區,高於軍分割槽。

此時的李廣靠作戰勇猛出名,不過是一箇中級軍官,並無擅長謀略或者戰略戰術的傳聞。當吳楚諸侯國叛亂爆發後,他跟隨太尉周亞夫來到了平叛前線。在平叛戰爭中,他身先士卒,奪取了叛軍的軍旗。因為表現突出,樑王在私下裡授予他將軍的印綬,希望拉攏他。他呢沒有拒絕,也未上報朝廷,當然也未依附樑王。但是在小心眼的漢景帝看來,這個人不足夠可靠,心思不夠純正,有牆頭草的嫌疑。因此,戰後漢景帝並未封賞他。要知道,樑王一直惦記著皇位,甚至派人刺殺哥哥的臣子。漢景帝,極其討厭和忌憚這個弟弟。

此後的李廣來到了邊關,長期擔任太守駐守邊郡。史記的描述是,他前後和匈奴交戰不下70次,無論在哪一個戰場,皆以力戰為名。其實呢他倒是守住了邊郡,匈奴人沒有佔到大的便宜。同時他也未取得過大的戰果,相對於其他邊郡的將領來說,表現要好一些,但是也好不到哪去。匈奴說來就來,想走就走,漢軍根本攔不住匈奴人。漢武帝曾經集結重兵,在馬邑附近伏擊匈奴。結果呢,匈奴單于產生疑心撤軍了,漢軍根本不敢出擊,更不敢攔截。這一戰李廣也參戰了,但是並未取得戰果。這一戰,對於漢朝來說是奇恥大辱。

匈奴曾經入侵上郡,李廣帶著一百騎兵去追殺幾個射鵰人。結果呢,途中遇到匈奴大軍上千人。李廣帶著部下僥倖逃走,匈奴人以為漢軍有伏兵,所以沒有追擊。表面上看,這個人智勇雙全,膽識過人。實際上呢,我倒是覺得李廣頭腦簡單,還未脫離將的認知,未擺正自己的位置,提升到帥的覺悟。例如紅軍時期,陳再道將軍當了軍長,還帶頭衝鋒殺敵。事後徐帥發話:如果屢教不改,就下部隊當排長,隨便你怎麼衝鋒陷陣。陳再道嚇得夠嗆,主動認錯,再也沒有莽撞過,後來成為了一名優秀的將領,而不再是一個莽夫。

馬邑之戰過後不到5年,漢武帝派出四路大軍殺入匈奴境內,向匈奴復仇。這一戰,四路大軍的統帥分別是李廣、衛青、公孫敖、公孫賀。按理說,四路大軍的實力相當,戰果如何完全看各部的表現。結果呢李廣很快全軍覆沒,戰敗被俘。逃回來以後,他花錢逃過了死刑,只是被貶為庶人。四路大軍要麼全軍覆沒,要麼損失過半,要麼避戰自保。只有衛青的部隊深入到了匈奴人的祭天聖地龍城,斬敵700。當然有人會說,衛青只不過是運氣好,李廣運氣不好,因為太出名所以被匈奴人重兵圍攻。呵呵呵,那麼此後的戰爭呢?

根據史記的描述,李廣與麾下的官兵同甘共苦,不擺長官的架子和威風,非常愛惜自己的部下。實際上呢,對比另外一位將軍程不識來說,也可以這麼理解:程不識治軍嚴整,軍紀嚴明,有條不紊。無論是打了勝仗還是敗仗,部隊都不會大亂。李廣的部隊呢,治軍不嚴,防範不嚴,計劃不周。打了勝仗還好說,打了敗仗很快會潰散,被敵人從容殲滅。從古到今,任何一支強大的軍隊,都離不開嚴明的軍紀,嚴格的管理。例如在四平保衛戰戰後,來自新四軍的部隊敗而不潰,來自冀東和東北當地的一些部隊,則迅速潰敗。

