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1600年,日本全國人口約為1200萬(歷史人口學者速水融觀點)。120年後的1721年,增加到3100萬人,歷史人口學家鬼頭宏稱這一時期為“人口爆炸” 時代。

明治維新之後,民眾的生活條件大大改善,人口增長極快。1873年日本人口3340萬,1967年日本人口超過了1億。不到百年,人口三倍。日本人不愛生育?這一時期的日本出生率傲視全球!明治時代出生率最高的一年是1911年,出生率達14.6‰,世界第一。自大正十四年(1925年)到昭和十年(1935年)間,年平均出生率達13‰ 。

人口過快膨脹,讓日本感到資源和就業緊張,國民都不堪重負。日本75%的陸地面積是山地,在狹窄且資源貧乏、可耕地很少的國土上,隨著人口的激增,日本成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國家。

對比其他發達國家19世紀的可耕地人口密度:

1840年美國為2人/平方公里,1841年英國為23人/平方公里,1856年法國為39人/平方公里,1882年德國為66人/平方公里,

1885年日本為319人/平方公里!

1927年田中義一內閣通過了“人口食糧問題解決案”,其中規定日本在三十年內將投資27億元,用於獎勵移民殖民事業。日本藉此向歐美列強表明:“日本人口過剩,非得尋求殖民地不可,若果英屬殖民地和美國不肯接收日本的移民,則不得不允許日本向中國發展”。

1905年日俄戰爭以後, 日本繼承了俄國在中國東北南部地區的所有權利。為了壯大日本在中國東北的實力,並透過東北遼闊的土地解決日本的“人口過剩” 問題,在日俄戰爭後不久,就透過“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 謀劃向中國東北移民。

1920年代,一首在日本廣為流傳的《馬賊之歌》唱到:“我要前去你也去,狹小日本無生計。隔海彼岸是中國,四億民眾期待我……”。

另外一首《壯士歌》煽動道:“日本的命運在滿洲,日本的未來在滿洲,熱血好男兒,要把鮮血和生命拋在滿洲”。

日本政府陸續於1936年時將2萬名舉家移民者、1938-1942年之間20萬名農業青年送往東北各地。除開拓團外,還有大批日本軍政人員、工商界人士也紛紛移居。截止1945年底,日本向中國東北移民人數達166萬人,其中農業移民達32萬人(一說27萬人)。

隨著1945年日本戰敗,作為“國策” 的“滿洲移民”政策以徹底失敗而告終。日本戰敗時,大多數移民被他們的政府拋棄,其子女成為被遺棄在大陸的“殘留孤兒”。電視劇《小姨多鶴》的故事背景就是1945年日本戰敗,在黑龍江的日本開拓團村民逃難,竹內多鶴在逃難中被當地中國家庭收留。

2008年日本人口總量達到頂峰,約為1.28億。日本人口從此進入了一個死多於生的階段。

日本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總人數預計2045年前後到達頂峰,然後總人數下降。

據聯合國相關預計,2045年後日本各年齡層人口比例趨於穩定。屆時日本的總人口也將回到1967年左右的1億左右。

3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多行不義必自斃”的出處——春秋初期“霸主”鄭莊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