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現存資料的記載,帖木兒帝國與明朝的外交關係,最早可追溯到洪武二十年(1387年)。《明史·西域傳》記載道:
....洪武中,太祖欲通西域,屢遣使招諭,而遐方君長未有至者。二十年九月,帖木兒首遣回回滿剌哈非思等來朝,貢馬十五,駝二。詔宴其使,賜白金十有八錠。自是頻歲貢馬駝。....
帖木兒帝國版圖
此後幾年,帖木兒不斷遣使來朝。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九月,帖木兒不僅遣其酋長迭力必失來朝,貢馬二百匹,還給明太祖奉上一份辭意卑躬的貢表;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二十九年(1396年),帖木兒又三次派出使團朝貢,貢馬的數量是212匹、240餘匹、1095 匹。帖木兒帝國的軍隊
不過,帖木兒屢次遣使,嚮明朝稱臣納貢的行為,真的是“心悅誠服”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一帖木兒的終身夢想,是要征服世界,結束與明朝的藩屬關係。據巴托爾德《中亞簡史》記載,帖木兒曾經這樣說:“世界整個有人居住的空間沒有大到可以有兩個國王的程度。”
遠在中亞的帖木兒,實際上有著非常大的野心
他之所以嚮明朝屢遣使者,並稱臣納貢,不過是迷惑明朝,窺探形勢,同時從貢賜中獲得豐厚的商業利益,絕無友好誠意。
洪武二十八年(1395 年),他就羈留傅安、郭驥等一千五百人的明朝使團;洪武三十年(1397年),又扣押了陳德文率領的明朝使團。據當時親自目睹這一事件的西班牙人克拉維約所著《東使記》記載,帖木兒公然辱罵明朝皇帝,虐待這些使臣。
帖木兒宴請各國使臣時,“帖木兒見西班牙諸使位在契丹(中國)使臣之下,乃命改坐於契丹使臣之上,而契丹人坐於其下。役人傳帖木兒之命,來曰:‘西班牙國王吾之友也,其使者當坐於上。契丹國主為奸惡賊人,吾之仇也,其使者當坐於下。自是以後,宴會引見,席位當皆如是。’”
帖木兒帝國的騎兵
建文四年(1402)7月17日,明成祖即位。當年12月,即派出使臣以新皇登極詔告四方,“並賜其酋長金織文綺”。使臣在西域諸地羈留,等到達帝國首都撒馬兒罕時,已是1405年夏天。
在明成祖即位的同一時間,帖木兒發動了著名的安哥拉之戰,殲滅了奧斯曼帝國的數十萬大軍,俘獲其蘇丹巴耶塞特一世(後死於囚禁之中),國力達於極盛。此時,在他的帝國四周,只剩下明朝了。
被羞辱的巴耶塞特一世
不顧年屆70高齡的帖木兒,決定親率大軍,征討明朝。據當時在帖木兒軍隊中的德國人約翰·細爾脫白格回憶:
....契丹(明朝)國大汗,遣使帶馬四百匹,至帖木兒之廷,責其貢賦。蓋帖木兒不入貢者,已五年矣。帖木兒引使至其都(即撒馬兒罕),繼乃遣之回國。告之歸後須報告契丹大汗,帖木兒自此不復稱臣納貢於大汗。不久彼將親來見大汗,使之稱臣貢於帖木兒也。使者歸,帖木兒下令全國,親征契丹。徵集大軍一百八十萬人。東行一月餘,抵沙漠,須行七十日始得越過。水草缺乏,天氣寒冽,馬死者甚眾。帖木兒乃歸國都,病死。....
帖木兒帝國軍隊概覽
約翰·細爾脫白格的記敘,某些細節略有出入,但沒有原則性的錯誤。帖木兒就是想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一舉擊潰明朝。“可惜”的是,在東征途中,他便得病而死,兩個龐大帝國間的戰爭以這樣的方式提前劃上了句號。
當然,明朝對帖木兒的這一大舉動,也不是一無所知的。《明史》記錄道:“成祖踐阼,遣使敕諭其國。永樂三年,傅安等尚未還,而朝廷聞帖木兒假道別失八里率兵東,敕甘肅總兵官宋晟儆備。”
朱棣時期的明朝軍隊
坦誠地說,明朝低估了帖木兒徵明之師的目的和規模,僅“敕甘肅總兵官宋晟儆備”。如果雙方交兵,至少在戰爭前期,明朝是絲毫不佔優勢的。
二帖木兒帝國與明朝之間一觸即發的戰爭狀態,隨著帖木兒的去世煙消雲散。新即位的帖木兒之孫哈里,採取的第一個外交姿態,便是釋放被帖木兒扣押的明政府傅安、郭驥和陳德文使團。至此,兩國關係發生了巨大的轉變。
帖木兒帝國首都撒馬爾罕
帖木兒死後的第三年,即永樂五年(1407年),東察合臺汗國沙迷查干汗(第四代汗),欲借帖木兒帝國內部混亂之機,奪回被其佔領的撒馬爾罕。
在厲兵秣馬的同時,他們遣使告知明政府,希望得到對方政治上的支援。不過,明政府對此採取謹慎態度。明朝派出以把泰、李達為首的大型使團,攜明成祖璽書,勸阻別失八里王沙迷查干“慎勿輕動”。由此可見,以“宗主國”自居的明朝,對西域諸國之間領土紛爭問題,大多持保留和審慎態度的。
東察合臺汗國疆域
明朝與帖木兒帝國之間的關係正常化,始於沙哈魯蘇丹的即位。公元1405年(明永樂三年)2月25日,帖木兒病死於東征途中。臨終前,他指定自己的孫子哈里(第三子米蘭沙之子)為帝國的繼承人。不過,哈里缺乏他祖父的鐵腕,帝國很快陷於爭奪汗位的混亂。很快,哈里便被反叛他的王公貴族廢黜。
沙哈魯(1377年—1447年),帖木兒帝國第四位蘇丹(1409年—1447年在位)
在反對哈里蘇丹的王公貴族中,最具實力的,當屬帖木兒的第四子沙哈魯。他以哈烈為根據地,以平息內亂的名義,討伐佔據帝國首都撒馬爾罕的哈里蘇丹。與此同時,他派使臣嚮明王朝納貢,以結友好。
明成祖聞知情況後,借送哈烈使臣回國之機,派出以都指揮白阿爾忻臺為首的政府使團,齎敕諭沙哈魯蘇丹,希望透過明使團的調解斡旋,平息事端。
明成祖朱棣:都別輕舉妄動,大家以和為貴!
