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是我國封建歷史上一個重要的朝代,它夾在蒙古元朝和滿族清朝之間,是中國最後一個漢人王朝。從1368年朱元璋驅逐胡元,建立明朝,到1644年李自成起義入京,崇禎自殺,明朝滅亡,這之間一共存在了二百七十六年。如果再加上南明一共存在18年,最後一個皇帝永曆皇帝在雲南被清軍所殺,明朝其實總共存在二百九十四年。因此記載明朝一代的史書也非常重要,現存記載明朝的重要史書主要有《明實錄》、《明史》、《明史紀事本末》和《國榷》、《罪惟錄》等。
其中《國榷》一書,因為對於史實直書不諱,有反清傾向,長期被清朝嚴禁。所以《國榷》長期以來一直沒有印本,流傳極少,知道的人很少。但它卻是一部非常重要的史書,是一部非常有價值的鴻篇歷史鉅著,儲存了一代國史。《國榷》的成書經過歷經曲折,令人感嘆。
一、作者談遷,發誓著史
《國榷》的作者談遷(1594-1658),原名以訓,字仲木,號射父;明亡後改名遷,字孺木,號觀若,浙江海寧馬橋人。談遷自幼刻苦好學,特別喜歡歷史,談遷“少讀國史,輒仰名閥”。由於家境貧苦,靠替人抄寫、代筆或做記室來維持生活。
天啟元年(1621),談遷二十八歲,因為母親故世,丁憂在家。這段期間,談遷鑑於明朝歷代實錄多有避諱失真之處,錯誤比比,“見其表,其在裡者已不可見。況革除之事,楊文貞(士奇)未免失實,泰陵之盛,焦泌陽(芳)又多醜正,神(萬曆)熹(天啟)之載筆者皆宦逆閹之舍人。至於思陵十七年之優勤惕厲,而太史遁荒,皇成烈焰,國滅而史亦隨滅,普天心痛。於是汰十五朝之實錄,正其是非,訪崇禎十五年之邸報,補其闕文”。有感於此,談遷立下宏願,自己要編一部真實可信的明史。於是,談遷以明朝實錄為主,又參考了明代史書一百多種以及當時的政府公報(邸報),開始編纂明史。明亡後,崇禎、弘光兩朝實錄,已無人顧及,談遷不忍“國滅而史亦隨滅”,他訪求邸報、詢及遺老,補齊兩朝史事,寄亡國之情於先朝史書的編修。談遷為了修著明史,到處訪書借抄,充實資料。有時聽說數百里外有位富戶家中藏有大量古書,他立時就興奮起來,立馬上路。
南明弘光元年(清順治元年,1644),談遷為內閣大學士高弘圖幕僚,為高弘圖和張慎言所器重,薦為中書舍人、禮部司務,參與修史。但談遷不願“以國之不幸博一官”,力辭未就,專心於著史工作,終於寫成了初稿。
二、書稿被偷,不憚改作
順治四年(1647)八月,,正當談遷張羅著要出版《國榷》時,小偷悄悄溜進了談遷的家裡,本想偷一些值錢的東西,可什麼也找不到,只看到一個鎖著的篾竹箱。小偷以為裝的是值錢東西,於是就偷了去。哪知裡面是《國榷》手稿!此時的談遷真是欲哭無淚,這部珍貴的書稿從此也就下落不明。
面對突如其來的打擊,談遷痛哭不止,極為傷心,但並不氣餒,而是振作起來,從零開始,重新撰寫。他以《明實錄》為基礎,還找來不同的版本作參考。經4年努力,清順治四年(1647),談遷六十歲那年,“六易其稿,匯至百卷”,終於完成了四百多萬字的明朝編年史《國榷》,比舊稿更加煥發。《國榷》記敘從元文宗天曆元年(1328年)九月明太祖朱元璋誕生,到順治二年(1645年)五月清兵入南京、福王政權滅亡為止的三百一十七年間的歷史。《國榷》完成後,談遷百感交集,賦詩一首以言其志:“往業傾頹盡,艱難涕淚餘。殘編催白髮,猶事數行書。”
三、北上游歷,故國悲感
談遷把名字改為遷,是因為仰慕太史公司馬遷。司馬遷寫《史記》,不僅僅參考皇家圖書,而且到處出遊,尋訪古蹟,訪問故老,親見親聞,以獲得第一手的歷史資料。談遷身上的性格跟司馬遷也有很多共通點,都能夠發憤圖強,秉筆直書,儲存一代歷史。談遷仰慕司馬遷的為人,也有北上游覽,尋訪古蹟,訪問故老的打算。
剛好義烏有個進士朱之錫受滿清招引,要進京擔任皇家弘文院編修。朱之錫聘請談遷擔任他的記室(秘書),談遷一口答應下來。在到京期間的這段行程,談遷將其寫成《北遊錄》。
到了北京,談遷除了替朱之錫做好文字工作外,其餘時間就是為《國榷》收集材料。他尋書訪人、探尋遺蹟,並採訪了在京的明朝降臣、皇親、宦官和公侯等,就連崇禎邸報也借到手,取得了核對書稿的第一手資料。
談遷還和幾位居住在北京的進士霍達、曹溶、吳偉業等結交,他們也對談遷編寫明史頗感興趣,並將自己豐富的藏書借給談遷查閱,對談遷完成《國榷》幫助很大。
談遷身處明清變革之際,深懷亡國之痛,他對《國榷》一書是有寄託之意的,並把《國榷》署名為“江左遺民”。