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將李廣不過是一位被後世文人墨客進行藝術化了的名氣大而戰功少的典故型人物而已。一、主客觀分析李廣的戰功事蹟
李廣不得封侯,是有自身原因的。上篇文章分析過。茲不再做論述。
而按司馬遷史記所記載的看,李廣不得封侯爵的客觀原因也是不少的。不妨按史記所載的,
按時間先後捋一捋李廣一生的大致軍功事蹟,同時作以分析:
A、漢文帝時:
匈奴入蕭關,李廣以良家子弟身份參軍抗擊匈奴,因善於騎射,斬殺敵人首級很多,所以被任為漢朝廷的中郎。後與堂弟李蔡,二人又都任武騎常侍。
可見,李廣在漢文帝因為善騎射,抗擊匈奴,已是享有名氣的一位戰將,雖然,李廣也曾隨從漢文帝出行,常有衝鋒陷陣、抵禦敵人,以及格殺猛獸的事。然而,這些都是寥寥的戰功。夠不上封侯。再者,漢文帝時,雖有戰匈奴的事蹟,也是寥寥的,漢文帝時與匈奴更多是採取和親的政策。所以,司馬遷借漢文帝的口對李廣給了個評價,大意是說,“你李廣呀,時運不好,如果要是生在漢高祖時,憑你的軍事才能,立大軍功,封個萬戶侯綽綽有餘啊。”可是說歸說,戰功要的是實實在在的戰功,非嘴上說的功。
這是第一處,把李廣不得封侯歸到時運不濟這個客觀原因上。
B、漢景帝時:
1、七國之亂爆發,李廣作為周亞夫手下的將領,確實立了不少戰功,但是,當時,樑孝王私自把將軍印授給李廣了,因這一事,李廣雖有戰果但未得封侯。這也是最有可能封侯的一次,也算是他最有戰功的一次戰役。難道說這是客觀原因嗎,李廣自身就沒原因啦,實質還是他自己疏忽大意。明知自家是來平定叛亂的,卻接收了叛軍的樑孝王給的將軍印。此次李廣未立功,這不能歸於客觀原因。
2、再有就是,以一百騎智謀而勇敢的欺騙了匈奴幾千騎,而得以安全走脫。傳為美談。主要是讚美李廣的勇敢和智謀。這都沒有戰功的。
C、漢武帝時:
1、首先記載的是,李廣受護軍將軍韓安國統領節制,任驍騎將軍,在馬邑城作了埋伏,但,單于發覺了,並未能引誘單于進入埋伏。這是漢武帝時,李廣最有可能立戰功的一次。可惜,馬邑城埋伏匈奴主將單于撤軍逃走了。也就毫無戰功。難道這要完全歸於客觀原因,是天意?主要,還是自己佈陣用軍的問題。
2、在“馬邑城誘敵埋伏”一役四年後,李廣任將軍兵出雁門關,此一戰,戰敗了,損失慘重則罷,且自己作為將領被匈奴俘虜了。
雖然,在運回匈奴軍營的路上,李廣裝死,趁機機智勇敢的奪了匈奴少年的弓箭與馬,成功逃脫了,表現了李廣的機智勇敢。但畢竟是被俘虜了,已經說明是敗兵之將,然後不過僥倖得逃。如果匈奴主帥不是想收降李廣,哪有俘虜了李廣還讓其活著,再者,匈奴兵不那麼大意,李廣逃跑就沒機會了。
如此慘敗,不但毫無戰功,按軍法還當斬首,李廣用金錢贖為了庶民。這次用兵失敗主要當是李廣個人用兵的原因。
3、韓安國兵敗遼西,被遷調右北平,李廣被天子重新召用為右北平太守。此後,匈奴幾年未有入侵右北平,李廣也就沒有機會立戰功。可以算作沒有立功的客觀原因。
