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戰爭的挑起往往都有經過,主導者要是想發動的話, 前期必定會做很多的鋪墊,再不斷地推波助瀾,直到全面動亂為止。近代戰爭中,一戰的導火索是薩拉熱窩事件,二戰的導火索從一定意義上來說算是《凡賽爾條約》,因為條約的壓迫和限制太大,對德國的削弱很嚴重,再加上希特勒的思想,使得戰爭爆發。

1939年德國撕毀聯合國制定的協議,發動閃電戰突襲波蘭,這預示著二戰拉開序幕。最後引起的連鎖反應是,60多個國家被牽扯進來,總傷亡達到9000萬,直接經濟損失5萬億美元,付出的代價超乎想象,世紀格局也因此發生改變,直到今天個別國家還沒有走出戰爭的陰霾。

既然如此,未來再爆發一次大戰的話,你們覺得誰最有可能成為導火索呢?關於這個問題,參考敏感的國際局勢,軍迷都一致認為是美國,畢竟從上世紀50年代到現在,美國就是和平年代最大的攪屎棍,挑起的戰爭最少都有6場起步,很多國家保守戰爭的襲擾,底層過著吃不飽穿不暖的生活。

但縱觀美國欺負的國家,多數都是以小國居多,且也沒有佔領土地,只是插手內政控制政府,從而獲得更大的利益。鑑於此有專家分析,美國也是非常害怕發生大規模戰爭的,一旦出現的話,那麼努力將會功虧一簣,自己有可能還得陷入泥潭中,完全不符合利益宗旨,故而導火索是美國的機率很低。

反觀日本卻非常危險,一直以來日本就在韜光養晦,秘密發展自己的經濟力量和軍事力量,同時暗中恢復軍國主義思想,野心是非常不小的。現在的日本軍事,在亞洲乃至世界都有排名,而且因為龐大的經濟體系支撐,日本的軍事發展很快,造武器裝備根本不在話下,似乎連核武器都能夠製作。

總體來說的話,日本要更加的可怕,誰也不知道他們會不會爆發,讓歷史重演。這些年美國還對日本進行壓迫,索取上千億美元的保護費,試問一個實力強大的國家,會容忍這樣的壓榨嗎?顯然都會有怨氣的,妄圖脫離掌控,已經在日本計劃中也說不定。

11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生性彪悍的皇后竟然氣瘋皇帝最後落得破席裹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