被貶為庶人以後,李廣曾經酒後路過霸陵亭。按照當時的規定,夜裡是不許過路的,無論是誰。守衛霸陵亭的小人物,可能語氣不是太好,深深刺激到了李廣。後來李廣東山再起,出任為右北平太守,故意點名讓這個小人物隨軍。這個小人物到了軍營以後,很快被李廣隨便找個理由殺掉了。另外,在隴西郡的時候,李廣曾經誘降了羌人800多人。這些人投降後,又被李廣迅速殺掉。由此可見,李廣心胸狹窄,而且非常殘暴。白起殺俘,純屬缺糧,不得已而為之。李廣呢,又不缺糧,這些羌人又有什麼威脅呢,他是怎麼想的呢?

漢武帝

漢武帝並不是沒有給他表現的機會,但是他一直表現不佳:馬邑之戰,他無功而返;四路大軍攻匈奴,他全軍覆沒,兵敗被俘;後來他跟隨大將軍衛青出定襄,攻打匈奴,立功的人很多,他卻無功而返;至於防守邊郡,他雖然多次擊退了入侵的匈奴人,但是並未斬殺多少匈奴人。漢武帝時期,嚴格按照斬了多少個人頭來論軍功。個人以為,這還是比較公正的,最大程度地激發了漢軍的作戰積極性。另外,斬將和奪旗同樣引人注目,甚至更為重要。事實也證明,這一制度是漢軍由弱變強,屢次擊敗匈奴,將匈奴趕到漠北的重要因素。

漢軍的戰略早已由防禦轉為進攻,無數人脫穎而出,例如衛青,例如霍去病,例如李廣的兒子李敢,例如趙破奴……然而呢,李廣卻未能適應這一變化,他的思維依然停留在過去的時代。他在戰略或者戰術上並無大的進步,依然停滯在個人武勇這一層次。他本人呢,無法接受現狀,變得一直憤懣不平。公元前119年,漢武帝發動了著名的漠北之戰,衛青和霍去病分兩路遠征大漠中的匈奴主力。李廣激動異常,屢次請求參戰。但是呢,漢武帝覺得他年紀大了,也擔心他出事,所以拒絕了。最後,實在拗不過他,李廣終於還是參戰了。

衛青

衛青很快得知了匈奴單于的駐地在什麼地方,他親自率領精兵強將去尋找匈奴單于,準備和匈奴決戰。李廣呢,只是被作為輔攻,從東路出兵進攻匈奴。一般人會覺得衛青私心太重,故意不給衛青出頭的機會,而是把美差給自己的親信。對此呢,我呵呵一笑。首先,和匈奴單于的主力作戰,絕不是什麼美差,這是隨時掉腦袋甚至全軍覆沒的苦活。其次呢,統帥帶頭,集中最強悍的部隊去攻打匈奴單于,勝算才最大。李廣呢,首先年紀大了,運氣又不好,風險比較大。其次呢,他的軍事指揮才能有所欠缺,作為主攻部隊的主將並不夠格。

李廣的運氣一直不怎麼好,衛青率領主力已經擊潰了匈奴人,單于狼狽逃跑,他這會兒卻又再次迷路了。衛青都打完仗了,向南過了沙漠,才和李廣會師。衛青準備向漢武帝彙報情況,向李廣詢問迷路的原因和經過。李廣呢,深以為恥,不僅不解釋,反而覺得衛青小人得志,故意在羞辱自己。最後,憤怒的他選擇了拔刀自殺。一般人則覺得,李廣死於生不逢時,被人排擠,壓抑了一輩子。然而我卻覺得,李廣是一個優秀的戰士,也是一個優秀的中下級軍官,卻不是一個優秀的統帥。他缺乏帥的謀略、魄力、氣度,所以“壓抑”一輩子。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在海外領地問題上糾纏不休的葡萄牙和西班牙,決定共同瓜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