有意思的是,此處司馬遷寫到,說是,匈奴聽說李廣駐守右北平後,稱李廣為“飛將軍”,於是,躲避他好幾年,所以不敢侵犯右北平。這也是李廣飛將軍稱謂的由來。這當是司馬遷個人主觀取向的說法。說歸說,不能算是戰功。反問,司馬遷怎麼知道匈奴不侵犯右北平就是因為李廣任右北平太守,所以不敢侵犯了呢?假若真是因為怕李廣,那麼,之前,雁門關一戰,李廣戰敗被匈奴俘虜又是不是怕李廣呢?說不定,只是匈奴戲謔李廣為敗軍之將,戲謔他被俘虜後,逃跑的飛快,是以有了飛將軍這樣的戲謔的蔑稱。按匈奴的用意估計是輕蔑李廣用以嘲笑李廣的,也未可知。
戰功這東西是實實在在的你得擺出來,斬敵多少首級,繳獲多少敵人多少物資。不能主觀的隨便說。
再者,匈奴兵贊李廣是“飛將軍”。這是匈奴站在匈奴的角度來看的。只是說他騎馬速度快,弓馬嫻熟。但匈奴的評價未必客觀公正,也不能算大漢朝廷的評價標準。匈奴文化相比於當時的大漢朝,都是被稱為不開化的夷狄蠻夷民族,草原民族崇尚的彪悍未必有兵法謀略和文化智謀內涵,李廣的彪悍勇敢很對他們匈奴的胃口。這也是可能的。
4、再有就是,李廣射石。李廣外出打獵,見草中有虎,張弓射去,結果卻是一石頭,下馬看時,箭已經射入石頭,李廣自己也驚訝。於是再次嘗試多次去射,結果無論如何射再也射不進去。這種說法,傳說的性質更大,首先不說把箭射進石頭不可信,就算現在拿個電鑽也得幾下鑽。就是,李廣作為一位精明的將領,且是精於弓射,那眼力是得有的吧,關鍵時刻看走眼,怎麼能把石頭看成是老虎,草木皆兵否?這樣到底是讚美李廣還是貶損李廣?連目標都看走眼,還神射?可見,李廣射石,杜撰傳說的性質很大,以訛傳訛,賦予李廣神話的性質而已。就算是真事,這也不能作為是征戰的戰功。對封侯爵毫無功績可言。
5、後來,跟隨衛青大將軍從定襄出戰過匈奴。許多將領因斬殺敵人首級符合規定數額,以戰功被封侯,而李廣的軍隊卻沒有戰功。這是自己的原因還是歸罪客觀原因呢?且算是主客觀原因都有吧。
6、李廣與博望侯張騫從右北平出戰過一次。李廣領四千騎兵,張騫率領一萬騎軍,分兩路進軍。結果,行軍約幾百裡,李廣被匈奴左賢王率領四萬騎兵包圍了,李廣及兒子李敢的勇敢奮戰倒是體現了。張騫呢,第二天才趕到,李廣才得以解圍,險些又被俘虜。此役,張騫行軍遲緩被軍法判為斬首,用金錢贖而為平民。李廣雖有戰功射殺了匈奴好幾位將領,誓死力戰,但幾乎全軍覆沒,功過相抵,毫無封賞。這個張騫的責任巨大,但李廣存在逞個人才能突擊冒進沒有呢?算是張騫導致的客觀原因不利於李廣吧。
7、再一次出戰就是最後一次了,也就是李廣六十多歲了,百般懇求下才得以允許與衛青、霍去病一起北擊匈奴主將單于。而這一次他卻又迷路了。也毫無戰功,且面臨著行軍延誤的罪責。激憤慷慨的他情不自禁的自刎了。這就有些逞能了和感情用事了,李廣個人原因巨大。
從以上記載的李廣出征的事蹟客觀的看,李廣一生確實沒有多大戰功。說完全是時運不濟命運不好的客觀原因導致顯然說不通的。事實上,是主客觀原因共同導致的結果,主要還是李廣的個人的問題。同是在當時的漢朝的客觀環境,別的很多將軍為何就立了戰功?偏偏李廣不得?是命運而至?不全是吧?
但是,無論如何說,李廣的戰功呢,比霍去病、衛青等這樣年輕有為的立了赫赫戰功的大將軍他戰功呢?