當然,帖木兒帝國的汗位之爭,不可能因為明成祖的兩封敕書(沙哈魯、哈里)而停止;明朝使團的調解斡旋,更不可能起到什麼作用。哈里蘇丹最終還是被反叛他的王公貴族廢黜,沙哈魯登上了帝國統治者的寶座。
從此開始,兩國進入了和平友好的新時代。中亞和西域諸國與明朝的友好往來,得以迅速恢復和長足發展。
沙哈魯是與父親帖木兒迥然不同的統治者。《劍橋中國明代史》稱他“是一個開明的君主和高尚的文化贊助者”。他即位後遷都哈烈(即今阿富汗城市赫拉特),任命其子兀魯黑約格為撒馬兒罕總督,“帖木兒帝國向東擴張的一切威脅已經消失”。
赫拉特清真寺
中外史家們一致認為,明朝的永樂時代(1403—1424 年)和帖木兒帝國的沙哈魯時代(1405—1447年),是兩國關係最為密切、貿易往來最為頻繁的一個時代。隨著兩國友好相處關係的發展和貿易往來的日漸頻繁,兩國統治者也建立了親密和諧的私人友情。
沙哈魯在致永樂皇帝的一封信函中,甚至建議永樂皇帝皈依伊斯蘭教。不過,儘管永樂皇帝高度頌揚了伊斯蘭教,但卻迴避了沙哈魯希望他皈依伊斯蘭教的建議,只是強調“進而密切友好關係”、“宜更多培育如此真誠友誼。”
三作為兩國友好關係的記錄, 這一時期產生了具有歷史影響的各自使團的旅行記。
明朝方面,即為陳誠的《西域番國志》和《西域行程記》;帖木兒帝國方面,則有《沙哈魯遣使中國記》。《沙哈魯遣使中國記》又稱《蓋耶速丁行記》。《沙哈魯遣使中國記》封面
公元1419—1422年,帖木兒帝國沙哈魯汗派出一個使團出使明朝。其中,沙哈魯的兒子貝孫忽兒利用這一機會,派出其宮廷畫師火者·蓋耶速丁·納哈昔作為自己的代表,隨使團前往北京,並受命撰寫了一部完整的遊記即《蓋耶速丁行記》,也被譯為《沙哈魯遣使中國記》。
蓋耶速丁的作品,給予了赫拉特畫派代表人物畢扎德充分的啟發(本圖為其主持描繪《列王紀》的插圖)
《蓋耶速丁行記》原文亡佚,但卻被他的朋友、宮廷史家哈菲茲·阿不魯摘要收入其《貝孫忽兒歷史的精華》一書而得以流傳後世,後者是哈菲茲·阿不魯敬獻給貝孫忽兒王子的一部史著。
帖木兒帝國的宮廷學者阿伯特柴拉克,曾以“對出使中華帝國的使節迴歸及這些地區奇蹟的記述”為題,為《蓋耶速丁行記》寫了簡短的“序言”。
帖木兒帝國的步兵
《沙哈魯遣使中國記》記錄了從赫拉特出發,至明朝首都北京的行程道里兼及所歷城鎮的政治、經濟、法律、民族、風俗、古蹟等諸多繁榮景象, 可視為這一時期異域學者來中國考察遊歷的最詳實的記載,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有其特別的意義。
小結中亞、西域形勢的變化,因帖木兒去世解除了戰爭危機,更由於沙哈魯對明朝和平友好的國策,根本上改善了邦交關係。而永樂帝一直嚴格奉行明太祖的西域政策,不失時機地加強互訪往來,擴大商業貿易,“西域之使, 歲歲不絕。”
明朝與帖木兒帝國
《明史·西域傳》描繪中國內地與中亞、西域各國頻繁往來的盛況時說:“站驛相通,道路無壅,遠國之人,鹹得其濟。”因元末戰亂和割據一度阻塞的絲綢之路上,又出現商旅相望於途、使節絡繹不絕的盛況。
這大概是在海路交通已經勃興的15世紀初,古絲綢之路上最後一段輝煌歲月,無疑加強了中外聯絡,推進了中西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