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大秦帝國只用了短短14年時間,就徹底結束了東周以來500多年混亂紛爭的局面。

但也許是這個過程實在是太快了,快到所有人都來不及消化,秦國來不及消化自己新增的土地和人民,六國來不及熟悉自己的新身份,於是統一之後,同樣是短短14年之後,秦國全部把吃掉的六國給吐了出來。

而且連自己的國土也沒有保住,秦滅了六國之後,自己很快也滅亡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統一的王朝,如此短命,以引發了後人無數的追憶和反思。

其中說到秦朝速亡,說得最多的就是秦朝暴虐,這裡面證據很多,尤其是秦國對待六國王室的態度,完全不寬容是他沒能得到六國人民臣服的一個重要原因。

歷史的發展都是連貫的,可能一個蝴蝶煽動了一下翅膀,就會引發一連串的反應,而秦國對待六國君主的態度,一個明顯的轉折點就是靳柯刺秦,荊軻怎麼呀想不到,自己的刺殺是失敗了,但卻引起了秦始皇大規模嚴厲的報復行為。

(01)被優待的韓王

春秋戰國以來,天子不能再號令諸侯,諸侯國之間開始了無休止的戰爭,同樣也催生出了各種各樣的理論,來適應複雜的國與國之間的關係。

秦始皇開始滅六國的時候,已經充分考慮到被佔領國家的情況,而且此前已經有無數的大國吞併過小國,秦始皇最初的策略本來也是要優待各國王室的,最先被滅的韓國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韓國最為弱小,秦國第一個滅韓國,也是想給其他諸侯國做個榜樣,優待韓王本身也是降低各國反抗的一種方式。

公元前230年,韓國滅國,但秦國對待韓王安還是非常優待的,讓他留在了自己的國度新政,而且對於韓國貴族也沒有進行清算。

這一點,從張良家的境況就可以清楚地看出來。張良出身韓國貴族世家,他的祖父和父親一共輔佐過五位韓王,長期出任丞相。

韓亡以後,他一家繼續居留於故鄉,家中有家奴三百人和大量財產,都是祖上留傳下來的,並沒有被秦軍沒收。

秦國對於韓國如此優待,也是出於日後攻滅其他國家的時候,希望不要有那麼大的阻力,投降還是有好下場的,但這個時候突然意外發生了,這就是著名的荊軻刺秦王的故事。

(02)太子丹差的太遠

在秦始皇為數不多的前期記錄裡面,燕國太子丹曾經和嬴政一起在趙國做人質,就成了研究秦始皇的一條非常重要的史料。

同樣都是人質,在趙國的境遇可想而知過的都不會太好,他們兩個之間一定發生過許多故事,但書上沒寫,我們也不好亂猜,但可以肯定的是,這段經歷對他們兩個影響都很深刻。

對秦始皇的影響就是趙國對他不好,滅趙之後,特意下令屠滅了當年自己做人質時候,對他們不好的趙國人。

對太子丹的影響就是,自己心裡落差太大,當年都是性命不保的小孩子,如今嬴政依然是秦王,而他依然還是個太子,國仇家恨再加上心裡落差,太子丹終於使出了一個昏招,他要刺殺秦始皇。

我們現在看來,秦始皇滅六國只需要14年,但是當時誰也不知道這個過程需要多久,自己的國家又能堅持多久,畢竟歷史上國家危機到只剩下兩個城池還能復國的例子都在,所以誰也不知道,秦國究竟需要多長時間才能統一。

但毫無疑問,太子丹派荊軻去刺殺秦王這件事,無疑會惹怒秦王,肯定會加速燕國的滅亡,而且為了讓刺殺成功率更高,還獻上了秦國的叛將樊於期的人頭, 不管他是不是自願的,這樣做的後果就是,此後誰還敢投奔燕國。

這種刺殺本來成功的機率就很小,而且就算是成功了,這跟君王猝死一樣,秦國肯定會選出來一個新的秦王的,到時候燕國還是第一個被複仇的物件。

總之無論刺秦成與不成,太子丹都把自己的國家推向了非常危險的境地,只要刺殺這個行為做出來,成與不成,燕國都將是秦國怒過發洩的物件。

果不其然,荊軻刺秦後,秦王大怒,發兵攻打燕國,最終年輕將領李信,率軍一路追殺太子丹,最終迫使燕王喜獻出了太子丹的人頭,但此刻早已無法平息秦國的怒火了,燕國也很快在秦國的一路追殺下亡國了。

這次刺殺事件,直接導致了很嚴重的後果,那就是秦始皇對待六國王室態度大轉變,從之前的懷柔,開始變得非常嚴厲,以至於後來的六國的君主,基本上都沒有好下場的。

而此時早已經投降的韓王安就有點尷尬了,秦始皇防備六國王室的動作,肯定要處置韓王安,於是在秦王政二十年,韓王安被從新鄭遷到了郢陳這個地方,這是楚國的舊都,此時屬於秦國的地盤。

信任這種東西一旦破裂,就很難再建立起來,韓王安被遷走之後,更加激發了韓國民眾的不滿,終於爆發了新鄭大叛亂。

很難說誰是原因,形勢一旦變壞,源頭已經不重要了,處在最強軍力的秦國,王翦很快回師新鄭,平定了叛亂,韓王安也被秦國處死。

不管他是否參與了新鄭叛亂,他都肯定會被殺,政治的邏輯就是這麼殘酷,身為亡國之君,你做了什麼根本不重要,對方怎麼看你的才是最重要的,哪怕你什麼都沒做,想殺你總能找出理由,一千多年後的李煜最能感受到亡國之君的無奈。

(03)偶然下的必然

站在後世看秦朝的短命,我們總能說出來許多的理由,但站在當時的角度來看,當一個全新的國家形態出現之後,誰也不知道該怎麼辦,所有的事情都是摸著石頭過河,秦朝的覆滅看似偶然因素很多,但裡面也存在著一定的必然性。

秦國短時間內吞下了太多的地盤,蛇吞象這種模式,如何消化是人類歷史上所有帝國要面對的問題,羅馬帝國的偉大,是因為他有時間來慢慢消化新增加的領土。

亞歷山大大帝統治帝國的方式是通婚,每征服一個地方,就和當地首領的女兒結婚,這種統治模式有點類似於封建制,留下自己最信任的人來統治。

但馬其頓很快就消失了,也說明了這種鬆散的統治方式並不靠譜,秦國的勝利靠的是郡縣制,這一點在戰國爭霸中已經顯現出來。

但秦國此前太成功了,以至於過度迷戀郡縣制和法家之後,誰知道這種突然間的郡縣制和法家治國,在新增的上,出現水土不服是很正常的現象,再加上秦二世的各種作死,秦朝速亡也就成了歷史的必然。

統治如此廣袤的地區,是需要非常強大的制度和智慧的,秦朝速亡的最大價值就是,給後世所有王朝做了一個典範,國家應該是這個樣子,但同時也拉響了警鐘,國家要想維持的久,就必須剛柔並濟。

於是後面的王朝就學聰明瞭,他們學秦朝,同樣學的是秦朝的制度,但是不明說,外儒內法,對外說我們用的是儒家的仁政,對內官僚治理那一套,還是法家的比較靠譜。

太子丹也許沒有想到,自己刺秦失敗了,但秦很快也被自己的苛政給弄誇了,歷史的車輪從來都有自己的軌跡,你是不是喜歡,它都有自己的路要走,我們只能被裹挾著往前,身不由己是大多是身處其中人最大的感受。

18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四百花季少女香消玉殞,沖繩之殤惹人心痛,琉球王國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