綜合上面分析可見李廣在世時及去世後的名氣卻是遠遠蓋過他的才能和功績的。甚至比之霍去病、衛青都有聲名。
何以會出現如此的現象呢?
二、飛將軍李廣典故效應的形成:我想,主要是,李廣確實有一定的才能,又是積極進取,立志戍邊衛國的將軍形象。再兼,極想立大功封侯,可是一生未遂志,未得封侯,一遺憾也。最後自殺了,二遺憾也。
這兩種遺憾和他的積極進取立志戍邊衛國的精神促使了李廣的形象和聲名在當時和後代漸漸遠遠大於了他的才能。也就漸漸形成了飛將軍李廣的各種典故應用。
尤其是去世後他的名氣更是虛誇的成分大。他的事蹟及形象很有代表性的符合了後人抒情言志的需要,漸漸就成了很多藝術化的典故。一生與匈奴戰了七十多回,樂此不疲,到了六十多歲了,已是退休的年齡了,還老驥伏櫪志在千里,雄心壯志的要戰匈奴主將單于及其匈奴大軍。這種保國戍邊,英勇善戰,雖死不惜的形象是後代人戍邊衛國立志捐軀的典範形象。李廣雖是自刎了,恰是他這種自刎,才使他的形象更悲壯剛毅。為將者就想著立功爭名,李廣一心想著要立戰功封侯,這種爭功爭名恰是古人積極進取的形象,學好文武藝賣與帝王家,顯達名揚,以遂平生志。然而一生積極進取征戰立功,卻終沒有獲得如願以償的戰功而被封侯,這種遺憾,符合了後代人無論是仕子文人墨客還是征戰鬱郁不得志的將軍,用作以抒情言志的很好的典範形象。
比如,王勃《滕王閣序》有言,“馮唐易老,李廣難封。”這就是拿李廣致死未得封侯來抒發自己鬱郁不得志的一種用意。典故取其寓意。典故這東西,多指一種常見的意義,有種約定俗成的意思,可以是關於歷史人物的、典章制度等的故事,也可以以傳說神話等。比如精衛填海,這就是個典故,可是這只是個神話傳說。後人約定俗稱取其寓意而用而已。至於具體追究,未必符合客觀事實。
“飛將軍”、“李廣難封”、“李廣射虎”等關於李廣的典故,有些符合客觀事實些,有些更多也是傳說,是在傳播中不斷被藝術化的約定俗成的形象,主觀成分就很大,取其寓意,多是藝術成分的東西,未必完全符合客觀事實。
再比如,王昌齡有詩,
《出塞二首.其一》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有人就鑽牛角尖的非要論文式的考究“龍城飛將”到底指誰?這是不符合詩言志的用意的。“秦時明月”還能探究是哪年代的明月幾時幾點的明月嘛?漢時關,還能具體查究下到底是那個關?不教胡馬度陰山,還能非要具體查究下到底是那匹“胡馬”?胡馬代指匈奴軍馬而已。同樣,龍城飛將,用典用故,都是模糊的籠統的代稱。詩要言的是志,是抒情。“龍城飛將”,是代指北擊匈奴保家衛國的猛將勇將。非要說飛將就是李廣,這是不合詩意用典的。可以有飛將軍李廣的形象,以李廣來代指廣大的勇猛的保家衛國北擊匈奴的將領,但絕對不止於飛將軍李廣的形象。飛將軍李廣、李廣射石等典故的形成和不斷被後人使用便使李廣的形象更突出。所以,他的聲名就顯得大些。但這些都是文學藝術化的東西。藝術性的東西主觀性成分本來就大,藝術性的成分多了未必符合客觀事實。
綜上,也就是李廣的英勇、立志報國、但悲壯的形象及其遺憾促成了他突出鮮明的形象。就是因為李廣最終那麼遺憾,後代詩人詞人等才藉以用李廣的形象作為典故來言志抒情。而恰是這種文人墨客進行藝術化了的形象越來越使李廣有名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